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父母可將財產交付信託 以防兒子不逆
by 趙永祥 2015-04-08 15:24:01, 回應(0), 人氣(734)


父母可將財產交付信託 以防兒子不逆

彭懷真∕中華民國幸福家庭協會理事/聯合報/104.04.07
在南投為了卡債,兒子媳婦帶父母出遊製造意外,殺害雙親以謀財。彰化一位四十歲的男子欠債三百萬,設局讓車子滑落山谷,父親死亡。這些逆倫事件,呈現了各種社會問題。最核心的是:金融遊戲已經動搖家庭倫常,兒子為了遺產、詐領保險金及慰問金做出傷天害理的行為。

怎麼辦?講仁義道德、法律教育、宗教教化等,都未能面對問題的核心,既然兒子要謀財,如何從「金融體系」避免讓謀財者在瞬間得到大筆的錢,是杜絕貪念的重要手段。

假如兒子費盡心機殺父弒母又未被發現,卻只能領到每個月的幾千元,他下手的動機就小了。方法是「信託」!

父母可以將財產信託,把財產移轉給受託的金融機構,指示其依約定方式管理、使用所信託的財產,此時信託財產名義上雖為金融機構所有,實際上是與受託人之財產分開獨立,受託人只能依信託意旨管理及處分財產。老人家可與銀行簽訂信託契約,將金錢交付。假如自己往生了,由銀行依約定按月支付小筆的生活費、醫療費給子女。子女得不到巨額賠償,動手殺人的機率可以降低。

我國早在十九年前即通過「信託法」,也已經有二十家左右的金融機構開辦此業務。但是社會大眾對此業務的認識有限,銀行體系對此也不重視,信託的老人少之又少。

未來如果能結合政府的老人福利輸送,結合縣市政府長青科、律師公會等組成平台,協助有需要的老人將財產信託,然後持續追蹤關懷老人。如此一來,身體虛弱的老人不再單獨面對正值壯年的晚輩,而是有許多人都在幫助關懷協助。當政府社工、民間社會福利組織工作人員、律師、金融專業人員都站在老人身邊時,兒女媳婦即使有非分之想,也不敢下手。

台灣的老人是歷史上儲蓄率最高的一群人,加上近幾十年商業保險快速增長,很多老人都有相當的積蓄,人壽保險的額度動輒幾百萬上千萬。這些老人昔日辛苦買房買地,如今這些房地產值錢了。但是社會的道德快速淪喪,子女在金錢掛帥的時代未必個個有單純的孝心。在鉅額金錢引誘下,家庭悲劇愈來愈多。無數的老人因為還有些錢、有些房地產、有張保單,成為壞心子女媳婦覬覦的對象。

財政部、金管會等都一再提醒金融機構要「善盡社會責任」,照顧在自己金融體系裡的成員是最直接的。這些機構與長期服務老人的組織有效合作,可以避免為了謀父母財而害命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