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阡陌独舞: 中国农村留守妇女
by 邱琡雯, 2016-10-08 10:29, 人氣(1911)

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 平装 – 2008年8月1日

《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以大量的定量统计数据和丰富翔实的定性调查资料,从家庭经济、家庭生产、家庭关系、社会网络、心理感受、闲暇娱乐和自我发展等多个方面全面而深入。地展示了留守妇女的生活世界,对留守妇女群体进行了多元性和多视角分析,并以行动者视角对她们的应对策略和应对行动进行了阐释,希望借此引起社会各界对留守妇女群体的关注和关心。

自20世纪80年代,大量农村已婚男性劳动力外出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现象随之出现。丈夫外出务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家庭收入水平,改善了家庭生活,但因为丈夫在家庭中的缺席,留守妇女独自承担起了农业生产、子女抚育、老人赡养等家庭责任,因而面临劳动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加重的困境。此外,夫妻长期的空间分离不仅使婚姻的许多功能无法得以实现,也使他们的婚姻稳定面临诸多挑战。
然而,作为积极的社会行动者,留守妇女正在以多元化的策略和行动应对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有限的资源空间内经营着她们的留守生活

作者简介

叶敬忠,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社会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干预社会学、发展理论、发展规划与社会问题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主要著作有: 
《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关注留守儿童》、《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参与式发展规划》、《发展项目教程》、《参与、组织、发展》、《农村发展研究(上、下)》、《国际发展项目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发展合作的理论与创新》、《社区发展中的儿童参与》、《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Children'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Processes of Enlightenment - Farmer Initiatives in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吴惠芳,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社会学硕士,2004-2005年在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区域发展规划与管理研究生班学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讲师。主要从事教学、发展实践和科研工作。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农村发展干预与社会变迁、发展规划与发展管理、农村留守人口问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农村制度创新与农民利益研究》等。教学方面,为本科生讲授社会心理学和发展社会学课程,参与编写教材《性别与发展教程》、《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研究介绍
1.研究设计
2.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 丈夫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的现状与所受影响
3.留守妇女的人口学特征
4.留守妇女家庭的经济、生产与决策
5.留守妇女的夫妻关系
6.留守妇女的家庭关系与社会网络
7.留守妇女的心理感受
8.留守妇女的闲暇娱乐与自我发展

第三部分 留守妇女的应对策略与社会支持
9.留守妇女的应对策略
10.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

第四部分 留守妇女群体的多元性
11.不同地区留守妇女的差异
12.不同年龄段留守妇女的差异
13.不同文化程度留守妇女的差异
14.不同留守年限留守妇女的差异
15.有无外出务工经历留守妇女的差异
16.丈夫不同务工情况留守妇女的差异
17.不同分家及居住状况留守妇女的差异

第五部分 不同角色视角的留守妇女
18.外出务工丈夫视角的留守妇女
19.留守儿童视角的留守妇女
20.留守老人视角的留守妇女
21.非留守妇女视角的留守妇女
22.其他角色视角的留守妇女

第六部分 专题讨论
23.全球化技术与留守妇女
24.礼物:在留守妇女和丈夫之间
25.留守妇女与宗教信仰
26.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
27.哺乳期留守妇女
28.跨地区婚姻中的留守妇女
29.“破烂王”的留守妻子
30.留守妇女的互助与合作
31.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围城心理”
32.农村三大留守群体相依为命
附录
参考文献

序言

自20世纪80年代,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其中大量的农村已婚男性劳动力外出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现象随之开始出现。学术界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关于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影响的研究,后来关注农民工在城市的各种权利、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问题,仅在最近两年,留守妇女问题才引起一些关注,这比留守妇女现象出现的时间滞后了近20年。


我们对留守妇女问题的关注始于2004~2005年开展的“关注留守儿童”的研究。在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留守儿童属于单亲监护类型,即父亲外出务工、母亲留守在家照顾儿童的情况。在探讨留守儿童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他们的母亲——留守妇女所承受的繁重的劳动负担和沉重的心理负担,这引起了我们对留守妇女的关注。从那时开始,我们一直关注媒体和学术界关于留守妇女的讨论和研究。自2006年11月,我们组成“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课题组,并开始对农村留守妇女展开全面的研究。


本研究在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输出最为集中的五个省份,即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和四川省,各选择了1个县,每个县选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1个行政村,共计10个行政村作为研究社区。实地调研采用了问卷、个案深度访谈、半结构访谈、小组访谈法,完成了每个调查地点的社区概况、留守妇女和非留守妇女的问卷与案例、留守妇女不同相关群体的小组访谈以及县、村干部访谈等,获得了丰富的一手数据和资料。
另外,研究还设计了对在北京市的务工人员的调查,以考察外出务工丈夫视角的留守妇女问题。

本书所呈现的是该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6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研究介绍,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丈夫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的现状以及丈夫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的影响,从人口学特征、其他基本特征、家庭经济、农业生产、家庭关系与社会网络、心理感受、闲暇娱乐与自我发展几个方面全面展示了留守妇女的生活;

第三部分是留守妇女的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分别从留守妇女自身能动地应对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以及外部对留守妇女的支持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四部分是留守妇女的多元性分析,从地区、年龄、文化程度、留守年限、务工经历、丈夫务工情况、分家及居住状况七个维度论述了留守妇女群体内部的异质性;

第五部分从不同角色的视角对留守妇女问题进行了审视,包括外出务工丈夫、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非留守妇女及其他角色;

第六部分是专题讨论,对实地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与留守妇女相关的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课题组成员历时一年半的集体研究成果。在前期研究设计阶段,课题组成员连续两个月讨论和修改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等设计方案。实地调查中我们始终与农民生活在一起,与农民朋友的同吃同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观察、体验和感悟留守妇女的生活现实。在承担着巨大的调查研究任务的同时,课题组成员再一次经历了农村生活的经验与磨炼。

试调查期间,课题组有的成员不适应当地饮食而闹起了胃病,有的被蚊虫叮咬得满身是包、瘙痒难耐;正式调查期间,调查地区都处于炎热的农忙季节,留守妇女白天都在田间忙碌,课题组成员或中午顶着暴晒的烈日或起早贪黑到家中找人,很多时候则是蹲在田间地头或与她们共同劳动中与她们进行交流。实地调研结束后,课题组立即开始了问卷整理核对、录入、数据输出、讨论研究发现、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及讨论与修改工作,在此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有争论、有冲突,但最终使得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更加清晰、更加深入,并实现了达成共识的过程。正是课题组所有成员夜以继日的辛劳才使得我们的研究成果得以及时出版,在此对课题组所有成员的工作表示感谢! 我们希望本书可以全面、深入地展示留守妇女的生活世界,并借此引起社会各界对留守妇女问题的关注和关心。

本研究在揭示农村丈夫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影响的同时,也对相关的社会政策与可能的干预行动提出了建议。希望本书可以为从事农村留守人口研究、农村发展与妇女研究的机构和个人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学术参考;为农村妇女工作者尤其是各级妇联组织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妇女工作实践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制定应对留守妇女问题政策的依据。本研究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将继续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研究”由叶敬忠教授主持,参加人员包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教授、副教授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们是吴惠芳、王伊欢、张克云、杨照、饶静、黄颖、刘娟、辛允星、刘鹏、张亚鹃、潘璐、贺聪志、李春艳、那鲲鹏、安苗、赵勇、赵康、王奕、范旸、孟祥丹、陈世栋、田坤、呼占平、梁振华、刘剑鹏、李伟军。


本研究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CET-06-0118)、中国农业大学“985工程”中国农村政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以及德国EED基金会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我们还要特别感谢在调查过程中大力支持和配合我们的省、县、乡、村各级的干部,尤其是不分白天黑夜、雨天晴天,带领我们走乡串户访问农民的村干部们,也深深感谢尽己所能为我们提供饮食住宿条件的所有农户!

我们真诚感谢接受我们调查的留守妇女、非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外出务工人员、地方干部和村民!尤其要特别感谢和我们真诚面对的留守妇女!在访谈过程中,我们无数次面对留守妇女谈到其留守生活时无法抑制的眼泪,我们的交流是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却因此触动了她们生活的痛处,为此我们感到深深的内疚。她们在巨大的劳动负担和心理压力下,为了家庭的生计独自忙碌且能积极应对多种困难与挑战,在此,我们也向她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丈夫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独自在农村承担起家庭的各种责任,因而背负着劳动的艰辛、心理的沉重和生活的无奈,但她们能以积极的能动性采取各种策略和行动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坚强地支撑着留守的家庭。本书正是希望以《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这一书名来描绘和概括留守妇女的这种生活特征和生活精神。
叶敬忠
2008年5月于北京

文摘

第一部分 研究介绍
1 研究设计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进入城市的各行各业,他们通常被称作“农民工”或“民工”。这种现象,不仅促进了城市繁荣和经济发展,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而且大大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然而,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体制还没有完全被打破,城市并没有给农民工提供可以实现“举家迁移”的条件;而农民工也因为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突破体制的限制实现整个家庭人口的转移,因此,在农民进城务工、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他们家庭的部分成员却被留在了农村,造就了农村独特的“留守人口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在这三个留守人口群体中,‘留守妇女可以说是负担最重、对农村发展影响最大、但受到的关注却最少的群体。
留守妇女通常是指由于丈夫长期在外务工而留守家庭中的农村妇女。她们肩负着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生产劳动和家庭抚养、赡养责任,同时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2000年统计,有2/3的已婚农民工没有与他们的配偶生活在一起。而据《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报道,目前,中国1.3亿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已婚比例为81.7%。从已婚人数中减去举家迁移的人口大约3900万,则已婚流动人口中只一方外出务工的人数达6721万,再以70%男性计算,则留守妇女人数已达到4700万。尽管这可能是一个不准确的数字,但大量留守妇女在农村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2005年6月,《半月谈》发表文章,题为《农村留守妇女心头有“三座山”》,描述了留守妇女“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缺乏安全感”的生活特点,可以说是对留守妇女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沉重的劳动负担和家庭负担使留守妇女的身体不堪重负,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妇女自身的发展。同时,由于丈夫外出务工,接触了新的世界、拥有与留守在家的妻子完全不同的生活,因此夫妻二人在知识、信息、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区别逐渐显现;对于天各一方的夫妻来讲,婚姻就无法实现一些应有的功能,这也使得他们的婚姻面临很多潜在的问题。

留守妇女现象已经引起了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妇联组织的关注。在有些地方,针对留守妇女的一些技术培训或创业项目已经开展,如重庆市璧山县妇联为了提高留守妇女素质,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她们和科协等部门通过街道、镇乡“巾帼素质学校”、村“女性素质学校”等形式,向留守妇女传授种养殖技术。该县还组织广大留守妇女开展“学文化、学科技、比发展、比贡献”的活动,引导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多渠道为她们提供政策信息和技术服务。江苏省徐州市妇联为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确立了三个领域和一系列以家庭创业为重点的致富工程——家庭加工业、现代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流通业,带领农村妇女不出家门实现增收致富。如今,该市各类妇女发展项目已达16890个,编织、串珠、绣花等适宜妇女家庭创业的项目,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安徽省怀宁县妇联推广了小额信贷项目,帮助留守妇女实现科技创业致富等。然而,这些措施远不足以解决留守妇女所面临的纷繁复杂的问题。

發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