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當作假的看,當成真的做
by 趙永祥 2014-10-21 07:10:18, 回應(0), 人氣(761)


■當作假的看,當成真的做

有一位近代的名人,他的太太跟一位洋人到香港同居,朋友安慰他,他卻一點都不難過,反而說:「這有什麼不對,既然有人看上她,就表示我當初的眼光沒有錯,我覺得好的,人家也覺得好。」這位仁兄真是看得開,結果他太太跟洋人同居一段時間後,倦鳥知返,又回來了。他很高興,接風款待她,人家問他:「為什麼你太太回來,你要替她接風?」他回答得很妙:「是我的太太呀!她出去了一段時間又回來了,是我的太太就是我的。這表示我才是她終身相愛的好丈夫,我怎麼能夠不高興。」此公雖然是個基督徒,但是佛書看得多,懂得真假的道理,所以看得開,也放得下煩惱。


若以得失心和執著心做任何事,便不會成功,事情做不大,也做不好。例如大家都有考試經驗,當進入考場,拿著卷子時,假使心裡緊張、著急、怕考不取,第一個題目還沒答完,就顧慮到第二、第三個題目是不是懂;看到有的不懂,就非常洩氣,覺得一定考不好。這是太當真、得失心太重的緣故。因此老師常常告訴學生,考試時不要緊張,應放鬆心情。若會考試的人,一定不會患得患失,考得取最好,考不上也沒關係;考上第一志願固然好,考到最後一個志願也沒什麼不好。人生如夢、如戲,要把它當作假的看,之後,再把它當真的做。以這樣的心態好好的準備考試,你會減輕了心理的壓力,且考得會比緊張狀態所得的成績要高。


就我個人而言,在我四十五歲那年得到博士學位以前,我是學生;得到學位以後,我便和我的教授平等了,我稱他們為博士,他們也稱我為博士。有人年輕時就拿到博士學位,有的人到了晚年才拿到,這兩者是不是不同的名詞呢?不!完全一樣,所以早一點、遲一點沒有關係。何況這是一個符號,是一個假相、假名,有了它當然有某些用處,沒有它,你同樣有你的用處;如果說得不到它,就無顏見江東父老的話,從佛法的立場看,便是愚癡漢的行為了。

 

---本文摘自法鼓山《 禪的生活 》p. 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