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無量壽經講記(法會聖眾品第一) (02)
by 趙永祥 2020-05-04 22:38:35, 回應(1), 人氣(1172)


     無量壽經講記(法會聖眾品第一)續文(02)

   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並沒有著作留給後世。經典的由來,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弟子們集結的。正如同《論語》,不是孔夫子寫的。孔夫子死了以後,學生們回憶從前老師教誡弟子,把它記錄下來,傳給後世。佛經也是如此,是弟子們記錄下來,傳給後世。但是佛經有一點不相同,《論語》是孔夫子的學生各別記錄的,佛經集結是弟子們集體做這個工作的。集結的過程,是把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所講的一切經,重複講一遍,再記錄成書冊。阿難的記憶力就像現代的電腦、錄音機一樣,他聽過一次,永遠不會忘記。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阿難尊者都聽到,都能憶持不忘。「憶」是記憶。他不會忘記,因此同學們推崇阿難尊者來複講。 

    與會同學五百人,都是證得阿羅漢果。阿難在講臺上宣講,如果這五百人中有一個人不同意,認為阿難說的這一句話,佛好像沒有講過,這句就要刪掉,就不可以流通。必須五百個人聽到,個個都點頭,才能算數,才能記錄下來流傳於世,取信於後人。不像現在開會,多數人贊成就可以了,三分之二同意就沒有問題。集結佛經表決的標準,是一個人提出異議就不能通過。這才曉得佛教經典的集結非常嚴謹。 

   「我」是阿難自稱。「聞」是親自聽釋迦牟尼佛說的。『如是我聞』,即是這一部經典所說的,都是我親自聽釋迦牟尼佛宣講的。由此可知,完全是複講。複講就這樣一直流傳到清末民初。佛門裡培養講經說法的人才都是採複講的方法,現在的佛學院裡沒有了。自古以來,代代相傳,都是複講的。學生複講老師的講述,這樣訓練好處很多。學生因為要複講,他就要專心聽課。從前李老師對學講經的學生們說,你們學講這一部經,我在講的時候,大概你能聽到百分之六、七十。因為你要準備複講,你要全部精神貫注。如果不是輪到你複講,大概你只能聽到二成、三成,心不在焉。因為不是你複講,沒關係,聽講的心就懈怠了,換句話說,不能認真專心的聽。我在臺中學經的時候,同學中總是有兩位輪到複講。那兩個人全神貫注在聽,因為第二天他要重複講一遍。所以,複講是有來由的。 

    複講的好處是與「三學、三慧」相應。「三學」是戒、定、慧。他在聽講的時候專注,心裡不敢打一個妄想。打一個妄想,怕老師講的話沒聽清楚。心裡沒有妄念,就是「戒」成就;一心專注是「定」成就;聽得清清楚楚,記得清清楚楚,是「慧」成就。即是三學同時成就。根性利一點的人,一聽講,他就覺悟。道理明白,他就不迷了,他能把自己過失改過來。就像韋提希夫人在皇宮裡聽釋迦牟尼佛講《觀無量壽佛經》,經才講完,她就證得無生法忍。這是「三慧」成就。

    聽是「聞」慧;一聽就覺悟,是「思」慧;一覺悟,煩惱、習氣、無明、妄想就斷了,是「修」慧。一部經講完,他證果了。在許多經典裡,我們看到,有的經還沒講完,講到一半,聽眾中開悟的開悟,證果的證果。你看楞嚴法會,《楞嚴經》講不到一半,有開悟的、有證果的。所以,這個方式是三學、三慧一次完成。



回應(1)

佛弟子有大乘、有小乘。小乘跟大乘是從心量上分的。小乘是保守派,思想是保守的;大乘是自由派,思想是開放的。因此,佛對於這一些不同根性的眾生,就用不同的方法來教導。後人又細分: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統稱為「五乘佛法」。

 

只有菩薩是大乘,緣覺、聲聞是小乘。人、天,沒出三界,勉強得一點人天福報。


出三界才算是小成就,不再搞生死輪迴。但是小乘保守、執著,所以他不能見性。因為清淨心裡一法不立,你若立一法,怎麼能見到清淨心?所以聲聞、緣覺修到最高,還是用阿賴耶識,不能轉識成智。他的煩惱障斷了,所知障不能斷,就是那個堅持他不肯放下,不肯捨掉。


大乘人容易捨,就在他思想開放、自由,他都能捨掉,所以能明心見性。

 

經文用「大比丘」,就是屬於大乘一類的學生。他示現的是出家相,但他是大乘根性,不是小乘根性。「萬二千人俱」,人數有一萬二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