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慧倫法師法寶寺開講〈六祖壇經講話〉法要(2021/01/18)
by 趙永祥 2021-09-01 08:49:28, 回應(4), 人氣(1302)

   慧倫法師開講〈六祖壇經講話〉法要


 法寶寺佛學講座 

【人間社 黎維桂 新竹報導】日期:2021-01-18



法寶寺佛學講座 慧倫法師開講〈六祖壇經講話〉法要



佛光山法寶寺1月16日舉辦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以《星雲大師全集》〈六祖壇經講話〉為題,向信眾講授禪法,法師引用生活中的實例及生命故事,闡述如何在生活中提升覺性的方法,贏得大眾熱烈掌聲。

慧倫法師開場提到,《星雲大師全集》-〈六祖壇經講話〉第七品,無盡藏比丘尼向惠能大師問疑《涅槃經》的對話,「諸佛妙理,非關文字」,說明一切經文讓迷人開悟,愚者心解;如果有人指引方向,可以了悟經中要義。

「什麼是人間佛教修行的理念?」法師表示,「萬法本在自心,從自心證悟真如本性。」當初,五祖弘忍大師一句話,「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惠能即落實於生活中與法同在,終於嚐到自性的巧克力。

法師談到,《六祖壇經》是創先的詮釋學,在人生十字交叉的兩條路,世俗人生的水平線與十法界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的路,如果能向上提升,則覺悟自性。法師鼓勵大眾,多學習古德精進向上,提升自己的覺性。

法師分享遊客到佛光山參訪時,走過「不二門」一段有趣的對話,指出,生活要與禪相應,從有所住中跳脫出來,才能自在解脫;「不二門」即是「無所住的本心」,從現象中,可以見到自性本心。

法師以六個主題說明《六祖壇經》的見性法門,從第一行由品談,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在生活中的會客、走路、講話、掃地與繞佛等,於一切時中念念不住,就是在修行。法師提醒,常問己心在嗎?這點很重要。

如何是佛法不二法門?佛性即是不二法門,不二之心即是佛性,智者從「能」「所」當中跳脫,沒有分別對待。般若是無形相、智慧心就是。第三決疑品談到,所謂自性覺即是佛,但是眾生因有相、有分別,透過自覺可識本心。

第四定慧品,闡述「無念」是無塵勞心,念真如本性。第五坐禪品,提到外離一切相是禪,內心不亂是定,自心本性清淨安定。

「談到今日禪者的毛病在那?」在墨守公案禪、口頭論禪、鸚鵡禪、枯木禪、健身禪與五味禪等;法師表示,最上乘禪是頓悟自心,學禪要如百川入大海,同一鹹味。眾生被攀緣、妄念、煩惱所覆,因而失去清淨本心。

第六懺悔品說明薰修自心,不可離心向外尋求。第七機緣品是心地法門,是超越對待的;隨緣而住,隨緣生活。第八頓漸品中清楚說到,頓、漸法門的之差別。

第九護法品為六祖慧能與薛簡,就「不二之性」的對話,述說道由心悟,豈在坐;當下不被外境所迷,印心即佛;法師以打籃球為喻,用平常心,專注心打球,可以把球打得好,其道理是一樣的。

第十付囑品,教導如何認識「自心的眾生」, 如何成就「中道義」?從反求諸己中,契合中道義,可以看到自己的心。「 平常心」就是佛教的生活觀。

「如何在生活中養成禪的性能?」法師引述星雲大師所說,「禪」是永遠活在現前當下的此刻。法師強調,了了分明每一個當下,當下的這一念自在,就是禪。
回應(4)


慧倫法師開場提到,《星雲大師全集》-〈六祖壇經講話〉第七品,無盡藏比丘尼向惠能大師問疑《涅槃經》的對話,「諸佛妙理,非關文字」,說明一切經文讓迷人開悟,愚者心解;如果有人指引方向,可以了悟經中要義。

「什麼是人間佛教修行的理念?」

慧倫法師表示,

「萬法本在自心,從自心證悟真如本性。」

當初,五祖弘忍大師一句話,「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惠能即落實於生活中與法同在,終於嚐到自性的巧克力。




慧倫法師談到,
《六祖壇經》是創先的詮釋學,在人生十字交叉的兩條路,世俗人生的水平線與十法界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的路,如果能向上提升,則覺悟自性。

法師鼓勵大眾,多學習古德精進向上,提升自己的覺性。

慧倫法師分享

遊客到佛光山參訪時,走過「不二門」一段有趣的對話,指出,生活要與禪相應,從有所住中跳脫出來,才能自在解脫;「不二門」即是「無所住的本心」,從現象中,可以見到自性本心。





如何是佛法不二法門?

佛性即是不二法門,不二之心即是佛性,智者從「能」「所」當中跳脫,沒有分別對待。

般若是無形相、智慧心就是。

第三決疑品談到,所謂自性覺即是佛,但是眾生因有相、有分別,透過自覺可識本心。


《六祖法寶壇經》是一部闡述人人真心本性的重要經典,它指出我們真正的生命。
六祖惠能偈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惠能大師又說: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可見參禪求道重在覺悟真心本性。 

禪,是內在生命之學,是向自己的內心去探求,去開發。
慧倫法師提醒眾人,
禪是超越對待的。
迷悟之間不是禪,迷悟之外才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