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小英政府新南向政策之風險管理解析
by 趙永祥, 2016-07-10 07:15, 人氣(1643)


小英政府新南向政策之風險管理解析

新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希望加強台灣和全球、區域連結,並降低對大陸市場的高度依賴。但近日由台塑集團和中鋼轉投資的越南台塑河靜鋼鐵廠,因環境污染問題遭到越南政府罰款達5億美元。此事也引起大陸台商相當關切,大陸全國台企聯會長王屏生指出,此一事件已讓欲投資越南的台商謹慎以對,期盼政府要慎重推動南向政策,不要讓台商孤軍奮戰,若造成鎩羽而歸,反將影響台灣的經濟發展。

根據政府及學者專家的觀點,新南向政策和1990年代推動的南向政策主要有以下幾項差異:

1. 過去以政治考量為主,並夾帶經貿、投資利益。目前除了經濟利益外,尚包括分散對大陸經貿投資過度集中的風險,藉由經貿投資得以深化參與區域整合的能量。

2.以往以東協為主,新南向則加入印度,同時,也以大型企業,而非中小企業的投資為主導力量。

3.不限於製造,亦包含服務業的開拓,取代降低成本的思維模式,並減少勞資衝突及汙染的形象。

4.雙向而非單向,除貿易、投資外,尚包括人才、文化交流與觀光等。

除上述差異外,筆者認為在新南向政策上,政府應扮演積極的角色,如下說明

一、資訊的提供、資料庫的建置及租稅協定的簽署至為重要。

資訊提供上包括各目標城市的消費者行為研究、產官學研及公協會專家的資料庫,並建立排解投資困難、疑慮的平台。

二、區域整合協定的促成及租稅協定的簽署,都有助於降低廠商的投資障礙及經商成本。

三、在融資上,官股銀行的融資支援,國家及投資基金的購併、合併協助。

四、人才的充沛供應除了培育台灣研究東協人才及既有在東協、印度留學、工作人才外,善用外勞、外配、華僑、僑生人脈,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另外根據國內智庫的研究,南亞和東南亞各國有不同的產業發展強項,例如東南亞的汽機車、紡織、電子資訊業已有相當基礎,台灣廠商融入供應鏈機會較大。印度方面,台灣的硬體,結合印度的軟體有雙贏機會。在傳統產業上,印度的機械、塑膠、化工等領域競爭力仍有所不足,也是台灣廠商可以切入的空間。在服務業上,根據全球透視(Global Insight)的推估,2030年左右60%的中產階級在亞洲,包括東協、大陸及印度,這也是台灣利用海外市場發揮規模經濟,突破年輕人低薪困境的絕佳機會。台灣的文創、美食、3C產品在緬甸、越南應有市場潛力。台灣醫療也有一定的水準,或引介病患前來台灣醫療,或前往設立據點,轉介病人回台,均大有可為。

不過,目前韓流已有相當布局,日本的次文化早已打入東南亞市場,動漫、文創、美食均深受當地人喜愛,中國大陸和國營企業也已投入龐大戰力打造行銷通路,因此,台灣進入東協、印度應有更細緻的產業政策與規劃。包括目標市場的選定、可能的策略,產品的選定、消費者行為研究等。例如印尼、馬來西亞、緬甸等國習慣於傳銷模式,且電視購物相當普遍,韓國政府甚至協助買下電視頻道,推銷韓國產品。此外,跨境電商在東南亞已為兵家必爭之地,或搭上其平台、或由官方協助搭建平台協助拓展,也值得正視。

再者,針對東南亞、印度的目標市場,邀請其退休官員、稅務專家、勞工、食安專家及公協會領袖,前來台灣舉辦說明會,讓中小企業了解海外投資的困難、機會及可能網絡,降低中小企業南向的風險,並對政府政策有感。又如,海外投資如能結合對國內原料、加工食品的需求,將使海外投資延伸國內產業需求,爭取國內中小企業更大的認同。例如泰國餐廳前往海外設點,70%的食材、設備均由泰國出口,有效使海外投資創造國內需求的擴大。

當然,海外投資的風險也不容輕忽,例如東協國家的工資水準呈上漲之勢,勞資衝突亦時有所聞,泰國目前面臨缺工,也開始輸入外勞,馬來西亞亦有勞工短絀的問題。加上熱錢的流出入,匯率也呈現波動之勢。同時,菲律賓、緬甸、越南在經商的便利性均不佳,越南、印尼的排華風潮亦不容輕忽。印度的種姓制度、法規的桎梏、設廠及撤廠的高度困難均值得廠商在前往投資前審慎評估。

由於東南亞各個國家的文化、語言和產業發展差異極大,政府除了要有更精緻的產業政策外,更要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民眾和企業才能支持新南向政策,這是一個持續且長遠的工作,但因為這是一個新的發展政策,若政府能以對的方法有效率的推動,民眾和企業很快就會有感。


Written by Dr. Chao Yuang Shiang (趙永祥 博士)
Faculty in Dep. of Finance, Nan Hua university
(南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財務管理研究所 專任助理教授)

10- July-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