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宗教學與神學的立場差異
by 邱琡雯, 2016-09-07 11:46, 人氣(2571)
 
宗教學與神學的立場差異
 

于君方 教授                             ◎本文刊載於第四期青松萌芽18-23

 

宗教學在美國是比較新的學科,一般設於西元一九五○、一九六○年以後。在美國,此系皆設於大學的文學院內,並授有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宗教學與神學不同。神學是很古老的學科,而神學院在美洲大約也有三百年的歷史。因為美國以基督教立國,所以著名的大學,如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這些所謂「常春籐」名校,都是以神學院起家,專門訓練牧師及傳教士,後來才增設其他學科,成為綜合性的大學。但後來,大學就完全和神學院分開,二者的課程、教授、學生都不同。

神學院也研究宗教,所開設的課程除了基督教本身的教史、聖經等,也請宗教學者講授其他宗教的相關課程,尤以印度教及佛教的課程為多,這些課程則多被列入世界宗教或比較宗教的範疇。
 
宗教學和神學的研究方法有何不同?我們可以下例說明二者間最大的差異。神學院的學生會說:「耶穌是上帝的兒子。」而宗教學者則會說:「根據基督教的信徒所說,耶穌是上帝的兒子。」這二種答案所代表的意義就不同了。因為神學主要的目的,是要用最好的辦法向人宣揚基督教的教義。所以當他說「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時,它是不可置疑的真理。他們可以對「上帝」一詞作詮釋,或解釋「耶穌」是誰,但不會在基本的信仰上提出任何疑問。不僅如此,他們在研究其他宗教時,也會採取價值的判斷。
 
相對地,研究宗教學的學者,不會使用「真的」或「假的」這種具有價判斷的語詞,他們會說:「基督徒說:『耶穌是上帝的兒子。』」而不會說這句話對或不對。所以,宗教學是以比較客觀的立場,設法了解宗教,而不作價值評斷。
 

〔宗教學研究的二種路徑——「圈外人」與「圈內人」〕

宗教學採用兩種研究路徑:一是圈外人etic,即客觀地,非信仰者的立場;二是圈內人emic,即雖非信徒,但盡量設身處地站在信徒的立場。所以,研究宗教學要同時從這兩個角度,盡量去了解某個宗教的起源、發展、演變,還有它內在的信仰。

站在「圈外人」的眼光和立場,可以透過語言文字去研究該宗教的經典,然後再從史學、考古學、社會學、藝術史等不同角度,去尋找這個宗教的發展過程。
 
同時我們也必須了解這個宗教的背景──當時社會及文化的變化等。如歷史、政治、經濟的演變。因為宗教和文化有很密切的互動關係,所以往往一個偉大的宗教家,會對他所處的文化和社會產生影響。不但人可以影響社會,同時社會也可以影響人和宗教。例如:佛陀在公元前六世紀開悟,他說的法對當時印度的種姓社會即產生了影響;而一個宗教成立後,即使已有自定的制度,也不能不被它所處的社會、文化所影響,因為它畢竟是由人組成的團體。
 

其實,所有的社會學者、人類學者都會使用「圈外人」的角度研究,但是研究宗教學時,只用這個角度是不夠的,因為它只能看到宗教的表面。宗教之所以能夠感動人,使人它生,為它死,甚至奉獻生命等等,這當中一定有它特別的精神、理想和境界吸引著我們。

關於這一點,音樂、藝術、文學和宗教有某些共通處,但宗教可能比音樂、藝術、文學更偉大和高深。因為除非我們設法進入那首歌、那張畫、那首詩,或者那本小說、那部電影的境界,真的有體驗、感受,否則只是作外在的、技術上的形容。

譬如:研究作曲者是誰,這張畫是油畫還是水彩畫,是用什麼方式畫的,或這首詩是史詩還是抒情詩等等。若只作這方面的研究及分析,一定無法掌握這首詩歌、這張畫吸引人的特質。

所以,研究者一定還要用「圈內人」的角度來研究,設身處地將自己變成宗教信仰者,去體驗、感受他們的宗教。因此,要真正了解一個宗教,一定要同時以「圈外人」、「圈內人」這二種路徑的方法進行研究。

 

  結語

從以上的方法中可歸納出,歷史、文獻、田野調查是研究宗教學時不可或缺的三要素。就如研究民間宗教的美國學者歐大年Daniel Overmyer說:「從事宗教研究一定要用新的方法──必須結合歷史、文獻、田野調查。」我在作觀音信仰研究時,就已經採用此方法。

事實上,要作全面性的調查,除了文獻分析外,還需結合歷史和人類學的方法。但在過去,三者的研究都是分開進行的。歷史學家只管跑圖書館,不注意現在的實況;人類學家就住在他要研究的地方,如村莊或團體裡,而不管歷史及文獻,所以他們看到的都只是其中的一面。如果要作全面的調查,一定要三者結合,才能得到較具體的成果。    

發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