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經濟全球化的中國正在改變全球地圖
by 趙永祥 2015-06-03 13:26:28, 回應(0), 人氣(1079)


         經濟全球化的中國正在改變全球地圖

                                趙永祥  博士
                          南華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
                                  Date: 2015/06/03

「全球化」古已有之,一部人類歷史其實就是一部全球化的演進史。但「全球化」真正變為一個概念,是上個世紀下半葉以來的事。這一波全球化源自於三個背景或驅動力:一、1944年布雷敦森林體制建構了一套國際組織,包括WTO(世貿)、IMF(國際貨幣基金)、WB(世銀),及一個以美元為核心的金本位固定匯率機制,並有利地推動了全球貿易與投資活動;二、中國大陸1979年啟動的市場經濟改革與開放,引領了全球約一半的計畫體制國家先後加入,與市場經濟接軌;三、1990年代橫空出世的互聯網革命,把天涯海角通過一網全面串聯。

最近(2015年5月中旬)中國大陸總理李克強訪南美,最引人關注的就是與巴西、秘魯共同簽署「兩洋鐵路」可行性基礎研究計畫。「兩洋鐵路」構想由中國領導人提出,連接巴西與秘魯,橫跨南美洲大陸,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全長5,000公里。巴西總統羅塞芙表示「巴方將邀請中國公司參加工程建設」。這不是中國修建的第一條兩洋鐵路,其實更早一條鐵路是橫跨非洲、連結印度洋與大西洋的兩洋鐵路,現已通車營運。非洲兩洋鐵路分兩階段興建,第一段是上世紀70年代,中國為坦尚尼亞及贊比亞兩國修建的坦贊鐵路;新一段是由贊比亞到安哥拉,全長1,344公里,主要在安哥拉的本哥拉鐵路。本世紀初,安哥拉啟動本哥拉鐵路招標,參與競標者有美、俄等四國,均因報價高出中國公司三到五倍而落選。

若依目前現況分析,一定還有第三條「兩洋鐵路」,連絡的是太平洋與印度洋;但準確的說法,第三條應該是「三洋」鐵路,即是中國正在號召發動的「一帶一路」中的亞、歐、非高鐵網大計畫,連結的是太平洋、印度洋跟大西洋。

中國這三組重大建設:

一、已建成的跨洋鐵路大建設

二、將開工的跨洋鐵路大建設

三、擘劃中的跨洋鐵路大建設,

意謂著中國正在重繪全球地圖,展示了全球化的一種另類方式:

「經濟邁向全球化的中國方程式」。


這三個背景與驅動力,乍看性質迥異,難以類比,但究其本質,其全球化意義別無二致,即「去人為障礙」,這些障礙不外來自體制的殊異及政策的設置。不妨將這一類的全球化稱之為「全球化1.0」,世貿組織的杜哈回合談判、國與國之間的自貿協定,及美國主導推動的TPP、TTIP,中國主導推動的RCEP及FTAAP等均屬之。

有趣的是,中國除了參與推動「全球化1.0」,還另闢蹊徑,以另類方式打通排除另類的全球化障礙,即不是人為的障礙而是自然的、地理上的障礙。如以任督二脈為喻,則全球化的「1.0」與「2.0」打通的,分別是全球化的任脈與督脈。中國在非洲的兩洋鐵路、在拉丁美洲的兩洋鐵路,及覆蓋於亞、歐、非三大陸上的「一帶一路」三洋鐵路,都屬打通全球化「督脈」的「2.0」。

打通「督脈」的「全球化2.0」不只是鐵路,還可以是運河。中國去年底在尼加拉瓜動工開鑿的尼加拉瓜運河,與上世紀的巴拿馬運河一樣,都是聯通兩洋(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大運河。最近盛傳已簽署協議的泰國克拉運河,則是聯通太平洋與印度洋間的兩洋運河。稍早還有傳聞,由於蘇伊士運河面臨了太窄、太淺的困境,相關國家打算開鑿一條與原運河基本平行、卻更寬更深的新運河,以更方便地聯絡印度洋與大西洋(通過地中海),如傳聞屬實,很大機會亦跟中國有關。

如此一來,全球五大洲、三大洋,將可因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及三條兩洋鐵路、三條兩洋運河的興建與開鑿,獲得全面的暢通,自然及地理的障礙不再是阻礙,這即是在「全球化1.0」(打通任脈)之外的「全球化2.0」(打通督脈)。於是,同時打通任督二脈,就是全球化的「中國方程式」,新世紀的全球地圖亦將因全球化的「中國方程式」而重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