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趙博士財經分析之166 政府重要政策作為應要兼具「同理心」與「差異化」
by 趙永祥 2019-01-22 13:06:21, 回應(0), 人氣(569)

     

    趙博士財經分析之166

      政府重要政策作為應要兼具「同理心」與「差異化」


在了解了民眾對經濟復甦無感的原因後,我們認為政府制定政策時,首先要有「同理心」的思考,而在推動政策時,不要像過去一樣一體適用,而應更細緻的採取「差異化」措施。

 在M型社會的發展趨勢下,利用平均數據來詮釋經濟問題的本質,容易誤導真相,也會使民眾「無感」,並抱怨政府官員缺乏「同理心」。所以,政府官員在釐訂政策、宣導政策時,應時時以M型社會為念,多從中低所得族群、金融風暴的受難者、弱勢的中小企業角度去思考問題,才不致引起反彈。企業方面,也應有同理心的思考,在企業獲利、盈餘許可下,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為員工加薪或提高福利,方可降低勞資的對立。

 尤其近幾年,在全球金融海嘯後,「三中一青」─中低收入、中南部、中小企業及青年族群受傷較重,因此提振內需是挽救三中一青困境,非常重要的做法,而提振內需又以擴大服務業的規模,最直接有效。服務業的鬆綁可以帶動大規模的投資,例如長照的產業化,可導入保險基金,衛福部的法規鬆綁可以帶動國際醫療的大力發展,以及金管會對新金融工具的鬆綁,可望吸引國內外投資。因此,未來政策應以投資增加、創造就業機會為服務業主管部會的重要KPI,以鼓勵服務業帶動企業的投資。如服務業全面鬆綁有困難,可以透過專區先行先試,促成投資,如有成效,再擴大至全國。目前金融監理沙盒的先行先試已邁開了改革鬆綁的一大步。此外,一例一休應適度對中小企業,尤其是服務業鬆綁,以緩和中小企業經營調度的成本及壓力。

 至於其他的服務業方面,觀光業對中南部地方的零售、觀光景點、餐廳、中小型飯店的關聯效果極大,擴大觀光效益,容易使民眾有感。但短期內大陸觀光客不來,東南亞觀光客對台灣的經濟效益幫助有限。欲突破障礙,使民眾有感,我們認為一定要有外來的驅動力(driving force)才能打破靜態的均衡、扭轉結構性的停滯問題。如果觀光人數不易增加或持續減少,則政府一定要扮演領頭羊角色,在政策工具調整上,或公共投資上帶頭衝刺,才能激發業界的投資,突破低迷的景氣。而重要的策略包括:增加附加價值,包括提高外人來台消費的金額或停留的天數。或者增加基礎建設,擴大景點的規劃,吸引更多的回頭客。

 尤其在觀光的加值上,台灣的醫療觀光極具競爭力,且可創造龐大的經濟效益,如在醫療簽證的簡化,停留時間及金流上鬆綁,將有可觀的效益。因此,觀光局應和衛福部、內政部入出境管理局、金管會會商,擴大醫療觀光效益。

 除了上述主動權在我們自己的擴大服務業規模外,政府在政策上應有「差異化」作法,透過若干短中期政策支持受「悶經濟」衝擊較大的中小企業、中低收入、青年族群渡過難關,進而提升政府的民意支持度,有了民意當後盾,政府中長期政策的推動才能水到渠成。同時,可考慮結合政府預算和民間企業捐款,成立「青世代希望工程」,協助青年創業,媒合就業。此外,5+2產業創新、新南向政策也應加強在地連結,尤其是和中小企業的發展、青年族群的未來加強連結,如此,才能凝聚社會共識,支持政府的政策。

 最後,政府投資有利於帶動產業關聯效果,使各行各業受利。目前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已開始推動赤字支出,透過政府投資來活化經濟,擴大需求,以協助經濟景氣的復甦及就業機會的增加。行政院也已積極規劃透過減稅、加薪、擴大公共建設,推動公共政策等來擴大內需,值得肯定,但執行力應落實。另一方面,在中美貿易戰方酣之際,積極吸引仍有競爭力的台商回台投資,活化台灣經濟動能,也是很適當的政策。

Written by Dr. Chao Yuang Shiang (趙永祥 博士)

 Faculty, Dep. of Finance, Nan Hua university

 (南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財務管理研究所 專任助理教授)

 22- January-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