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趙博士財經分析之157 日本央行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已定調
by 趙永祥 2018-08-08 09:56:49, 回應(0), 人氣(548)


趙博士財經分析之157
日本央行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已定調


日本央行在今年7月底舉行金融政策會議,日銀總裁黑田宣布新政策,今後日銀容忍的長期利率範圍,從0.1%上升到0.2%。市場一度認為,這是日本量化寬鬆(QE)政策將轉為緊縮的前兆,然而從近日日銀介入動作來看,日銀新政策並非是要終結量化寬鬆,而是為了延長量化寬鬆、旨在抑制副作用的一項政策調整。日銀QE管控走向,必將觸動日圓匯率起伏,對我國產業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與央行利率政策皆有重大影響,有必要深入探討。

黑田總裁7月31日宣布長期利率的容忍範圍倍增之後,市場立即測試日銀的底線,短短兩天之內,代表長期利率的10年期公債利率飆升到0.145%,儘管離黑田宣布的新底線還有些距離,但日銀緊急宣布購買近4,000億日圓公債,此舉立即降溫10年期公債利率,當日收在0.115%。從日銀之舉可以看出,儘管黑田宣布新底線是0.2%,但短期內將會壓制在0.15%。

既然日銀企圖壓制長期利率,那為何黑田總裁要宣布放寬利率上限呢?這一切要從2013年黑田入主日銀說起。當年3月黑田上任以後,積極配合安倍經濟學,以貨幣寬鬆政策做為三枝箭中的重要一箭,希望透過向市場供給大量貨幣,達到2%的通貨膨脹目標,擺脫日本90年代以來持續性通貨緊縮問題。

2013年4月日銀投出震撼市場的寬鬆政策,市場稱為「黑田火箭炮」第一彈。日銀宣布每年將從市場購入50兆日圓的政府公債。此舉使大量貨幣流入市場,同時因為公債的購買需求增加,公債價格上揚,帶動市場利率走低,進而促進經濟活動。此外,日銀前所未有地宣布購買股市ETF及不動產投資信託等金融商品,直接活絡金融市場。

黑田火箭炮第一彈帶來了日圓貶值、股市活絡、景氣上揚的優異表現,但通貨膨脹率從未達到2%的目標;2014年10月黑田再射出火箭炮第二彈,將政府公債購買額度從50兆提高到80兆日圓,同時提高股市ETF以及不動產投資信託的購買金額。

到了2016年初,通膨率依舊未達到2%的目標,景氣又呈現停滯狀態,黑田又提出震撼的負利率政策。負利率政策的背景是,日銀原本希望透過向商業銀行購買國債,把貨幣流通到市場上,但許多銀行把國債賣給日銀後,又把錢存回日銀的現金帳戶。為了逼使商業銀行把錢拿出去借貸給企業與民眾,日銀因而宣布將商業銀行存在日銀的部分現金,設定利率為-0.1%。此外,2016年黑田也宣布,為了促進景氣,降低消費者與企業的借貸成本,將致力誘導短期利率為-0.1%,長期利率為0。

2016年的黑田火箭炮帶來強烈副作用。因為對於日本許多地方銀行來說,他們不像大銀行有多元投資管道,收來的存款能夠運用的管道有限,大多是借貸利息收入及購買政府公債等保守方式。2016年以後,地方銀行面對短期利率為-0.1%、長期利率為0的市場環境,購買政府公債或放款都難獲利,存進央行又有負利率問題,結果就是受傷慘重。在2017年3月的年度結算,半數以上的日本地方銀行,在借貸、利息與手續費收入的銀行本業上都是赤字經營。

因此,若日銀不改善零利率、甚至是負利率的金融環境,地方銀行的經營持續惡化,恐怕會引發全國性金融風暴也是黑田宣布日銀將容忍長期利率到0.2%的主要原因。

結語

目前日銀與美國聯準會(Fed)的利率調升理由完全不同。美國是因為景氣好轉,為了抑制通膨與景氣過熱,開始持續性的調升利率,且這樣的升息步調還會再走下去;日銀則是為了修正過度的貨幣寬鬆,以減少副作用,只要能夠舒緩副作用,日銀就會持續量化寬鬆政策,朝著通膨2%的目標邁進。換句話說,美日升息的持續性截然不同,金融基本面的差異恐將進一步影響未來日圓匯率的走勢,值得持續關注。

Written by Dr. Chao Yuang Shiang (趙永祥 博士)

 Faculty, Dep. of Finance, Nan Hua university

 (南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財務管理研究所 專任助理教授)

 08- August- 2018 


***********************************************************************


趙博士財經分析之158 全球景氣要開始吹逆風了嗎?

從2016年全球景氣開始復甦,而中美霸權之爭尚未白熱化,貿易戰的戰火還沒點燃之際,台灣的經濟也跟著這股動能穩定復甦。2017年第3季以來,台灣的經濟已經連續3個季度呈現3%以上正成長,主計處預估2018年第2季仍有3.29%的成長力道,有望連續4個季度維持年增率3%以上的正成長。

不過,下半年的經濟可能會受全球經濟的不確定升溫影響而退縮。外有被美國總統川普點燃的全球貿易爭端,而內有年金改革的初期陣痛對國內消費需求的負面影響,包含台經院、中經院、中研院等國內權威智庫及主計處自己,都預估2018年的經濟成長相對2017年將降速。主計處在5月底時預測,台灣2018年全年經濟成長將降為2.6%。

台灣屬於小型開放式的淺碟型經濟,受國際景氣影響深遠。川普在國際貿易到處放火的行為,不僅讓全球的貿易商如履薄冰,也燒到台灣的出口訂單。原先連續21個月呈現正成長的外銷訂單在6月突然轉負,且中研院也預測台灣第3、4季出口成長將大幅降速,由前兩季超過6.5%的成長率萎縮至不到2%。

此外,全球3大航運聯盟也傳出要在本該是航運旺季的下半年,撤掉1~2條北美航線。在海上,每週將減少3艘8千箱標準貨櫃的船。

不穩定的全球經濟,很自然地反應在全球的製造業上,歐元區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2017年12月達到高點的60.6後,便一路下滑。2018年6月回落至半年低點的54.9,7月則可能因川普與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談成貿易戰休兵,而稍稍回升至55.1。雖然仍在50以上的景氣擴張區間,但可以看到景氣擴張的步調正在放緩。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在7月更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的預測中,先進經濟體在2018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已由先前的2.5%下修為2.4%,到了2019年將降速為2.2%。

而在歐元區,降速的預期來得更嚴重,IMF原先預測2018年歐元區的經濟成長能維持2017年增速2.4%的成長步調,但在最新的預測中,2018年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僅剩2.2%,2019年的經濟成長更將降速之1.9%無法保2。

而歐盟統計局也同樣在7月12日下修對歐元區2018年的經濟成長預測,由2.3%下修至2.1%,並預測2019年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將降速至2.0%,略優於IMF的預測。

雖然先進經濟體將在2018下半年開始遭遇逆風,但發展中國家將有望支撐全球景氣擴張的動能。

IMF維持對新興經濟體的成長預測,2018、2019的經濟成長率將由2017年的4.7%,分別加速至4.9%,以及5.1%。而其中最大的貢獻將來自於印度,隨著國內基礎建設的翻新,以及莫迪政府政權穩定讓改革愈能收到成效,IMF預測2018、2019印度的經濟成長將持續加速至7.3%、7.5%。

受雇報酬成長慢,調漲基本工資能當神救援?

(8/16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開會、8/17 主計處公佈2017年家庭收支調查)

不論是主計處公佈的經濟成長數據,或是國發會的景氣對策信號,每一項數據都在說台灣的經濟正在復甦,但對民眾而言卻是無感。

勞工對景氣的感受,在於口袋裡的薪水有沒有實際增加。本週五將公佈的2017年家庭收支調查,能更好地反映去年一整年受薪階級對經濟成長的感受。

家庭收支調查每年公布一次,從去年的結果可以看到,雖然2016年能反映部分家戶總所得的受雇報酬轉回正成長,但1.4%的年增率不只是四大類型的所得中最慢的,更被同期1.39%的通貨膨脹率吃掉,讓受薪階級的勞工實際的所得成長幾乎沒變,難怪無感。

 
 Written by Dr. Chao Yuang Shiang (趙永祥 博士)

 Faculty, Dep. of Finance, Nan Hua university

 (南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財務管理研究所 專任助理教授)

 15- August-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