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佛光山慧昭法師禪堂開示
by 趙永祥 2020-10-06 09:42:13, 回應(6), 人氣(1394)

                                            佛光山副住持 慧昭法師禪堂開示

諸位同參,大家專心諦聽,善護念之:

  我們時常在問什麼是人間生活禪?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依我個人的觀點,什麼是人間生活禪?我覺得黃檗禪師所講的「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這句話講的最貼切。人間生活禪是不離開人世間,也不離開日常生活的,每天不離開一切事,也不被諸境所迷惑,才能稱為自在人。那如何才能不被諸境所迷惑?如何才能做個自在人?這也就是我們學佛參禪的主要目的。

  我們常說要學佛修行,什麼叫「學佛」?

學佛就是學習開發覺性的法門。佛陀說眾生都有佛性。也就是說:眾生都有覺性。只是我們的覺性到底覺了多少?佛陀又稱為「大圓滿覺」,也就是說:佛陀的覺性已經究竟圓滿。而我們呢?當然就要看自己了!有的人可能是大覺,有的人可能是中覺,有的人可能是小覺,有的人可能還是不知不覺!

  「覺」本身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正知;一個是正見。「正知」是一種高度的警覺性,也就是我們對於周遭的一切,乃至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好是壞?是善是惡?自己當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正知又稱為「止」,或稱為「定」,它是心的一種專注,所以又稱為「專注修」。我們常說修行要依正知而住,修行如果沒有正知,那修道幾乎是沒辦法成就的。

  另外,我們人之所以有很多痛苦煩惱,大多是來自於對於周遭一切的無知。譬如有些做家長的,因為自己的子女不孝順或不聽話,而非常衝動的叫他去死或叫他永遠都不要回來。結果有時子女真的也一時想不開,而情緒衝動地去自殺或離家出走。事後做父母的才後悔說:我又不是真的要他去死,他怎麼當成真的呢?這種悲劇在人世間可說時常在發生。那為什麼情緒會這麼衝動呢?這就是因為沒有定力,沒有時時保持在高度的警覺性中。因為沒有定力,因此才沒辦法掌控自己的情緒。假如我們能夠時時刻刻保持在高度的警覺性中,那就能夠以定力來掌控情緒。現在流行EQ(情緒)管理,希望我們能夠透過修禪定,以正知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覺」另外一個含義是「正見」。正見就是正確的觀念。正見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世間正見;另一種是出世間正見。世間正見就是正見有因有果、有業有報、有善有惡、有凡夫有聖人。出世間正見就是般若正見。般若:又稱「空慧」,即如實了知空的智慧,也就是認識世間的真實---緣起性空。緣起是屬於「有」的部份,又稱為「世俗諦」;它的體性是無自性的,就稱為「性空」,屬勝義諦。所謂「緣起性空」在佛教裏有幾種表示方式:

  (一)諸行無常:就是緣起性空。諸行就是緣起有;無常就是性空。

  (二)諸法無我:也是緣起性空。諸法就是緣起有,無我就是性空。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三)諸相非相:也是緣起性空。諸相就是凡所有相,非相就是虛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緣起性空。

  
(四)諸心非心:也是緣起性空。諸心就是一切心,非心就是無住心,一切心都是無住心就是緣起性空。

  另外,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也是緣起性空。

        諸法因緣生就是緣起有,諸法因緣滅就是性空。

  我們如果能夠如實了知上面所說的緣起性空,這種觀念就稱為般若,也稱為空性慧,或稱為般若正見。能夠正見無常、無我、緣起性空,具有般若正見,那還不夠,還要不斷地去作正思維,因為唯有不斷地作緣起性空的正思維,我們才有力量去對治煩惱,才有辦法真正無住。否則說時似悟,對境生迷。平時講的頭頭是道,但等到境界一來,還是照樣執著放不下,處處住心。


  金剛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其實無為法本身並沒有差別,有差別的是每一個賢聖,乃至每一個修道者對於無為法(也就是對於緣起空性)的認識、體悟深淺而有差別。如果時常對無常、無我、緣起性空不斷地作深入的正思維,那對無為法體會當然就比較深。而平常如果都不去作無常、無我、緣起性空等方面的正思維,那對於無為法的體會當然就比較淺。對無為法體悟比較深的話,凡事就比較容易放得下,生活當然就比較自在灑脫。如果對無為法體悟少的話,凡事就比較不容易放下,痛苦煩惱當然就比較多了。所以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因為能夠以般若智慧深入地去正思維無常、無我、緣起性空,因此能夠照見五蘊皆空,如此當然能夠度一切苦厄,能夠度一切苦厄,自然就能夠觀自在。所以觀自在菩薩不一定是指觀世音菩薩,只要我們能夠依佛陀所教導的方法去深入正思維無常、無我,緣起性空,我們一樣也能夠照見五蘊皆空,能夠度一切苦厄,我們也能夠做觀自在菩薩。

  好!「覺」本身就是包含了正知(定)與般若正見(慧)。也就是定與慧,或稱為止與觀。禪修其實就是在修止觀(修定慧)。如何才能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當然就是要能夠時時刻刻活在當下,常覺不住,也就是止觀雙運,定慧等持。所以惠能大師:「即定之時慧在定,即慧之時定在慧。」禪師們之所以能夠「百花叢林過,片葉不沾身」,就是因為禪師們能夠時時刻刻活在當下,常覺不住。

  我們常說一個佛教徒,一個修道者要有正知正見,只要能夠具有佛法的正知正見,那才有辦法真正常覺不住。尤其在人世間修行,更要能夠時時刻刻提起正念,提起什麼正念?就是常覺不住這個正念。也就是時時具有高度的警覺性(正知),及空性慧的正見,以正知來控制自己的情緒,以空性慧的正見及正思維來斷除無明煩惱。

  法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所謂「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

開示悟入佛知見,是整部法華經的重點,也可說是整個大乘佛法的重點。佛就是覺,所以佛知見,就是覺知見。覺就是包含了正知與般若正見。我們只要能夠時時刻刻具有正知正見,那就能夠常覺,能夠常覺,就能夠不住。不住於空,不住於有,不住於一切是非煩惱痛苦中。能夠時時刻刻常覺不住,就能夠終日不離一切事,也不被諸境所迷惑,就能做個自在人。

  人間生活禪是不離開人世間的!我們在人間修行,以個人來說,只要能夠時時刻刻常覺不住,那就不會有什麼煩惱了!不過身為一個菩薩,決不能只顧自己,而不管其他眾生的死活。菩薩因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緣起大悲心,而發願要廣度三界一切眾生,這就是生其心,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是度化一切眾生但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無所住。無所住是般若(空性慧),為道之體;生其心是方便,乃般若所起的巧用。成佛的兩大要素即般若與方便,缺一不可。一般聲聞緣覺大都只偏於無所住的部份;而一般菩薩大都是偏於生其心的部分。一直要到八地菩薩才能把無住生心取得平衡,即生其心而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到了佛果位,才能究竟圓滿無住生心,即般若與方便的究竟圓滿。

  佛陀在金剛經裏特別教導諸菩薩摩訶薩要如是「生清淨心」,什麼是「生清淨心」?就是「無住生心」。如金剛經所言:「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如何才能無住生心?當然就是要能夠常覺,能夠常覺才能真正無住生心。人間生活禪的修行方法,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善護清淨心。希望大家都能夠時時善護念,時時刻刻提起正念,提起什麼正念?就是常覺而無住生心這個正念。如此才能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生活才能過的自在灑脫!


本文連結

https://www.fgs.org.tw/cultivation/fgu-chan/preach/13.htm


回應(6)

有所感

1. 我們只要能夠時時刻刻具有正知正見,那就能夠常覺,能夠常覺,就能夠不住。

2. 不住於空,不住於有,不住於一切是非煩惱痛苦中。

3. 能夠時時刻刻常覺不住,就能夠終日不離一切事,也不被諸境所迷惑,就能做個自在人。

有所感

1. 平常如果都不去作無常、無我、緣起性空等方面的正思維,那對於無為法的體會當然就比較淺。

2. 對無為法體悟比較深的話,凡事就比較容易放得下,生活當然就比較自在灑脫。

3. 如果對無為法體悟少的話,凡事就比較不容易放下,痛苦煩惱當然就比較多了。

「覺」本身有兩個含義:

一個是正知;一個是正見。

「正知」是一種高度的警覺性,也就是我們對於周遭的一切,乃至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好是壞?是善是惡?

自己當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正知又稱為「止」,或稱為「定」,它是心的一種專注,所以又稱為「專注修」

我們常說修行要依正知而住,修行如果沒有正知,那修道幾乎是沒辦法成就的。

慧昭法師禪堂開示  有所感

黃檗禪師所講「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

這句話末學深有同感,對於處世的應有心態最為貼切。

人間生活禪是不離開人世間,也不離開日常生活的,
每天不離開一切事,也不被諸境所迷惑,才能稱為自在人。

至於如何才能不被諸境所迷惑?
如何才能做個自在人?
就是吾人要學佛參禪之主要目的。



           所謂「緣起性空」在佛教裏有幾種表示方式:

  (一)諸行無常:就是緣起性空。諸行就是緣起有;無常就是性空。

  (二)諸法無我:也是緣起性空。諸法就是緣起有,無我就是性空。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三)諸相非相:也是緣起性空。諸相就是凡所有相,非相就是虛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緣起性空。

  
(四)諸心非心:也是緣起性空。諸心就是一切心,非心就是無住心,一切心都是無住心就是緣起性空。


正見又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世間正見;另一種是出世間正見。

世間正見就是正見有因有果、有業有報、有善有惡、有凡夫有聖人。

出世間正見就是般若正見。般若:又稱「空慧」,即如實了知空的智慧,也就是認識世間的真實---緣起性空。

緣起是屬於「有」的部份,又稱為「世俗諦」;

體性是無自性的,就稱為「性空」,屬勝義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