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位置: 日本文化與社會 > 討論區 > 討論
1樓

嘉南平原本來無大型灌溉設施,早期為旱地,有鹽害、乾旱和洪水的問題,作物種類受限,產量低。為了發展雲嘉南地區的農業,並增加糧食供給量,八田與一在桃園大圳的設計工作告一段落後, 開始調查在嘉南平原興建大型水利設施的可能性。經過了十年的努力,終於在1930年(昭和5年)410日讓嘉南大圳、這當時全亞洲地區第一的水利設施順利通水使用。整個工程完成後,嘉南平原的農業生產量遽增,六十萬農民受惠,每年稻米、甘蔗及雜作的產量高達八萬三千噸,由於貢獻極大,後世尊稱八田與一為「嘉南大圳之父」、「烏山頭水庫之父」。

 

台灣早期主要是農業為主,有了灌溉,再加上徹底的土地改良,嘉南平原原來的洪水、乾旱、和鹽害等三大障礙全部掃除,農民生活產生巨大改變,農作物有了更好的收成,便有能力蓋新房子、提供子女就學等等,對台灣是一大事蹟。


附件
1. image001.jpg (58 KB)
2樓

黃煌煇的水利工程

黃煌煇英語:Hwung-Hweng Hwung19461110),臺灣臺南市人,水利工程學者、專家。科技部「跨國頂尖研究中心-國際波動力學中心」計畫主持人 2013年-2017)

曾任國立成功大學校長、中華民國行政院科技會報委員、臺灣自來水公司董事國立成功大學研究總中心主任與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海工學門召集人等多項橫跨學術界產業界的職務。20151229日接任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主任委員;榮獲水利工程獎,以及養殖專利。

台灣上半年面臨670年嚴重旱象,一場梅雨解旱,前成功大學校長黃煌煇,從事水利、海洋工程研究逾40年,花2年出版《水之禪》,深入淺出解析艱深水知識;他說,水取得容易又便宜,旱象解除還有誰記得缺水之苦?直指台灣人看天喝水心態,是進步最大障礙。

曾說過台灣未來必有大海嘯、也長年批判台灣水價太便宜,導致缺水等議題的黃煌煇,卸下校長職務半年,有感於台灣人水知識貧乏,將畢生研究心血化成淺顯、實用知識,出版《水之禪》一書,穿插實例與故事,推廣讓一般讀者看得懂、全方位認識水。

黃煌煇說,人沒有水不能活,水很重要卻易被忽略,這本書雖僅183頁,卻鉅細靡遺分18個章節詳述水的各種面貌,「熟讀這本書可以救命。」他說,上半年缺水嚴重,旱象一解,卻未見政府或社會團體檢視相關因應對策。

他透露,曾向多名大企業老闆建言,認為工業區萬一缺水,後果嚴重,建議應自行設計儲水設備,卻得到「水是政府的責任」,讓他搖頭,政府不理、企業也雙手一攤,儲水趕不上用水速度,永遠在擔心缺水。

比較日台:
雖然八田與一興建的嘉南大圳是台灣水利設施的先驅,也為當時的台灣農業有很大的幫助,甚至有可能是當時亞洲地區的一大壯舉,而水利設施也從當時開始不斷的持續進步,一直到現今。不過也隨著科技的發展,不論是材料還是技術,現在這個階段總還是比從前進步許多,效用也比之前來得好;而黃煌煇也不斷在研究與開發,使台灣水利設施持續進步,才有人們今天所享用的一切。



 

附件
1. 102569776.JPG (38 KB)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