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搶救台灣出口 政院下動員令
by 趙永祥 2015-07-08 13:08:17, 回應(0), 人氣(1083)


搶救台灣出口 政院下動員令
記者吳父鄉、林安妮∕台北報導/經濟日報/104.07.08

出口惡化加劇,經濟部昨(7)日擬妥兩帖藥救命,經濟部長鄧振中表示,短期治標藥方包括加碼出口拓銷活動、強化整廠輸出、銀行雨天不收傘;中長期治本藥方,則要扶植新興解決方案,並重啟「投資帶動出口」,目標鎖定雙印市場。

6月出口表現出乎預期的差,引起行政院長毛治國重視。毛揆昨天指示,經濟部、國發會速提對策。政院初步認為,中長期結構調整比搶救短期更為重要。

毛治國曾在5月出口數據不佳時,邀財經部會討論,當時政院判定,出口衰退原因主要受油價下跌、大陸需求不振影響,預期第3季後可逐步好轉。不過,6月數據開出,出口跌幅進一步拉大,甚至也比南韓僅衰退1.8%還要嚴重,顯示台灣出口「超跌」隱憂。

鄧振中表示,經濟部擬定拯救出口的短期藥方,包括加碼30場出口拓銷活動、強化整廠設備或系統整合輸出、提供出口商融資貸款。針對系統整合輸出方面,鄧振中說,台灣就醫療管理、高速公路E-Tag、都會區腳踏車租借管理系統已紅到海外,不少新興市場都在積極與台灣洽商,待一些國家的政府招標程序完成後,就能公布好消息。

鄧振中坦言,短期藥方很難藥到病除。以台灣一年出口約3,000億美元來看,若出口衰退一成,就掉個300億美元;而一個貿易拓銷團出去,可能也只有數百萬美元的訂單,很難補上缺口。

鄧振中表示,「治標更要治本」,救出口仍有賴中長期方案;首先要扶植新興解決方案,包括智慧城市、雲端、物聯網、大數據、生產力4.0等。此外,更將重啟「投資帶動貿易」的出口方式,並複製到雙印(印度、印尼)市場。

政院官員說,所謂出口結構調整就是要解決「雙集中」的問題,即出口品項過度集中在資通訊產品、出口地集中在中國大陸。目前經濟部陸續在推的中堅企業,強調「以軟帶硬」做系統輸出,都是對的方向,可惜在服務業輸出、電子商務這一塊,經濟部必須繼續用力推。


五大出口市場銷量 全下滑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6月對主要出口市場出師不利,包括亞洲的中國大陸及香港、東協六國及日本,與美國、歐洲等五大市場,同步呈現全面性衰減。

財政部表示,中國大陸因扶植產業在地化政策效果正在顯現,6月出口至中國大陸及香港的金額88.13億美元,減幅超過17%,為各市場中最大。而已經連續17個月出口正成長的美國,6月也首見衰退,單月對美出口金額28.2億美元,年減8.2%。

財政部昨(7)日公布6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受到國際景氣復甦緩慢,主要出口市場需求減緩影響,6月我國在主要出口市場的表現一片慘淡。

以台灣最大出口市場中國大陸為例,6月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88.1億美元,年減18.2億美元,出口衰退最多的產品是電子產品、光學器材、塑橡膠及其製品,與機械、化學品等,單月減幅都在一成以上,塑化產品出口跌幅更超過二成。

財政部分析,五大出口市場表現失利,與全球景氣復甦緩慢有關,連帶出口低迷現象亦非台灣獨有。根據財政部資料,鄰近國家包括南韓、日本與新加坡,今年以來各月出口連續負成長已是常態。南韓截至6月止,今年各月出口均呈現衰退,上半年累計出口年減5%;新加坡已公布今年前五個月的出口減幅亦高達13.2%。

 

銷陸減幅擴大 兩原因
記者吳父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灣對大陸出口衰退逐漸擴大,從年初衰減個位數到6月已擴大到逾17%。據經濟部日前委託智庫分析,台灣對大陸出口衰退可謂腹背受敵,一方面加工貿易模式失靈,又遇上紅色供應鏈崛起。

從台灣出口大陸的前五大產業看,拿去年和2006年比,台灣出口大陸占大陸整體進口的比重,除了電機設備的占比依舊上升之外,其他包括光學製品、化學品、機械設備和塑膠全部衰退。

經濟部表示,台灣出口大陸貨品仍有七成以上為加工貿易形式,但因大陸貿易形態轉變,加工出口生產模式面臨瓶頸,以致台灣出口大陸成長趨緩。

中經院指出,過去十年,大陸出口金額增加約三倍,但加工貿易占出口的比重從2004年的逾五成,下降到不及四成。同樣的,加工貿易類占進口比重,也從十年前的近四成降到26%;代表大陸經濟結構與貿易形態都在改變。

而在外商投資帶動下,紅色供應鏈體系日益完善,以致在大陸的台商,不論是機器設備還是原物料、半成品都直接向大陸當地採購。

據投審會近年「海外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分析報告」,以機器設備為例,受查廠商不論從台灣、或從其他國家進口的比率都在下降,但在大陸當地採購的比重到了2013年已逾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