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入信の社会学:その現状と課題
by 邱琡雯, 2016-07-17 12:06, 人氣(1448)

伊藤雅之(1997)入信の社会学:その現状と課題」日本社会学会『社会学評論 』48(2), 158-176

Conversion一詞在社會學、心理學、宗教學的定義都不同,本文採社會學「入信」一詞,日文「回心」較重視教主或宗教特異人士強烈的宗教體驗。1960年代之後,美國入信心理學的發展,大多以新興宗教教團為對象,不太強調神秘體驗,而是重視信徒對特定教團的歸屬過程,並非鎖定教祖教主或宗教特異人士,而是針對一般信徒。

Machalek and Snow(1993)提出影響入信的原因有個人因素(分成肉體、心理、社會屬性)與狀況因素(分成個人生命史及社會變動、微觀/中階/巨視狀況)兩大類。Richardson (1985)指出入信研究的兩大典範:

()把信徒視為被動者,入信特徵是突然的非理性的,因外部強力的作用而入信,當事人無法自我掌控,入信後脫胎換骨享受新生。譬如,洗腦論或剝奪理論(deprivation theory:社會上或心理上處於被剝奪狀態的人,尋求宗教上的補償)屬之。

()把信徒視為主動的探求者(seeker),具自我意識及自律能力,追尋有其意義和目的,他們在複數的教團間進出徘徊,合理詮釋自我宗教追尋的歷程,持續相信並與教團不斷交涉,學習教義加以實踐,最後成為信徒。統和兩種觀點是否可行?伊藤以「教團的存在為前提,伴隨基本意識變化的自我變革」,並配合信眾的生活史研究方法,定位信眾是宗教的探求者。


最廣為引用的入信模式是 Lofland  and Stark( 1965)研究美國統一教信徒入信過程的七大要件及過程。

研究方法: (1)親自訪談當事人,回溯自己過往的生命史,不能只仰賴教團刊物中登載的內容,那是經過教會編輯塞選過的。值得注意的是,當事人信之前的生命史已非具體還原,是當事人信仰後重新詮釋過的生命史。(2)除當事人外,周遭的親友或重要關係人也應訪談,避免聽信單一訊息。

伊藤強調,必須關注信仰之所以持續的原因,而非僅止於入信階段,這也是本文的立場,故在問卷中列出該項目。

 

發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