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支配財富的智慧
by 趙永祥, 2014-04-02 08:09, 人氣(1462)


支配財富的智慧


坊間有許多書籍教人如何賺進第一桶金,然後滾雪球般快速累積,成為人人稱羨的有錢人。可是好像沒有一本書告訴人:賺了錢之後呢?怎麼做個有錢人?有錢人該如何善用他的財富?

有錢人跟一般人不一樣的是,在物質生活上,他有充分自主權,不必繼續花費時間精力追求。正如我的一位十分成功的朋友跟羨慕他的年輕朋友說:「我的問題跟你們正好相反,你們煩惱沒錢買百貨公司櫥窗裡誘人的商品,我的煩惱是那些東西都不再讓我心動,家裡已經一滿屋子都是。」

的確是,許多有錢人驟富乍貴卻又動見瞻觀,物質需要滿足之後,煩惱不免也跟著升級。

除了照顧自己的身心之外,成功的企業家還有沒有其他責任?他的財富來自社會,跟一般沒那麼成功的人相較,他是否該多承擔一些特殊的責任? 

阿里巴巴馬雲在2007年說得沒錯: 對企業家來說,最大的善舉不是捐款,而是搞好自己的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是企業家的基本責任,也是最能使力的地方。不過這兩年馬雲逐漸退居第二線,終於宣布將部份股權的收益全部捐給公益基金。 

比爾蓋茲也經過類似的心路歷程,15年前,微軟如日中天,許多人批評蓋茲從不關心公益,他表示:「施比賺更難,更需要花時間,而我現在只能專心在一件事上。」 等到他將微軟CEO的職位讓給創業夥伴史蒂夫.鮑默爾後,果然遵守諾言,全心投入公益,如今蓋茲基金會以美金360億的規模成為全球最大的慈善組織。

最近一期時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即將卸任的紐約市市長彭博,標題是:彭博不拘一格(Bloomberg Unbound)。彭博可能是企業家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最佳寫照,他擔任了三屆紐約市長,任內推動室內不得吸煙,禁止販賣大瓶裝碳水飲料,關閉燃煤發電廠,支持墮胎、同性戀等各項不討好的公共政策。在自己管轄的紐約市之外,他還廣開支票,設立獎項鼓勵美國以及歐洲各大城市徵求創意,改善城市的治理。光在2013年,彭博捐助各種項目的總金額便高達4億美金。

累積財富與支配財富確實需要兩種不同的能力。美國的幸運是在20世紀初私人資本迅速累積的年代,許多新富視親手累積的財富來自社會的祝福,當年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鋼鐵大王卡內基、汽車巨人亨利福特,生前成立的基金會將近一百年後仍然活躍於各公益領域,樹立了榜樣,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富。

卡內基很早便有這樣的省悟:「我下定決心停止累積(財富),開始分配,明智的分配可是件無比重要又無比困難的工作」。惠普公司兩位創辦人之一大衛•派克1996年過世時,他的一位好朋友發出這樣的讚歎:「我認識許多比大衛更會賺錢的人,可從沒見過像他這樣知道如何分配財富的人。」史丹福兒童醫院便出自派克夫婦兩人四千萬美金的手筆,以他兩人為名的基金會,更以接近60億美金的規模位居全美第八大基金會。

累積和分配財富既需要不同的能力,企業家無論時間、精力、專長往往難以公私兩者同時兼顧。因此在美國常見以四種模式處理自己累積的財富:

一種是兩代分工。約翰•麥克阿瑟出生貧困,白手起家,40年內建立了一片保險業王國。生前他從來沒有時間從事公益,但在死後捐贈出92%的財產,成立麥克阿瑟基金會,並且不指定任何用途,完全託付後代子孫和專業經理人支配。如今基金會的規模與派克基金會相當,每年捐獻公益及低利貸款,金額超過兩億美金,而一年一度頒發的麥克阿瑟傑出人才獎,媒體譽之為天才獎,從1981年至今,32年裡得獎人數超過800人,發出獎金逾4億美金。

第二種模式是上下半場制。這也是有心人最常見的模式,企業家經營事業時全心投入,退休年齡一到,抽身而出,全副心力轉投於公益領域。比爾蓋茲建立了這種模式的範例,除美國外,他的基金會在非洲從事各種糧食、醫藥、貧窮救濟的工作,救人無數,讓暢銷書作者Malcolm Gladwell發出這樣的讚歎:「50年後沒有人記得喬布斯,但每一個非洲人都會記得比爾蓋茲。」而在台灣,也有兩位類似的典範人物──施振榮及嚴長壽,他們兩位在退休後轉換跑道,繼續發光發亮,照耀了許多人的生命旅途。

第三種是妻代夫征。企業家太忙,便由妻子出面,提供柔性形象,許多企業家、特別是政治人物喜歡用這樣的模式。喬布斯常為人詬病他從不花心思在公益活動,妻子卻在公益圈中十分活躍,在台灣許多嫁入豪門的媳婦也常扮演類似的角色。但這種模式因為不是本尊出馬,通常力度較為有限。

第四種是外包代工制。一般事業有成的企業家自視甚高,並且有旺盛的企圖心,若有心從事公益,往往成立自己的基金會,願意將自己創造的財富交付第三者分配的情況極為罕見。巴菲特是個少數的例外,他排名世界首富第二名,卻承認比爾蓋茲比他更知道如何善用金錢,因此兩次將大筆財富託付給蓋茲基金會,金額總計40億美元,這種無私的氣度,也充分反映了巴菲特的財富觀。

台灣在2013年福布斯美金十億級富人榜單中共有26人列名。這26位身價超過新台幣300億的鉅富想必都各有基金會從事公益事業,但除了尹衍樑以一向大開大闔、特立獨行的方式宣布捐出30億台幣成立「唐獎」媲美諾貝爾獎之外,其他人的公益活動似乎少見報導,不為人知。

如果將財富門檻降低一個等級,在台灣,身價新台幣30億元以上的富人當有數千人之多。然而自整體觀察,台灣社會除宗教團體外,從事公益活動的能量多屬草根性,由下而上而發動,因此普遍都遭遇到資源不足的瓶頸。

台灣私人資本累積超過三十年時間,已達到富而好禮的境界,若要再度進化,成為像美國一般富而樂施的社會,有哪些瓶頸需要突破?

1. 台灣一般民眾對財富同時有羨富和仇富的情結,卻少有敬富的心態。一方面心中羨慕企業家的成就以及隨之而來可以隨心所欲支配的財富,口中又總在嘟囔有錢人為富不仁。因此民眾和富人之間存有某種無形的張力,使得富人寧願選擇低調,以免遭受不明就裡的批判。

當然,要能夠贏得社會大眾的敬重,責任仍然落在富人身上,台灣如果有更多麥克阿瑟、大衛派克、比爾蓋茲、施振榮、尹衍樑之類的典範人物,激勵起更多的富人起而效尤,大眾對富人的尊敬自然能夠隨之而來。正向的財富觀若有幸由此建立,年輕世代能為社會帶來的動能才更是無可限量。

2. 人都知道感恩,富人自然也曉得飲水思源。不過也許跟孝道思想有關,台灣企業家事業有成,最先感恩的對象多是先人祖輩,員工其次,社會大眾則遙遙在後。反觀美國的企業家對於成功的感受更為深刻,生有時,成有時,時代為我搭建了一個舞台,我也當為下一時代的舞台釘上幾片木板。這兩種不同的飲水思源理念,自然產生從事公益活動時優先次序明顯的差異。

3. 成功企業家的夢魘是,費盡心血建立的王國有一天消失於無形,而華人企業家這種恐懼似乎更為深刻,再加上為子孫留蔭的傳統觀念,世代間的財富傳遞終於成為上一代的責任和下一代的期望。更遺憾的是除了財富之外,兩代之間傳承的依舊是累積財富的技巧,而少有支配財富的智慧。

4. 華人仍然偏好有形、具體、可以立竿見影的公益活動。因此捐助大樓最為常見,賑災救難其次,需要長時間著力才能產生效果的制度問題、結構問題、關鍵問題卻普遍乏人關注,因此台灣許多企業家從事的公益活動缺乏一種深沉、令人感動的力量。

個人累積的財富,只要在法律範圍內,個人有絕對支配的自由,有錢人如何支配財富,他人固不宜用道德的角度任意裁判。不過所謂社會風氣乃是眾多個人心態的集合,少數人若能脫離慣性思維,也許能夠帶動連鎖反應,產生移風易俗的效果。台灣要能走出悶的氣氛,停滯的態勢,擁有資源的人於公於私,都不該缺席。


趙夫子  20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