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金剛經》修行體悟之七:修持《金剛經》十項重要體悟(趙永祥博士)
by 趙永祥 2019-05-27 23:46:57, 回應(9), 人氣(4031)


              《金剛經》修行體悟之七

  修持《金剛經》十項重要體悟


以下是筆者在近三十年修持《金剛經》的十項重要體悟


一、是釋迦牟尼佛示現,修行就在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中,平實、平淡,無造作。


二、要具有善根,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度盡所有一切眾生

包括卵、胎、濕、化四生及若有色、若無色和若有想、若無想、

若非有想、非無想之三界眾生。


三、要無四相│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四、要三輪托空不住相布施│無能施之心、不見有施之物和不分別受施之人。


五、要淨信│能淨信就能得我法二空的智慧和破我法的二種執障

《華嚴經》講:「信為道源功德母」,

《大乘百法明門論》中說:「信差別略有三種:一信實有;二信有德;三信有能。」

起信敬之心,心便清淨,可見正信之重要。


六、要修無諍三昧

六祖說:「諍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便生四相心,何由得三昧?」

由於與人有諍,廣造惡業,於是都在生死輪迴中流轉不已而不能得正定,痛苦萬分。


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五祖引六祖讀《金剛經》至此,而大徹大悟。

他悟後說了幾句永垂宇宙的話: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無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八、釋迦牟尼佛說:「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微塵」是指色體之極少為極微,七倍極微為微塵。

佛所說的微塵,不是實有的,只是假法而已。

因為眾生執著由許多微塵合成的這個世界,都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

把它認為是實有。

殊不知眾緣和合微塵聚在一起,即成一世界;

眾緣一離散,微塵各自分化,就壞了此世界,

所以世界是隨時隨地處在成、住、壞、空中的,怎可說它是實有的呢?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若以辯證法來說,「諸微塵」就是正,佛法說的「有」;

「非微塵」即反,佛法說的「空」;

「是名微塵」就是合,佛法說的「即空即有、即有即空」義,

這也就是佛法所說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道理。


九、要修忍辱波羅蜜。即受到任何欺侮凌辱的環境,都要心不動搖,

生畏懼,不生瞋恨,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談何容易,但要心嚮往之,往前修。

所以釋迦牟尼佛說,過去五百世,做過忍辱仙人。


十、要三際托空│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佛法精要」:

『不回憶過去,不展望未來,不分別現在,但以慈悲喜捨,落在慧照中。』

我們凡夫眾生,每天都在三心不可得中,顛顛倒倒,倒倒顛顛。

應是把握每一個當下,善用今生難得色身勇猛精進修行為要!











**************************************************************************************************





Written by Dr. Chao Yuang Shiang (趙永祥 博士)

 Faculty, Dep. of Finance, Nan Hua university

 (南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財務管理研究所 專任助理教授)

 27- May- 2019 

回應(9)


修持《金剛經》的人生體悟非常豐富精彩, 說明如下

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就是菩提。
智者大師說:「人無貴賤,法無好醜,蕩然平等,菩提義也。」

二、「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色見聲求,都是邪道,就永遠見不到如來了。

三、「一合相」者,心無所得。
三千大千世界即是總的一合相;而我們的身體是別的一合相。
三千大千世界有離合,我們的五蘊身亦有離合,都是暫時存在的,若執為實有,那就大錯特錯。


六祖惠能大師的證道,也與《金剛經》裡所說內容是一樣的。

如《金剛經》一開始釋迦牟尼佛食時、著衣、持缽,然後乞食、收衣缽、洗足敷座,都表現出吃苦與自然合在一起。再者《金剛經》中也一再提及「善男子、善女人」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重要,以及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向釋迦牟尼佛的請法,處處表現出對老師的恭敬。

由此可知,以上四點是證道修道的共同條件。

任何一部經典,只要讀通一經,就能懂群經,說的內容,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同。

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後真能把《金剛經》所說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並好好的學習往聖先賢的風範。


「無我」簡單的說,即是《金剛經》中一再提到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以及無我見」等的總代表名詞。


「無我」也即是「無我、法」,即是「無我、無法」,我及法都不執著。

 

為什麼「無我」或「無我、法」十分重要呢?


引用《金剛經》中佛說的兩句話「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這兩句話是說如果一個人被別人恭維稱為菩薩,可是他對我相、法相還是有執著,不能四通八達,一無障礙,這個人還不能被稱為菩薩,他還沒有資格是菩薩。



我在這二十多年以來在忍辱波羅密有諸多深刻體驗,

在學術界首重忍辱波羅密之修行,

乃因學者多數都有「貢高我慢」之習氣,

因此,本人以修忍辱波羅蜜為首要:

即受到任何欺侮凌辱的環境,都要心不動搖,不起情緒,不生怨懟

不生畏懼,不生瞋恨,自勉能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談何容易,但要心嚮往之,持續往忍辱波羅密法門修行。


趙博士  

26-June-2020



『不回憶過去,不展望未來,不分別現在,但以慈悲喜捨,落在慧照中。』

  我們凡夫眾生,每天都在三心不可得中,顛顛倒倒,倒倒顛顛。

 應是把握每一個當下,善用今生難得色身勇猛精進修行為要!


 趙博士  

 29-June-2020



佛在結束《金剛經》時寫下四句偈: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前三句即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引申,用六種譬喻來引證。

後一句是教我們日常修持的方法,就是對一切感受覺受,都要看透

表面的虛妄,而後它本具的體性,自會顯現應作如是觀。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很喜愛金剛經,也常常研讀之。

金剛經出現於娑婆世界之因緣起於釋迦牟尼佛應其大弟子須菩提的問題:「菩薩發大心願,應該將之安住在哪裡(應云何住)?應如何降伏其紛亂的心(云何降伏其心)?」而演說出整部金剛經來。釋迦牟尼佛對上述問題的回答總歸為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也就是說菩薩發心應該不要執著任何事物(),而且更應發展出救渡眾生的心。如此就能降伏其紛亂執著的心,成就無量的功德。離相生心是整部金剛經的精神所在。


  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呢?就是對每一件事物要做到掃三心、破四相。掃三心是指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破四相則指不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為什麽這樣說呢?在經文中,釋迦牟尼佛重複地使用「如來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之語法共計十九次,冠以不同的名相於上述語法中的「某某」來解脫離相生心的道理,故此語法的含意的重要性可見。
  

如來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
  

這種語法是甚麽意思呢?舉例來說: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這句話傳統解說為:當如來說到「世界」時,因世界是因緣假合而成的,故它是沒有自性,是空性的,也是一直變化不定的,此時的世界一定不同於下一刻的世界,所以說「即非世界」,雖然世界之本質是空性的,我們暫且以世界這個假名稱呼它,或則將它安住於世界這個假名上,此即”是名世界” 。
  

為什麽如此麻煩呢?

對於一件事物之瞭解與運用,須要經過肯定、否定、再肯定這樣迂迴的程序嗎?
  




表面看來一個人如果對一件事物,經過這樣的學習過程,他一定會對該事物有全盤及深刻的認識,但釋迦牟尼佛為何要重複地使用這種語法高達十九次呢?其中是否有深一層的含義呢?

仔細探討,我們不難發現

金剛經中這種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語法直接呼應著一個人修行境界的三個主要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學習事物

例如小孩子是不知道世界為何物,他必須透過學習,才會瞭解甚麽叫做世界,一切知識的學習都屬此范濤,這個階段的成就是靠文字智慧(般若)達成的,它的特點在學習事物之色與相,對事物的態度是持「有」及肯定的。
  


第二階段則是觀察事物的本質

以緣起法來觀照事物,進而了知事物之自性本空,於人有生老病死,於物有成住壞空,於事則有生住異滅之現象,這些皆依因緣法則運轉,緣生則聚,緣滅則散,一切開悟前之修行皆屬此範圍,此階段的成就是靠觀照般若達成的,它的特點在了知事物之空性,對事物的態度是持「空」及否定的。
  


第三階段則是本著事物之空性而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提

心來待人處事


此時理事圓融,事事無礙,一切開悟後之行止皆屬此範圍,這個階段的成就是靠實相般若達成的,它的特點在於了知事物之妙有,對事物的態度是持”有”及肯定的。

古時唯信和尚之名言”

修行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修行中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修行後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正是這三階段之最佳寫照。




說空不能執著空,否則無異於掩耳盜鈴,一葉障目,

所謂虛妄並不是一無所有,不是空,而是假象,不真實,總在變來變去

因爲世事無常,所以根本不需要去執著得失與成敗。

一個沒有常態的事物,你揪住不放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你對這個事物的感受認知也是暫時片面的,不完全準確的,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實也正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