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日治時期臺灣學童沙眼防治之研究-以體檢制度、衛生用水及醫療資源為分析場域
by 邱琡雯, 2017-11-19 10:13, 人氣(1954)

日治時期臺灣學童沙眼防治之研究-以體檢制度、衛生用水及醫療資源為分析場域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03/碩士/人文學門/歷史學類
研究生:陳弘傑
指導教授:鄭政誠
關鍵字: 沙眼日治時期初等教育衛生用水醫療資源

沙眼在日治時期是公共衛生的議題之一,雖非法定傳染疾病,但仍引起一定的重視。而學童沙眼問題即是其中一部。沙眼問題涉及病患衛生條件和經濟程度,不論是現代還是日治時期,皆為醫界所知。本文主要以學校體檢制度、衛生用水和醫療資源負擔等三個方向進行討論。

(1)學校體檢制度可謂對學童身體健康的管控和調查,從而有關部門可得知學校衛生上對於沙眼問題的掌握程度。體檢亦為學校衛生實踐的手段,甚至沙眼體檢也成為防治措施的參考防治全臺沙眼的指標。

(2)對學童衛生乃至沙眼的監控,就衛生用水普及方面言,在日治時期推廣衛生用水有一定功效,其中學校水栓普及狀況甚至有時較日本本土佳,足見殖民者推展學校衛生之用心。儘管如此,初等學校方面,以水道水費用觀之,並非每間學校有足夠用水,連學童家庭也未必能充分使用,而當中也呈現臺人和日人的差異。

(3)至於醫療負擔能力,日治時期初等學校設有校醫負責健康事務,可是公學校校醫負擔較重,需負責較多學生之健康事務,且津貼亦不理想。此外,校醫人力配置不適當,都影響沙眼防治的績效。以校醫以外的醫療資源方面,公立醫療資源來說,官立醫院使用者多以日人為主,臺人多選擇公醫,公醫又需處理大量病患,負擔大。一般開業醫師則有藥價高的爭議,箇中原因與臺人和日人在於經濟能力的差異。雖然沙眼防治上衛生用水和病患經濟皆被納入考量,但這兩個部分卻未能對防治進行配合,進而使學童沙眼防治不易,甚至使學校衛生教育落實困難,沙眼成為殖民地的困擾。
發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