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by 趙永祥 2019-11-09 08:53:24, 回應(20), 人氣(28636)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相」這個字在佛學中的意義很廣,一般字典中的註解不夠完備。依個人淺見: 「凡是眼耳鼻舌身的感受,腦筋的思想、觀念、活動(包括夢境、幻景或定中的覺受)都叫相」。 

《圓覺經》中解釋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則完全是抽象的心態,已無形相可言。現在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則是說:凡人所感覺思維的一切一切,都是虛妄的。所以從淺的方面來講,凡是人以五官及現代科學儀器所覺察到的有形無形的宇宙萬象(相)以及思想家所剖析理解、宣揚的一切構想、理論(也是相),都是虛妄;從深的角度來講,只要心中存有一絲的觀念──甚至如我已開悟,我已解脫,乃至我已成佛的念頭,不論如何微細,也都是虛妄。定中見佛見光也是虛妄,與佛菩薩講話也是虛妄。

 

回應(20)


有所感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是說: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感覺到的一切之相對比較的物質和觀念都是虛妄的;

但如果我們了悟這一切都是虛妄且不加執著,我們的清淨不動真如本性,即時顯現;

這清淨不動的本性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恆久長在的,如果用人的言語來表達,它是真實的。


有所感

我不再煩心是虛妄還是真實?

我會依照佛在《金剛經》中所說的「如所教住」。

住什麼「所教」呢?「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應無所住」在佛法術語中就是智慧或般若,「行於布施」即是修福。

有所感


「則見如來」,也不是說您看見如來,而是說:您如見諸相非相時,這如如不動的本性即整體顯現,所以這裡的「見」,應唸作「現」,是顯現的「現」。那時候已沒有任何相對的觀念,因為一切都是本性所顯的如幻景象,儘管有肉體,而沒有我的觀念,儘管有眾生,而沒有人的觀念;連時間空間的觀念也不再存在。用佛法中的另一種術語來表達,即是「證入空性」。

 

中國唐朝時代的惠能大師(禪宗尊為六祖,著有《六祖壇經》)在聽五祖講《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大澈大悟,知道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就對五祖說: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幾句偈即是敘明本性(即自性)和宇宙間一切現象中的關係,而「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即是「則見如來」。




有所感

《金剛經》中佛陀說的不住相布施,不是空無所有,不是沒有相,不是叫你不要行布施,而是要你更積極地行不著相布施,不要對布施時的相起分別心或計較心


何謂「虛妄」呢?

虛是不實,妄是不真。

不實不真,不真實,非真實,稱為虛妄。

相,就是一切現象,一切形象,一切存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裡的虛妄並不是沒有,有人說佛經就是在講一個「空」字,萬法皆空,四大皆空,空就是不存在,一無所有。這樣的理解並不正確

說空不能執著空,否則無異於掩耳盜鈴,一葉障目,

所謂虛妄並不是一無所有,不是空,而是假象,不真實,總在變來變去

因爲無常,所以根本不需要執著。

一個沒有常態的事物,你揪住不放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你對這個事物的感受認知也是暫時片面的,不完全準確的,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實也正是這個原因。





世界萬象,莫不是因緣和合而成,業力念力就是因,遇到適合的機緣,而成暫時假合之物,雖說假合,然而只要因緣尚存在,它就不會滅失。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就是說,所有的現象和形象,都是虛而不實的,因其善變,無常,不會久駐,更不會長存不滅。



變化不固定,也就談不上長存,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比如說秦始皇,當年,秦滅六國,六王畢四海一,何等威風,無論是秦始皇本人,還是受奴役的百姓,都是真實的,但是現在呢?——什麼都沒有。

你想想這些人,這些事兒,感覺真實嗎,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所以說,虛妄並不是否定其存在,而是說,存在也是暫時的,遲早灰飛煙滅,豐功偉績歸於毛線,叱吒風雲付諸流水,最終歸於虛無混沌......

那麼,既然如此,隨順即可,不必執著。




世界上,並沒有真實的得到,因爲得到的一切終將逝去,得到的時候,感覺是真實的,失去的時候,一切變成假的,關鍵是,失去是一種註定。無可避免

那麼從得到到失去,會有多久呢?

答案是短到一瞬間,稍縱即逝


以下舉一世間法的現象做一說明

現在,我們可以回想一下,10年前你如果展望未來,覺得日子一天一天的慢慢過著,10幾年後會是漫長無比的事情。但是,現在你想一下十幾年前的事兒,是不是就在昨天一樣,甚至於,那些事就在上一個念頭而已,那麼從上一個念頭到這一個念頭,距離有多遠呢?時間有多久呢?

答案很顯然是:剎那而已




所以說,人的生命,其實也就在剎那之間。世界的存在,也就是剎那而已。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並不否定存在,但是存在的,只不過是變化的,不實的,也終將壞滅。換言之,世間萬物的真相,就是本來不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是一個一個念頭的更替,如此而已。

本單元回應結語

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當你能夠領悟到,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你的本心可以不爲所動之時,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就可以不被妄念困擾束縛,

當你清淨光明的本心得以顯現,那麼也就成爲覺悟之人,其實就是佛的境界。

               有所感


個人在修持《金剛經》之體悟

 

1.對於一般人講「著相」,大都指著「有」而講,譬如善惡、好壞、多少、都指著「有」。

著「有」還有辦法補救,如果著「空」就麻煩。

 

2.現在來談談什麼是空:

有的人一講到空,就認為什麼都沒有,都是空的,既然什麼都沒有,就不必在乎,變成消極或隨心所欲的做起壞事來,殺人放火等。可是他忘了,雖然說是什麼都沒有,他這個我還存在,因果還是控制著他!所以六祖說:「這等人不足與語。」

 


                有所感

個人在修持《金剛經》之體悟

 

3.佛經中說:

「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許。」

所以研究佛法,特別是研究般若,一定要先明白佛經裡所說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我們所感覺到的相,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剎那在變,非永恆存在的,是不可捉摸,因而給它一個名詞,中文譯成「空」。

 

4.《金剛經》中佛陀說的不住相布施,不是空無所有,不是沒有相,不是叫你不要行布施,而是要你更積極的行「不著相的布施」,不要對布施時的相起分別心或計較心。



                      有所感


禪宗裡所謂的「頓悟」之真義,是指佛陀在《金剛經》中所教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是要腳踏實地,痛下功夫,是累積多數的漸修而造就「頓悟」

舉例而言:不管是修了多少世而得,並非有一位超人,他可以運用他的神通,將你點石成金,凡事都得靠自己努力才行。

在此願將個人《金剛經》三點實際的修持經驗分享有緣: 

一、 學佛修行要有正確的方向

依佛陀在《金剛經》中所指示

「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這是以廣大心發大願。

至於如何滅度一切眾生?

ANS:必須要多廣行「布施」,盡一切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念念不忘布施,行布施,將布施和你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如此以慈悲心與利他之心行大行,《金剛經》中所講的大願大行,實在是大悲世尊給我們最明確的指示。若能依此方向行之,你就不會走錯方向。 


二、 要培養不煩之耐心

要存久遠心,不要急於求凡事都要有所得,或求一切順利。 


三、逆境有時是不可避免的
一旦有順境必有逆境相伴隨,當逆境來時不要怨天尤人或怨佛菩薩不保佑,要多念《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等,而將功德回向給過去世及現在世的怨家親友,以一切眾生為對象,將「我」的觀念從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逐漸淡去。



                                                                 有所感

世尊!不可以以身相,而能顯現如來之相,為什麼呢?因為如來所說的身相所謂「即非身相」,是一個覺悟之相;也可以說是以佛性來講。這「身」不是身體,是講本體;也就是覺悟的本體。覺悟的本體是個概念,不是這個人的色身,就可以拿得出來的。

這時佛告須菩提作出一個結論: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意思是說,凡所有從表相所見的;眼睛看到、耳朵聽到,從這些表相上面,所見到的這一些,統統是一個不實在的。這裡講皆是虛妄不是講假的,是講都是不實在的;假使顯現的諸相,去理解它不同於如來之相,也就是覺悟之相,就可以說顯現了如來真性;也就是佛性,這是文字上的一個解釋。






                          有所感

談到人的問題,不只是針對佛弟子,談如來的問題,絕不是談佛的問題,是談覺悟之性的問題。因為瞭解眾生皆有佛性,為什麼佛性不能顯現,都知道是無始以來所作的業,把佛性掩蓋了。


身相,「身」是以本體而言,一個人有一個本體,一個人的本體就是色身,這是物質上的本體; 精神上的本體是什麼?不能叫法身,是「我意識」──就是人的自我意識。


因為談到人,並不表示已經顯現如來了。所以人除了一個色身的本體,還有一個自我意識的本體;色身的本體就是屬於物質的本體,精神上面的就是自我意識。

                                   



                                  有所感


談「見如來」就是顯現佛性。如果不用這種方式去看經文,念《金剛經》,從來沒有在裡面得到它的法義。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這麼講?這裡面也沒有談到什麼業、道,不是都沒有談嗎?

先瞭解一下,什麼叫做「如來」?

一般的說法:「如此的來、如此的去!」這如此的來,「如此」是什麼?如此的去,這「如此」又是什麼?再改變一種方式,看這兩句話:「我們赤裸裸的來,赤裸裸的去」,這樣是不是比較容易瞭解了。

「如來」是什麼?

如來是以這個人來說,是談空性,可是要注意,說到空性就變成否定一切,是錯的!「空」必定有它的「有」;假使說業跟道都是「有」,請問「空」什麼?學佛的人最大的問題,畏於業執著於道......



                                                                    有所感

為什麼說如來是空性?先從業的有怎樣到道的有,這個「有」怎樣能夠空其性,因為這中間有業空的機會、有道空的機會,要怎樣到達空性,這個空性就是一個究竟空。空其業不是究竟,空其道還不是究竟,為什麼?空其業需要有道,空其道需要有什麼?應該說什麼都沒有了?會認識佛陀講的道理方法,在正念之下過日子,這種正念就是一種「道」!


如果連正念都不需要了,是一個什麼情況?

「業也淨了,道也不需要了」。

現在還在那裡過日子憑什麼淨?

要不要吃飯?衣、食、住、行都要,還是要跟人與事打交道,還是在業裡面過日子;唯一不同的,修行的人是以正念面對現實。


所以「道」在這種情況之下還是「有」,雖然空了業相,道還是沒有空掉,要等到業也不發生了,過去的已經清淨了;這個道要到什麼程度?

「道」要達到「滅相」就是不再需要生起道了......



有所感

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則是說:凡人所感覺思維的一切一切,都是虛妄的。所以從淺的方面來講,凡是人以五官及現代科學儀器所覺察到的有形無形的宇宙萬象(相)以及思想家所剖析理解、宣揚的一切構想、理論(也是相),都是虛妄.....

                                有所感

金剛經第5講: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身相見如來」,是不是說以這個色身之相去見如來?如果盡在這上面打轉,整個的經文就會錯得離譜。

因為「見」在中國的漢字上,就是「現」的意思,或講顯現的現。如果把這個字稍許改一下,就會知道這裡面說什麼;也就是說可不可以以色身之相,而顯現如來之相?不是看見,千萬不要搞錯了;好像是「可不可以以我們色身之相,就可以看見如來呢?」這是什麼意思?「如來」說是佛,也要看哪一個佛?所以最大的問題是「見」──顯現。

「可不可以以色身之相,而顯現如來之相?」說「不可以!」

這個「不」要念「勿」。世尊!不可以以身相,而能顯現如來之相,為什麼呢?因為如來所說的身相,

所謂「即非身相」,是一個覺悟之相;也可以說是以佛性來講。這「身」不是身體,是講本體;也就是覺悟的本體。覺悟的本體是個概念,不是這個人的色身,就可以拿得出來的。

這時佛告須菩提,作了一個結論: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意思是說,凡所有從表相所見的;眼睛看到、耳朵聽到,從這些表相上面,所見到的這一些,統統是一個不實在的。

皆是虛妄,不是講假的,是講都是不實在的;

假使顯現的諸相,去理解它不同於如來之相,也就是覺悟之相,就可以說顯現了如來真性;也就是佛性,這是文字上的一個解釋。



                        有所感

若能「見如來」,即是代表已顯現出佛性

談到人的問題,不只是針對佛弟子,談如來的問題,絕不是談佛的問題,是談覺悟之性的問題。因為瞭解眾生皆有佛性,為什麼佛性不能顯現,都知道是無始以來所作的業,把佛性掩蓋了。

首先來看身相,「身」是以本體而言,一個人有一個本體,一個人的本體就是色身,這是物質上的本體; 精神上的本體是什麼?

不能叫法身,是「我意識」──就是人的自我意識。

因為談到人,並不表示已經顯現如來了。所以人除了一個色身的本體,還有一個自我意識的本體;色身的本體就是屬於物質的本體,精神上面的就是自我意識。

談「見如來」就是顯現佛性。

如果不用這種方式去看經文,念《金剛經》,從來沒有在裡面得到它的法義。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這麼講?這裡面也沒有談到什麼業、道,不是都沒有談嗎?先瞭解一下,什麼叫做「如來」?一般的說法:「如此的來、如此的去!」這如此的來,「如此」是什麼?如此的去,這「如此」又是什麼?

改變方式看這兩句話:

出生之際我們是赤裸裸的來,往生時也是赤裸裸的去,空手而來,最後離開人世也是空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