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萬千信徒成就佛光山 星雲大師堅持「非佛不作」
by 趙永祥 2015-03-21 02:05:36, 回應(0), 人氣(1122)


萬千信徒成就佛光山  星雲大師堅持「非佛不作」

【人間社記者 陳德啟 大樹報導】 
    
     Date: 2015-03-20
  • 圖說:大師與參加信徒香會的大眾接心。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 圖說:大師與參加信徒香會的大眾接心,由慈惠法師即席台語翻譯。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 圖說:大師與參加信徒香會的大眾接心。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 圖說:大師與參加信徒香會的大眾接心。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 圖說:大師與參加信徒香會的大眾接心。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 圖說:大師與參加信徒香會的大眾接心。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 圖說:大師與參加信徒香會的大眾接心。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

「感謝大家為我的生命注入許多營養,大家要行三好,創造世間的真善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3月20日在「信徒香會」中感恩與期待的表示,並分享出家弘法的心路歷程與「給」的人生哲學。

出家77年 弘法無所不「給」

星雲大師於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和香港、金門、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海內外信眾接心,說明「信徒香會」的由來,緣起於77年前的今天〈農曆2月初1〉是他出家的日子,當時連穿的衣服都沒有,還是「半個師兄」〈借師父名義卻跟隨別人出家的師兄〉送了2套衣服。雖然沒幾天衣服就破損,但也用紙糊破洞而穿了2年。

直到得戒老和尚圓寂後,大師的師父挑了幾件給他穿,當時心想「既然穿著老和尚的衣服,就應該要學習其做人的德行」。從此養成任何東西都不會據為己有的性格,什麼都可以「給」人。大師憶及,20歲和師父志開上人離開焦山佛學院,回到宜興大覺寺祖庭時,將身邊所有物品送給同學,毫不留戀。當時的宜興教育局局長就曾邀請大師擔任小學校長,值此弘揚佛法、服務社會的難得機會,大師秉持「做中學」的認真態度接下重任。

大師又分享童年趣事,10歲生日時,母親特別縫製新衣服給他,因逢夏天蚊蟲多,點了蚊香不假思索地置於床邊,一半則放在新衣上面,結果得來不易的新衣就被燒壞,從此也讓他不再執著是新衣或是舊衣。

萬千信徒成就佛光山 堅持「非佛不作」

「佛光山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萬千信徒的成就。」談到佛光山的傳承,大師強調制度很重要,因此成立「佛光山宗務委員會」,32年前即交出住持的棒子,由心平和尚接任,到現在的心保和尚已是第9任住持,說明佛光山信徒不只建寺而已,更致力於文化、教育、慈善等利益社會的工作。

「佛光山的帳目在哪裡呢?錢財在哪裡?」大師幽默的說,帳目都記在牆面上,舉凡佛光山如來殿的牆面、佛陀紀念館「千家寺院百萬人士」碑牆、佛光大學百萬人興學碑牆,均將護持者的名字刻在上面。此外,目前在全世界創辦5所大學、3所中小學,乃至50部雲水書車每天同步開往偏遠鄉間,提供兒童閱讀環境;還有雲水醫院下鄉義診等教育、慈善事業,佛光山堅持「非佛不作」。


建設佛教聖地 重視環保 熱心公益

大師感恩的表示,信徒非常了不起,只希望佛教興隆而不要求名利地位,一路走來,佛光山從無到有,也為社會作出諸多貢獻。50年前大師開創佛光山,不只建設佛教聖地,而且重視環保與水土保持。如今佛陀紀念館不但免費提供停車場、不收門票,更是動用上千位員、義工為遊客服務。年近90歲的大師和信眾一起行菩薩道,大師慈悲又堅定的說:「為佛教,我沒想到要去西方極樂世界;為佛教,要我下地獄都甘願」。現場所有人感動至極,掌聲熱烈響起。

自古以來許多大和尚總會自稱「貧僧」,原不喜歡如此自居的大師,最近感於社會亂象與自己的一無所有,發想其實他也是「貧僧」。因為「一筆字」的所有義賣款項全部作為公益基金,舉辦真善美新聞傳播、世界華人文學、三好校園、卓越教師等獎項。未來將成立國寶獎、青年創業金,以樹立社會領袖與幫助年輕人圓夢。大師勸勉在座者,「財產不要留給子孫,捐出來作公益,因為留德給子孫,比留錢要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