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佛光山福慧家園第25季共修會-迷悟之間-談得與失與談
by 趙永祥 2016-04-10 21:11:22, 回應(0), 人氣(971)

得與失
文/心保和尚



世間往往是得與失的循環世界,往往覆覆,煩惱叢生,患得患失,苦痛非常。得失之間,有人歡喜?有人悲傷?相信大家有過這種經驗。

大師在〈得失之間〉一文中說到:
「其實,人生的過程,有得有失,得失參半:經商,有賺有賠;事業,有起有落;計畫,有成有敗;比賽,有勝有負;股票,有漲有跌;成績,有高有低;地位,有上有下;際遇,有好有壞。松柏竹梅,必須經歷風霜雨雪,才能茁壯成長;身而為人,怎能要求一帆風順,平步青雲呢?」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可以看到對得失的全然接受。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可以看到得失之間的微妙變化之處。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更可以看到得失的般若智慧。得失之間也是互為關係的,捨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誼;捨得寬容,得到的是心量。人間道理:有捨就有得,有得就有失。
萬法沒有恆常不變;有所求,即會有所落差,自然有所失望,得與失是念頭的轉變。大師的〈得失之間〉一文中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要在得失上太過認真計較,愛迪生因為被打了一個耳光,因而耳聾,所以能夠集中意志,發明電力,創造了人間美好的成就,你想,他的耳聾,是得呢?是失呢?偈云:『麝因香重身先死,蛾因絲多命早亡。』能臣部下猜中主管的心事,也會遭嫉被害。你說,他的聰穎,是得呢?是失呢?
得失,可以說是人類事業上的考驗,不要因一時的得失影響一生的期許。得失是一時的,理想是一生的。
得失!得失!石人奔名馳利,即使得到了全世界,卻失去了民心,又有什麼意義呢?得失!得失!如果人人用來自我檢討,策勵未來有得無失,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事啊!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無住,無所不住。」
日月處於虛空,更能發揮其威力,心中虛懷若谷,更是知其無遠弗屆,我們的心念,也不要有所住,尤其不要執意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那就能心住虛空,量遍沙界。所以,我們可以反省得失之因果關係,切不可有得失之心。
三祖僧璨的《信心銘》中有言:「夢幻空華,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把得失之二邊執著都一齊放下,離於二邊,處於中道,自然是身心自在,法喜安樂。如同二○一五年十月,宜興佛光祖庭大覺寺開光典禮中,中國佛教會會長學誠大和尚,送給 大師的一對字聯:「無我無人觀自在,非空非有見如來。二處不著,二邊不立,即見真章,回歸真理。」在平常日子裡,而處於實際,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主持人:心保和尚(佛光山寺住持) 」
「覺乘法師(妙法寺監寺) 」
「趙永祥居士(南華大學財經系教授) 」
「郭明傳居士(高雄教師分會督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