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村莊治理中農村婦女的“隱性權力”--基於許家山村的個案研究
by 邱琡雯, 2018-01-24 18:26, 人氣(1425)

摘要:村民自治是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推進器,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有效途徑。占農村人口半數以上的農村女性作為農村社會建設的主體之一,她們積極的政治參與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農村社會發展,同時也有助於推進和完善基層民主自治建設。“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的主流制度範式使得農村婦女生活在農村特有的文化中,傳統社會下的農村婦女一直以“屋裡人”身份自居,活動空間也只限於家庭。公共生活領域似乎成為了男性的朝堂,男性在場的時候,農村婦女更多的是沉默,沒什麼權力而言。隨著現代化社會政治經濟水準的不斷發展,農村這一主流結構範式似乎也在悄然地發生著改變。在筆者調查的村莊發現,在被認為是父權、夫權占支配地位的家庭中,卻有那麼多妻子當家的現象,村莊男性缺位時,閒適在家並在經濟上依附於男性的農村婦女卻漸漸獲得支配性的家庭地位,農村婦女的活動與社會交往範圍也在不斷擴大。農村婦女在家庭中的主導作用越來越突出,女性也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自身權力的增長,農村婦女在家庭生產生活與社會交往的過程中日漸突出的主導作用,無形之中已經滲透並影響到了村莊公共治理層面。農村婦女表現出一種強大的後臺的影響力,這股潛在的力量本身模糊又不具有確定性,卻又實實在在的影響著村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隱而不顯卻又讓人們感受到這股潛藏在日常生活背後真正控制整個家庭生活與社會交往的龐大力量,並對以農村男性為主導的村莊權力結構提出了挑戰。然而,以農村男性為主導的情理規範使得當今農村婦女並沒有完全跳出傳統父系制的桎梏,以“男尊女卑”為核心的傳統不平等思想嚴重束縛了女性的思想與行為自由,經過傳統社會下男性主流文化的長期教化,“男強女弱”的性別分層在男女意識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因此在實際生活中的“大面兒”上農村婦女依舊遵循著父系制度的各種規範和等級秩序,維護著男性的地位與權威。她們只是以一股潛在的影響力在起作用,慢慢地經營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漫過父系制的條條框框。筆者將這股看不見的龐大影響力歸結為農村婦女的“隱性權力,並通過建構農村婦女“隱性權力“這一概念,嘗試對農村婦女的相關行動策略進行概括。本文根據對大別山腳下許家山村的調查,試圖從實踐理論的視角觀察生活家庭、社會關係層面下的的農村婦女的日常生活與社會交往,分析農村婦女“隱性權力”的來源、特質及作用機制,進而挖掘在父權制度主流範式下農村婦女“隱性權力”如何一步步影響到村莊公共治理層面?處於從屬和不確定角色的農村婦女具有怎樣的行動資源與策略?以及他們的行動邏輯是什麼?進而從中探尋農村婦女“隱性權力”對於鄉村治理改革的意義。

 

發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