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位置: 日本文化與社會 > 討論區 > 討論
高松豐次郎的電影文化影響 ( 作業4 : 對台灣有影響力的日本人及其事蹟)
1樓
從1901年到1937年,台灣的電影很大一方面上受到日本電影的影響。因為當時台灣正處於日本的殖民統治時期,所以很多日本電影裡的慣例被台灣的電影製作人所接受。第一部在台灣拍攝的電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豐次郎率領日本攝影師等一行人在全台灣北、中、南一百多處地點取鏡的《台灣實況紹介》。電影內容涵蓋城市建設、電力、農業、工業、礦業、鐵路、教育、風景、民俗、征討原住民等題材。1908年,高松豐次郎於台灣定居,開始於台灣北、中、南部的七大都會興建戲院,並與日本及歐美的電影公司簽約,建立制度化的電影發行與放映制度。1924年後,台北的放映業者由日本請來一流的辯士(默劇旁白),電影放映業愈加彭勃。1935年10月,日本領台40年舉行台灣博覽會,以及隔年台北與福岡間開闢航空通運,這兩件事更推化造就了日治時期台灣電影放映業的鼎盛時期。


個人觀點 過往的殖民地時期,外來人的入住,會有許多文化的交流,結合並且改革影響,也造就日治時期台灣的電影文化有了不一樣的色彩和文化。在殖民地統治時期,一個日本人和他的團隊,到台灣拍攝紀錄片,把台灣的各個方面的產業表達呈現,這就是藝術媒體產業的美麗之處,不受任何政治因素國際不同的影響,也形成現代娛樂媒體的交流文化。

附件
1. IMAG1035.jpg (24 KB)
2樓
服役時,魏德聖在軍中認識一位世新畢業的同袍,聽其終日談論電影。退伍後,因工作上沒有背景與經驗,無法直接獲得電影電視界的錄取。魏德聖在機緣下,翻閱到一篇刊登演員訓練班的廣告,因此前往報名,魏德聖就此開始入行。最初,魏德聖先進入一家小型傳播公司擔任電視節目助理,開始步入影像世界。1993年,金鰲勳籌拍軍教片《想飛──傲空神鷹》,魏德聖擔任該片場記,認識了楊德昌電影工作室人員,因而在工作結束後進入楊德昌電影工作室擔任助理。1995、96年間,日本導演林海象來台拍攝台、日合作片《海鬼燈》,魏德聖獲得機會出任該片製作助理,之後在楊德昌籌拍的新片《麻將》中,又於短期間從場務、助導而升任副導,龐大的工作壓力所伴隨而來的學習機會讓他獲益良多,也為他日後從事電影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我一直覺得自己只是一個說書人而已。十幾年來一直在寫劇本,不斷創造好故事,不斷從文字裡獲得影像的靈感。」魏德聖對於電影的嚮往來自故事,來自劇本的啟發,再透過影像呈現自己對土地、對社會的觀察。

我一直覺得台灣需要一部像這樣子的史詩電影,陳述一個英雄、一個史詩。台灣在很多的國際處境或者是在一個經濟開發的環境方面,都缺乏一個可以追隨的目標。那個目標,往往後來都是把一些政治人物給偶像化到一種奇怪的環境裡面。所以我一直覺得是不是能夠從歷史裡面找到一個精神、一個目標,可以提供一般的觀眾去思考、追隨。


日台比較:
我在台灣民主化、本土化的過程中提出「新台灣人」的概念。呼籲外省人與本省人停止對立。呼籲要拋棄省籍情結。我的想法是,只要住在民主台灣,努力生活,想為社會盡力的人,都是台灣人。
在殖民時期,會有很多不一樣的交流,在台灣中增添了很多色彩,但卻希望自已可以找回屬於台灣人的本質,讓全世界的人更加了解台灣人。
附件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