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女冠、女仙與唐代社會
by 邱琡雯, 2018-07-22 07:14, 人氣(1605)

女冠、女仙與唐代社會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91/碩士/人文學門/歷史學類
研究生:郭雅鈴
指導教授:黃清連
     南北朝道教的大匯合帶來了道教發展的契機,楊隋及李唐統治者的崇道更推波助瀾,使道教在隋唐時期邁入鼎盛。唐代道教受統治者所尊崇,引起中上階層的官僚投帝王之好,或是自身加入崇道的行列,與道士女冠互相來,神仙道教盛行於唐代社會。

  唐代各時期政府對於佛道兩者管理機構的轉變,呈現出佛道二教與唐代皇族間親疏遠近關係。唐代初期,僧道事務由鴻臚寺掌管。武則天藉由佛教鞏固其政治地位,為提升佛教地位,掌管僧尼事務的機構,從鴻臚寺變成禮部祠部司。但武則天仍依循李唐皇室尊禮道教的原則,將道教轉由吏部司封郎中掌管。開元時期,玄宗一再追尊老子,甚至將道士女冠轉至崇玄署,隸屬宗正寺。中唐以前,道士女冠都是由管理皇族事務的兩機構:吏部司封郎中與崇玄署所掌管。德宗、憲宗以後,僧道全歸功德使管轄。從唐代各時期的宗教管理機構變遷,可以略見佛道兩教的地位及其與皇室的關係。

  本文蒐集唐代女冠的史料共一百二十九例,依時間先後,探討以下幾項課題,包括:女冠的入道原因,大致可分為幾種:(1)因慕道入道者,數量最多,且分佈於唐代各個時期。(2)因寡入道者,主要集中於唐代後期,這現象應與中晚唐社會風氣的轉變密切相關。(3)病亟入道,呈現出道教與疾病醫療的關係,道觀似乎成為唐代社會上養病祈福之所。(4)追福入道者,主要集中於皇室之間,反映唐代公主為去世的皇室成員追福入道的情形。(5)年老無依入道,大都出現於宮人階層或是妓女階層。(6)因身份轉換而入道,大都與皇帝的個人愛憎密切相關。(7)因家庭因素入道,反應出婚後婦女遇到家庭上的困境,不論是與舅姑、正室、丈夫之間的相處出現問題時,女子選擇投入道教,以解決或是逃避其所遭遇的困境。呈現出唐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遇到困境的處理方式,入道成為女冠似乎是一種解脫的方式。

  本文蒐集的女冠史料,或因限於史料性質與來源,大部分女冠的身世背景都是中上階層。觀察時代的變化可發現,越至唐代晚期,官僚妻女入道的情形愈多。這個現象與唐代後期中上階層的婦女改嫁風氣減弱有關。
  唐代前期以未婚入道者居多,後期婚後入道的婦女數量增加,其中包括許多守寡婦女入道的情形。守寡的婦女在中晚年參與道教,其個人的宗教信仰影響範圍擴至子女,導致子女因家庭因素而入道的事例增多,甚至影響至孫子,在唐代形成以道教為家族的宗教信仰。根據已婚婦女求道的史料記載,大都呈現出丈夫與舅姑阻止女子修道的情形,這與已婚婦女修道所遇到的困境有關。時人雖強調婦女可於婚後修道,但仍不可因修道而忽略婦女的職責。

  唐代社會崇佛風氣仍是高於入道,就已知史料而論,婦女因寡入佛者的例子仍多於入道。守寡的婦女入佛成尼之後,卻也有改其佛教信仰投入道教的情形。唐代後期因寡入道的婦女數量比唐代前期為多,似與中晚唐婦女改嫁風氣減弱,及李唐皇室大力支持道教密切相關,使得唐代中晚期守寡婦女信奉道教的風氣轉盛。

  女性修道者將女仙視為是其目標,女仙與女冠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本文從幾個方面討論《太平廣記》的唐代女仙傳,包括:(1)時間地域:在《太平廣記》中的唐代女仙傳,時間大多集中在玄宗時期與中晚唐時期,這個現象與資料來源有關,也與唐代道教發展有關。《廣記》的唐代女仙傳的地域分佈,或出現於女仙崇拜的洞天福地,或是散佈於各地,並無集中某地區,這個現象可能與仙傳撰者強調婦女可在家修道有關。(2)女仙的身世背景:大多以民間女子為主,此與仙傳的撰述目的有關。(3)成仙條件:A.形貌特質,唐人塑造的女仙異於前代者有二:第一,唐代女仙事蹟中更強調女性從小慕道、好道的形象,甚至描述女子家族之人皆好道,且支持其信奉道教的情形。第二,隨著時代環境變遷,唐人特別將容貌美麗視為女仙的特徵,即使是民間女子修煉成仙者也都強調其容貌美麗,顯示女仙容貌成為唐代女仙傳中刻意強調的部分。B. 修煉方式及地點,《太平廣記》中的唐代女仙的修煉以服食與誦經為主,女仙服食大都以植物性的藥草為主。女子多在家修煉,最常出現的修煉方式是誦經,一方面是因為誦經不受環境影響,另一方面,這也是最簡便的方式。在唐代女仙傳中,女子修煉地點較常見的例子是女仙在家修行,其次是入觀習道。值得注意的是,唐代道教似乎不鼓勵女子獨自入山修行。(4)《太平廣記》中的唐代女仙的婚姻狀況,未婚者較已婚者居多,但是唐代後期出現不少婚後入道的例子,顯示道教為宣揚其教義,也期望未婚已婚的女性都能入道。

    在唐代的女仙故事中,較少述及女仙得道或修煉過程,反而出現許多與社會相關的記載,例如,社會上對於女仙得道流傳,或是記載女仙的家庭、婚姻情況。唐代女仙傳更具有社會性與世俗性。
 
 唐代對於女仙、女冠與妓女三者混用的情形非常普遍,主要與三者外在容貌豔麗有關。文人容易於詩文中,將仙、妓、冠三者比擬。女冠與女妓的混淆,除了兩者都是外貌美麗之外,或許與唐代中晚唐宮妓入道有關,再加上李冶、魚玄機、王靈妃等女冠常作豔情詩寄與文人,文人心目中女冠的形象或有所影響,從修真女冠轉為風流怪誕的女道士。唐人對於女仙的嚮往,或因三者美艷形象相似,而被寄託於女冠與妓女。
發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