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星雲大師全集:倫理觀(居家之道)與道德觀(修養之道)
by 趙永祥 2021-11-18 20:44:42, 回應(1), 人氣(1305)


一、倫理觀(居家之道)

倫理是融洽人際關係的重要一環,一個家庭裡,即使親如父母、兄弟、姊妹、伯叔、夫妻、妯娌等眷屬,也要靠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上慈下愛的倫理關係來維繫,才能保障彼此之間的秩序與家庭的和諧。過去政府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特別提倡科學(science)、民主(democracy)、倫理(ethics),可見倫理在中華文化當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份量。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由於長期以來一直以寺院的出家僧侶為主,致使一般人以為佛教只重出世思想,忽略對居家生活的關心。其實佛教是僧信四眾所共有,也重視家庭倫理,例如《無量壽經》告訴我們:家人眷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對於資生日用要「有無相通,無得貪惜」;甚至平日相處要「言色常和,莫相違戾」。從這些話就可以看出,佛陀的教化實在是深具人間的性格與生活的力用。

家庭是每個人的生活重心,孝順則是人倫之始,是倫理道德實踐的根本,所以在家庭的人倫眷屬關係當中,佛教首重孝道的提倡。佛教認為,孝順父母,報答親恩,這是上報「四重恩」之一;反之,弒父弒母,則是不通懺悔的「五逆大罪」。《觀無量壽經》更將孝順父母列為往生淨土的重要資糧。

過去儒家主張:生養死葬、晨昏定省、和顏悅色、恭敬柔順,此乃人子孝親之道;佛教也說「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五分律》),又說「供養於父母,及家之尊長,柔和恭遜辭,離麤言兩舌」(《雜阿含經》)。但是,佛教更進一步認為:「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蓮池大師把孝順分為三等:「生養死葬」,只是小孝;「榮親耀祖」,是乃中孝;「導親脫苦」,才是大孝。因此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及《父母恩重難報經》中一致說道:能開化其親,才是真實報父母恩;也就是說,父母若無信,則使起信心,獲安隱處;父母若無戒,使住於禁戒;父母性慳吝,教令好施,勸樂教授;父母若無智慧,則使開智慧,為子能如是,始足報親德。

佛教的孝親思想超越一般世俗的小孝,但是過去一般人總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以此來批評僧侶披剃捨俗,割愛辭親,是為大不孝。其實翻開佛教的經典,從佛陀「為父擔棺」(《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為母說法」(《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不但克盡人子之道,成為孝親的典範,甚至在《賢愚經》及《睒子經》都說,佛陀是因仁孝故,成三界之尊。

此外,目犍連尊者救母於幽冥之苦(《盂蘭盆經》);舍利弗入滅前,特地返回故鄉,向母辭別,以報親恩(《賢愚經》);明朝蕅益大師四度割臂,為病危的母親求壽(《蕅益大師傳》);民國的虛雲和尚,三年朝禮五台山,以報父母深恩(《虛雲和尚年譜》)。乃至道明織蒲供母、師備悟道報父、道丕誠感父骨、宗頤念佛度母(《緇門崇行錄》)等等,都說明出家人雖然在人倫關係上有了不同的內容,但並未放棄孝養父母的人子之道,因此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感人事蹟。例如惠心沙彌之母,勉其用功道業,不以皇帝賞賜為榮,不以母親一人為念;洞山良价以〈辭北堂書〉表明志在求道的決心,其母雖然「日夜常灑悲淚」,仍抑制愛子之情,回書勉勵其修道證果,尤其感人肺腑。

佛教對孝道的提倡,不但把「孝順父母」與「供養沙門、尊重梵行」,同樣列為「人法」(《摩訶僧祇律》),尤其《心地觀經》更說:「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如是報父母恩。」甚至《父母恩重難報經》認為:「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足見佛教對孝道的重視。

在一般社會上,在家人有在家人的人倫關係;佛門裡,僧團也有師徒與師兄弟的關係。《四分律》說:「和尚看弟子,當如兒意看;弟子看和尚,當如父意。展轉相敬,重相瞻視,如是正法便得久住。」《太平御覽》云:「師者,發蒙之基,學者有師,亦如樹之有根也。」《忠心經》云:「道成乃知師恩。」佛教裡,師徒之間的情誼有時更甚於世間的親情,如晉朝曇印罹病危篤,弟子法曠七日七夜為其虔誠禮懺(《西天目祖山志》);元朝印簡遇兵難,猶一如平常事奉其師中觀沼公,深受元兵敬重(《佛祖歷代通載》);布毛侍者依止鳥窠禪師十六年方受點撥,了悟自家面目(《景德傳燈錄》);宋朝懷志謹遵老師真淨克文的遺訓,堅拒住持領眾,拋名利於腦後(《五燈會元》)。

此外,也有的師徒之間教學相長、互為師表,例如道真長老接受作住持的徒弟之命令為客人倒茶、切水果,卻甘之如飴;如果今日社會大眾都能學習道真長老這種「老做小」的精神,必能消除許多「老少問題」與「代溝問題」。

世間上一切事都是靠因緣和合而存在,緣聚則有,緣滅則散,即使親如父子母女,一旦緣盡,終要分離,所以人要把握有緣時,好好相攜相助。《心地觀經》說:「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堂上雙親健在,是人間最幸福的事,因此為人子女,當父母健在時就應該好好孝順,千萬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徒留遺憾。

孝順父母是人子之道,人而不孝,何以為人?佛經中除了處處指陳「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心地觀經》)的孝親思想之外,尤其進一步要吾人「視一切人猶如佛想,於諸眾生如父母想」(《觀普賢行法經》)。所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梵網經》),更把眷屬的範圍擴大到一切眾生。

吾人薄地凡夫,不見得人人都能做到視一切眾生如父、如母,甚至如佛想,但對於家中眷屬,例如親子之間、夫妻之間、親族之間、主僕之間,甚至出世的師徒之間,至少應如《長阿含經》所說:

子女應以五事敬順父母:一者供養侍奉,無使匱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父母正業,承繼光大。

父母復以五事養育其子:一者教導子女,不使為惡;二者指示教授,趣向善處;三者慈愛照顧,入骨徹髓;四者妥為子女,求善婚娶;五者正當用度,隨時供給。

丈夫敬妻應有五事: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媟;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

妻子復以五事恭敬於夫:一者體貼敬愛;二者家務整潔;三者溫柔親切;四者誠實毋欺;五者讚歎恭維。

為人者,當以五事親敬親族:一者給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

親族亦以五事親敬於人:一者護放逸;二者護放逸失財;三者護恐怖者;四者屏相教誡;五者常相稱歎。

雇主應以五事對待僮使:一者隨能使役;二者飲食隨時;三者賜勞隨時;四者病與醫藥;五者縱其休假。

僮使復以五事奉事其主:一者早起;二者為事周密;三者不與不取;四者作務以次;五者稱揚主名。

弟子敬奉師長復有五事:一者給侍所須;二者禮敬供養;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師有教敕,敬順無違;五者從師聞法,善持不忘。

師長復以五事敬視弟子:一者順法調御;二者誨其未聞;三者隨其所問,令善解義;四者示其善友;五者盡以所知,誨授不吝。

過去儒家有謂「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今日人間佛教的居家之道,應該用智慧來處理人倫之間的感情,用佛法來淨化、美化、弘化、佛化家庭生活。對於老中青幼等份子,彼此之間要互相愛敬、慈孝、教育、規勸,因為家人之間是一種連鎖關係,父母子女等眷屬就像鎖鏈一樣的環環相扣,絕不可分割,人人盡其在我,相敬相愛,個個身心健全,融洽和諧,家庭才有歡笑,家庭倫理也必然和樂美滿。


二、道德觀(修養之道)

道德,是人類社會應有的修養,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正是因為人有道德的觀念。道德是維繫國家的綱紀法令使之不亂者,一個國家社會,如果人民失去了道德的規範,則公務人員貪贓枉法,假公濟私;工商經營偷斤減兩,以假亂真;朋友之間猜疑嫉妒,中傷毀謗;鄰里之間挑撥離間,搬是弄非;甚至人群裡,到處充斥著愚昧邪見、頑強固執、你爭我奪、寡廉鮮恥、自私自利、損人不利己的人。因此,有道德的觀念和生活,社會才能和諧,家庭才能安樂,朋友才能守信,人我才能互助。

何謂道德?凡是舉心動念,對社會大眾有利益的,就是道德;反之,對別人有所侵犯,甚至危害到社會安全的,就是不道德。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佛教的道德標準涵蓋世間的理法綱常,例如《法苑珠林》說:「入朝輔王,立志存忠;居家事親,敬誠孝終。」又說:「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榮親。」

此外,《大寶積經》說:「終不望他眾,離者能令和,給學人所乏,不離別眾生。」《無量壽佛經》說:「麤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彼我兼利。」乃至《出曜經》說:「害人得害,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擊人得擊。」《佛說須賴經》說:「欺為眾惡本,自絕善行業,是故致痛聚,妄言何益人。」等等皆是人我之間的修養之道。

佛教以五戒十善做為人本的道德標準,倡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侵犯別人的身體、錢財、名譽、尊嚴,徹底改造人心,令人倫綱常有序,導正社會善良的風氣。佛教以實踐六度做為道德生活的準繩。六度中,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即所謂戒定慧三學,可以對治貪瞋痴三毒,能克制人類自私的念頭。如持戒就不會自私,不會自私,貪念就不會生起;如禪定就不會損人,不會損人,瞋恚就不會生起;如修慧就不會無明,不會無明,愚痴就不會存在。貪瞋痴一除,行布施度,則仁慈的悲心油然生起;行忍辱度,則堅毅的精神就可具備;行精進度,則勇猛的力量即能充實一切。

所以,佛教的五戒是做人應遵守的「根本道德」;十善是內心淨化、人格昇華的「增上道德」;因果業報是世間不變的「善惡道德」;六度則是大乘菩薩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道德基礎。

《大戴禮記》云:「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周敦頤說:「動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又說:「天地間,至尊者道,至貴者德而已矣!」佛教和儒家相同的地方,都是重視道德的生活;孔子不言怪力亂神,真正的佛教也不標榜神奇靈異,而重視慈悲道德。佛教的四攝六度、五戒十善,以及正知正見、布施結緣、不念舊惡、慚愧感恩、守護六根、利樂有情、四恩總報、弘法利生、尊重包容、心意柔和、愛語讚歎、守護正念、大公無私、捨己為人、抑己從公等,都是有關道德的修行。

《禪林寶訓》裡,宋朝的明教契嵩禪師曾經舉喻說:一個人如果被人比作桀紂幽厲,則要生氣;比作伯夷叔齊,則會歡喜。桀紂幽厲,人君也,為何比之則生氣?伯夷叔齊,餓夫也,為何比之則高興?這就是有道德與沒有道德的差別。正如《六度集經》說:「吾寧守道,貧賤而死;不為無道,富貴而生。」

宋朝汾陽無德禪師也說:「今之重學,古之重德;德學相扶,堪為軌則。」人生世間,人人都應該負起化導社會的責任,具有道德的人,往往能以身教影響大眾。

一般人以為有了財富,人生就有了價值;有了名位,人生就有意義,其實人生的真諦並不在此,有了道德的人生才是最重要、最圓滿。佛經中,有關個人道德修養身心的教示,諸如:

當愛樂人德,欣樂人善,不可嫉之。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揚人善事,隱他過咎;

人所慚恥處,終不宣說。

聞他密事,不向餘說。                                         

《優婆塞戒經》

不求他過失,亦不舉人罪,離麤語慳吝。           

《大寶積經》

但修自己行,莫見他邪正,

口意不量他,三業自然淨。

 《歷代法寶記》

 見人之過,口不得言;

己身有惡,則應發露。                                         

《諸經要集》

常省己過,

不訟彼短。                                                              

《維摩詰經》

見善努力,聞惡莫親;

縱居暗室,如對大賓。                                                  

《緇門警訓》

常自觀察己所行,

不見他人所闕失,

與眾和顏無違諍。                                                           

 《月燈三昧經》 

常說柔軟語,遠離於惡口。                                             

《大方廣十輪經》

莫於他邊見過失,勿說他人是與非;

不著他家淨活命,諸所惡言當棄捨。                               

《發覺淨心經》

見世之過患,身自依法行。                                               

《五分律》

若人打罵不還報,於嫌恨人心不恨;

於瞋人中心常靜,見人為惡自不作。                               

《彌沙塞五分戒本》

自受樂時,不輕他人;

見他受苦,不生歡喜。                                                       

《優婆塞戒經》

 

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通常以「德」服人,人皆能心悅誠服。所以吾人要想在社會上成功立業,最重要的,應該要有道德的修養,要過道德的生活。
回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