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位置: 日本文化與社會 > 討論區 > 討論
1樓
馬關條約》為大清帝國日本1895年4月17日(清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在日本山口縣赤間關市(今山口縣下關市)簽署的條約,原名《馬關新約》,又稱《清日講和條約》,日本方面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中方代表為欽差頭等全權大臣李鴻章和欽差全權大臣李經方日方代表為首相伊藤博文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該條約的簽署,標誌著甲午戰爭的結束,並導致中國割讓臺灣予日本,造成往後50年的台灣日治時期。條約中文原本現典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日文原本則藏於東京國立公文書館日語国立公文書館
 
個人觀點:做為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第一個殖民地,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充滿帝國主義殖民政策導向及活動形態。由於日本是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國家,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以現今來看,如果現在還是日本殖民地,或許台灣會比原本還強大。
附件
2樓
台日比較
雖然台灣人並無在台灣簽訂關於台灣的條約,但相對於伊藤博文對台重視,讓我想起這位-蔣中正。
相信大家不陌生,蔣中正的事蹟大家耳熟能想,他帶領著國民軍打遍各戰爭,之後退於台灣,因為他相信著有朝一日能夠反攻,所以將台灣視為最後堡壘,經營著,保護著。他在台的時間與影響力與伊藤博文相較下,遠遠超出,但都是對於台灣的重視,我覺得都是相當重要人物!

蔣中正
蔣首先是反抗清朝,接著是軍閥混戰,而後是抵抗日本帝國主義入侵。蔣歷任大元帥府參謀長、大本營參謀長、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國國民黨總裁、國民政府主席、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緬印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一再連任第一至五任中華民國總統,並連續當選中國國民黨總裁。統治中國近二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附件
3樓
使台灣能夠比清朝時更進步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