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位置: 後殖民文化論 > 討論區 > 討論
後殖民論述對臺灣多元文化教育之義蘊 ( 報告2)
1樓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aiwan

廖千惠(Chien-Hui Liao)

中等教育 ; 58卷6期 (2007 / 12 / 01) , P68 - 85

繁體中文

摘要 〈TOP〉                             
本文由臺灣學術界連結後殖民論述在教育的應用情形談其發展情形。接著嘗試由「再現」(representation)、「差異」(difference)、「混雜性」(hybridity)、「仿擬」(mimicry)、「含混矛盾」(ambivalence)、族裔離散(diaspora)、邊緣發聲與跨越邊界、知識份子的角色等概念,整理引介後殖民論述學者重要的概念觀點。最後,思考其對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的可能義蘊,包括:1.提供多元文化教育釐清自身概念界定與充實理論內涵的可能基礎;2.著重教育歷程裡歷史文化因素對文化互動、身份認同、學習適應之意義;3.對教育系統中權力宰制與抗拒,賦予更複雜靈活的解讀;4.使教育跳脫二元式對立,開展辯證思維;5.批判的應用各種再現形式在教育系統中的象徵意涵;6.鼓勵知識份子跨界流動與多重主體位置的多元文化教育實踐;7.重視邊緣者的聲音進入中心對話,鼓勵開發和參與教育論述的公共領域。
 
並列摘要 〈TOP〉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was to analyze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aiwan. After first introducing postcolonial theory by discussing some of its basic conceptions-including difference, hybridity, mimicry, ambivalence, and representation-the author attempts to rethink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aiwan. To this end he explores some key educational issues as follows. 1. Offer another way to rethink and interpret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aiwan; 2. Discuss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educational context; 3. Explore the metaphors of educational system; 4. Recognize fluxional and diverse subjectivities; 5. Participate and develop the educational discourse.
 
 
參考文獻 ( 80 ) 〈TOP〉
  1. 江宜樺(1998)。當前臺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臺灣社會研究,29,163-229。
    連結:
  2. 周梅雀(2002)。臺灣課程知識處境的後殖民論述。課程與教學,5(3),65-79。
    連結:
  3. 張隆志(2006)。國家與社會研究的再思考:以臺灣近代史爲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4,107-128。
    連結:
  4. 陳建忠(2003)。末日啓示錄:論陳映真小說中的記憶政治。中外文學,32(4),113-143。
    連結:
  5. 楊智穎(2002)。後殖民論述及其對我國鄉土教育課程的啓示。花蓮師院學報,14,233-248。
    連結:
  6. Bhabha, H.(1990).Nation and narration.New York:Routledge.
  7. Bhabha, H.(1994).The location of culture.New York:Routledge.
  8. Bhabha, H.,Malpas S. (Eds.)(2001).Postmodern debates.New York:Palgrave.
  9. Bhabha, H.,Rutherford, J.,I. Rutherford (Ed.)(1990).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London:Lawrence & Wishart.
  10. Hall, S.,J. Rutherford (Ed.)(1990).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London:Lawrence & Wishart.
  11. Kennedy, V.(2000).Edward Said: A critical introduction.USA: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12. Said, E. W.(1994).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The 1993 reith lectures.London:Vintage.
  13. Spivak, G.,Landry, D.,MacLean, Gerald. (Ed.)(1985).The Spivak reader: Selected works of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New York:Routledge.
  14. Young, R.(1995).Colonial desire: Hybridity in theory, culture and race.London:Routledge.
  15. 王慧玉(2006)。Spivak再現理論與其對教育的蘊意。教育研究(高師),14,55-64。
  16. 王慧蘭(2001)。後殖民論述-教育學反思的起點。教育社會學通訊,30,2-6。
  17. 白瑞梅(2000)。國科會專案報告。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18. 吳由美(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19. 吳宗仁(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20. 吳淑慧(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21. 吳毓真(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
  22. 吳聖鵬(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23.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臺北市:擎松。
  24. 李有成(1999)。國科會專案報告。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25. 汪明輝(200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26. 卓佩陵(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27. 周婉窈(2002)。國科會專案報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8. 周婉窈(2003)。國科會專案報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9. 林可薇(2000)。評邱貴芬《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史學會刊,44,53-56。
  30. 林承穎(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31. 林柏州(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32. 邱莉雯(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
  33. 邱貴芬(1998)。國科會專案報告。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34. 邱貴芬(1995)。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臺灣身份/認同政治。中外文學,23(11),141-147。
  35. 邱漢平(1999)。國科會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36. 金尚德(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37. 姚源明(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38. 范信賢(1999)。從後殖民觀點談學校本位課程。北縣教育,30,28-31。
  39. 范信賢(2000)。教師身分認同與課程改革:後殖民論述的探討。國教學報,12,275-287。
  40. 夏春祥(2001)。國科會專案報告。臺北市: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
  41. 翁福元(2002)。後殖民主義與教育研究。教育研究,103,88-100。
  42. 張冠瑩(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
  43. 張秋芬(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
  44. 張雅淨(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45. 莊靜怡(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46. 許建榮(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47. 陳仲丹(譯),巴特•穆爾-吉爾伯特妒,Bart Moore-Gilbert)(著)(2001).後殖民理論―語境實踐政治.南京:南京大學.
  48. 陳明和(2005)。從後殖民女陸主義的觀點探究東南亞外籍配偶在臺社會適應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9,143-171。
  49. 陳姿伶(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50. 陳香如(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51. 陳瑞樺(譯),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著)(2005).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市:心靈工坊.
  52. 陳震(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53. 單德興(1997)。國科會專案報告。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54. 彭雅君(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55. 游任濱(2002)。斷裂與廣舊中的呼喚―紀念攝影集中的國族認同。傳播文化,9,37-59。
  56. 游鑑明(2000)。國科會專案報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7. 馮品佳(1997)。國科會專案報告。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58. 黃玉蘋(2002)。薩伊德(Edward W. Said)後殖民主義初探及其在教育上的啓示。教育研究,10,125-135。
  59. 黃志順(2001)。邁向教師作爲實踐主體的身份認同:「後殖民論述」的反省。國民教育研究集刊,7,311-342。
  60. 詹念峰(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
  61. 廖千惠(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
  62. 廖志恆(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63. 廖炳惠(2000)。國科會專案報告。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64. 廖炳惠(1998)。國科會專案報告。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65. 廖朝陽節譯(2002)。播撒民族:時問、敘事與現代民族的邊綠。中外文學,30(12),74-96。
  66. 廖朝陽、簡瑛瑛主編(1997)。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臺北縣:立緒。
  67. 劉湣梃(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68. 蔣淑貞(1999)。國科會專案報告。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69. 蔡佩如(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70. 蔡清華(2001)。國科會專案報告。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71. 蔡源林(1999)。薩伊德與《東方主義》。東方主義,導言,1,1-11。
  72. 蔡源林(譯),Said, E(著)(2001).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縣:立?文化.
  73. 賴世榮(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74. 謝若蘭(2006)。土地與記憶―從「懷坦吉條約」談原住民認同與權利。臺灣國際研究季刊,2(1),129-161。
  75. 鍾佳玲(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
  76. 羅秀芝(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美術學系。
  77.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78. 蘇唯鳳(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
  79. 顧瑜君(2004)。知識經濟趨勢下邊陲地區弱勢教育工作者專業發展之策略。教育研究資訊,12(1),3-27。
  80. 顧瑜君(2006)。談教育工作者如何正視新弱勢群體學生處境。教育研究月刊,141,37-49。
▼展開全部
被引用次數 ( 3 ) 〈TOP〉
  1. 黃憶潔(2013)。義務教育下原住民族教育的憲法建構與檢討。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學位論文。2013。1-164。
  2. 吳姿瑩(2015)。國小綜合活動教科書中新移民形象之後殖民觀點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5。1-127。
  3. 陳思尹(2012)。國小社會教科書族群議題之分析-後殖民論述觀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2。1-21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