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從外匯存底、外債、經常帳與流動性四大指標關注國際金融市場動盪
by 趙永祥, 2015-12-05 09:39, 人氣(1499)

從外匯存底、外債、經常帳與流動性四大指標關注國際金融市場動盪

中央銀行官員在12月3日透露,將於12月7日到期後續發的14天期定存單,發行利率將維持0.36%不變。銀行主管研判,央行最後一季理監事會將於17日登場,14天期定存單的到期日落於央行理監事會議後,以此推估,央行重貼現率將維持現行的1.75%不變。央行自7月17日起加發14天期定存單,7月兩期的發行利率為0.5%,隨後一路溜滑梯。央行資料顯示,在央行9月24日宣布降息前,14天期定存單利率便曾二度調降至0.4%,被交易員視為央行降息前兆,央行也確實在第3季理監事會議上宣布降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央行降息後至今,14天期定存單利率二度下修,目前為0.36%。

央行下周一發行的14天期定存單利率並未調降,其實就是一項徵兆,代表央行在17日的理監事會議上,暫時沒有再調降利率的計畫;最大的考量,就是美國極可能在12月15日與16日為期兩天的利率決策會議上,啟動睽違近十年來的首次升息。

因美國升息有助國際美元走強、新台幣等亞洲貨幣趨貶,台灣就沒有必要透過降息,引導新台幣貶值來刺激出口。

為回收市場餘裕資金,自7月中以來,央行常態性發行14天期定存單,意即除每日發行的28、91、182三種天期外,還增加了14天期一種,但並非天天發行,而是到期後才續發。

央行指出,發行14天期定存單是因為銀行有需求。國內外景氣不佳,央行提供較短的申購天期,除了讓銀行停泊餘裕資金外,也能兼顧資金調度的靈活性。14天期定存單的發行規模,由207億元增至11月底的305.5億元,顯示央行緩步加沖短天期游資,避免市場流動性過多。

對於美國升息,可能引發新興市場資金大幅撤出危機,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台灣很難置身事外,央行已提高警覺,將從外匯存底、外債、經常帳與流動性四大指標,關注國際市場動盪對台灣的影響,隨時採取因應對策。以12月3日走勢,在央行調控下,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32.935元報收,只貶值3.2分,呈現相對穩定的走勢。
央行官員強調,台灣的經濟都比其他國家更穩健,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央行會密切關注亞洲新興市場的動態,慎防波及效果。央行總裁彭淮南指出,美國升息不是新的事情,若確實於年底升息,央行會注意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結語
筆者提出以下六點重要結論

1. 國際貨幣基金(IMF)在2015年12月1日宣布,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筆者認為,這將促使大量資金逐漸流入人民幣,各國央行、主權財富基金(SWF)及多邊機構將重新調整其資產負債表,流入量將從8000億美元增至超過1兆美元,即使按保守估計,每年重新分配約1%的全球儲備,年流入額也將達約800億美元。

2. 繼今年11月初公布人民幣(RMB)符合IMF的「可自由使用」貨幣標準後,IMF執行委員會更將人民幣納入其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中,預計2016年10月1日生效。由於中國大陸已採取史無前例的措施開放資本市場,因此,入籃並非意外,而且對人民幣而言,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將促使大量資金逐漸流入人民幣,這將永久改變全球貨幣格局。

3. 筆者認為,各國央行、主權財富基金(SWF)及多邊機構將重新調整其資產負債表,不會等到明年再採取行動,而且實際上,已有多達70家央行開始動用部分儲備投資在岸或離岸人民幣。

4. 為了符合加入SDR的資格,中國大陸採取了徹底的改革措施,包括對公共部門投資者而言,人民幣已經可以全面轉換,是否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CIBM)或對其投資的規模絲毫不受限制,而市場在關注中國大陸經濟增速放緩時,基本上忽視了這些層面。在全球十大央行中,有5家迄今仍限制投資CIBM。不過,鑑於中國大陸近期的改革措施,這些央行及許多其他公共部門投資者開始審視自己的立場,未來它們可能會顯著地、逐步地加大其投資力度。

5. 預估人民幣占全球儲備的份額將達到兩位數,流入量將從8000億美元增至超過1兆美元,但這可能需要多年時間。即使按保守估計,每年重新分配約1%的全球儲備,則年流入額將達到約800億美元,更何況總流入額了。 

6. 各國央行紛紛行動外,一定規模的主權財富基金也將加大投資力度。雖難以作出普遍預測,但以挪威的主權財富基金為例,其固定收益基準是加權GDP,而分配至CIBM的份額可能達400多億美元。預期人民幣加入SDR籃子,實際上不會觸發全系統的對沖需求,但看多或看空SDR的一些國家可能會對沖其倉位。


Written by 趙永祥 博士
南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財務管理研究所 專任助理教授
05-December-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