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在經驗與意義之間與上帝相遇:談臺灣靈恩宗教意識形態的形塑
by 邱琡雯, 2016-02-06 09:04, 人氣(1767)
 
本文將以臺北靈糧堂青年牧區作為田野調查的對象,企圖討論基督教靈恩運動的信仰價值,及其背後的人觀,而信徒在宗教活動中感受到的經驗與意義,並非本有神聖性與意義,各種對神聖的理解都來自於宗教邏輯背後的意識形態,經驗的意義是來自於意識形態,而非感受到經驗的個體。
首先,本文企圖將重視象徵系統內涵的傳統人類學理論,涵蓋象徵結構如何「被形塑」的過程,感受雖然具有先驗性,但並非每個經驗意義都是神聖的,因而帶入意識形態的討論,且發現近年五旬節/靈恩運動的研究,大多關注靈恩運動的多樣性、人觀與身體感官,較少針對靈恩運動宗教經驗「如何」被賦予意義。

進而,將五旬節/靈恩運動置回基督教傳統的脈絡中,新宗教運動的神學觀念如何與傳統基督教產生差異;且在近百年靈恩運動的歷史過程中,教會逐漸去組織、去宗派化,不重視方言,以及更重視經驗感性、而非神學的理性思考。另一方面,呈現臺北靈糧堂的歷史,不同牧師風格產生不同的教會風格,在1977年開始由周神助轉向,近三十年如何壯大,從獨立教會變成「宗派」,且逐漸靈恩化,如何影響原住民教會,也如何吸納臺灣其他的宗教運動。
但本文的研究焦點主要鎖定在臺北靈糧堂青年牧區,以此為田野調查對象,呈現青年牧區的各樣活動。教會如何透過每年寒暑假舉辦的大型營隊、特會,每週的青年崇拜和小組團契,進而到個人每天的讀經靈修生活,在各個方面影響、灌輸、複習信徒對於靈恩運動人觀的認識。而媒體也是青年牧區善用的媒介,報紙、雜誌、音樂一方面反應青年牧區重視的流行文化,也一方面體現神聖與世俗的協調。

在歸納報導人的改宗經歷時,發現經驗對於運作的重要性。三種類型的改宗者,反應出青年牧區對改宗者的影響力:教會將年輕人視為有思想、能力和意志的獨立人,吸引老基督徒(從小在臺北靈糧堂長大的人)的改宗;教會的活潑、流行和同儕多,吸引老基督徒移民(在別的地方改宗,但因不同因素到青年牧區聚會)的改宗;教會提供的安定感,以及經歷上帝,則吸引新基督徒(在青年牧區改宗者)改宗。即便不同的改宗者處於不同的處境和改宗因素,宗教經驗的真實性卻是所有改宗者的共有的改宗因素。

本文將報導人的主觀宗教經驗歸類為五種類型:說方言、與上帝溝通、財富、醫病與趕鬼釋放,而這五種經驗也體現靈恩運動的人觀。因為上帝的臨在,所以信徒開始說方言,且上帝透過聽覺、視覺與信徒溝通,而上帝是全能的上帝,被上帝臨在的信徒也將體現上帝在財富、健康和成功上的充足,而醫病和趕鬼釋放則體現出外於上帝靈臨在的處境,需要透過被醫治與趕鬼,以繼續維持信徒在上帝靈臨在的狀態。也因此,各樣的宗教經驗事實上都反應靈恩運動強調的「上帝靈臨在」,因為上帝臨在信徒得以有能力、有成功的人生。
但這些主觀的經驗模式,若從客觀的宗教邏輯來切入時:靈恩運動的信徒雖有各樣的經驗,但經驗並非完全由信徒個人所詮釋,經驗的意義被賦予背後是一套意識形態的運作。教會各樣的活動所灌輸的教義,透過信徒的身體體現出來,以不斷印證教義的真實性。看似多樣的宗教經驗及其詮釋,也並非是紛雜的,信徒對經驗的詮釋必須依循教會教義的教導,當教會面臨分裂危機時,便透過意識形態整合教會。所以,靈恩運動看似紛雜的多樣宗教經驗,並非是沒有邏輯和一致性,事實上背後運作一套意識形態,掩蓋了詮釋者和非詮釋者、神職人員和信徒之間對於經驗詮釋的權力的不平等關係
討論
編號標題回應最後發表
463
0
發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