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位置: 日本文化與社會 > 討論區 > 討論
日本人的縮小意識:豆物狂的傳奇 ( 作業2 : 非日本人所寫的日本人論)
1樓

書名:日本人的縮小意識:豆物狂的傳奇

作者簡介

李御寧

  一九三四年出生於韓國忠清南道。首爾大學文學博士。曾擔任〈韓國日報〉、〈朝鮮日報〉時事評論委員、梨花女子大學教授,策劃首爾奧運開閉幕儀式、出任韓國第一任文化部長,現為梨花女子大學榮譽教授。在韓國擁有全30卷的著作集,包含小說、劇本、散文等多數作品。以日文撰寫的著作有《「風呂巾」的日韓文化》、《韓國人的心:恨的文化論》、《青蛙為何跳進了古池》等作品。

譯者簡介

沈文訓

  淡江中文系畢業。日本東海大學進修日文。由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開始接觸日本,學習日本文化。曾旅居日本歷經學習與工作。回到台灣長期擔任日文口譯、日文老師。現為自由工作者。譯有《日本名窯陶瓷圖鑑》等書。

內容簡介

日本人為什麼愛縮小?

擺在辦公室的迷你盆栽,是把大自然拉到身邊作伴。 
一個疊入一個漸漸變小的廚房套鍋,是日本人自古就有的收納智慧。 
御飯糰,是縮小可握在手中的便當。 
大家愛玩的wii是把運動場搬到客廳。 
蒐集一系列小小的公仔,便擁有大大的夢幻世界。 
眼睛看到、手中觸摸的都是令人愛不釋手的豆物(小東西),而且越多越好喔!

平安時代日本才女清少納言說「小東西都是可愛的」,歷經千年,依然歷久彌新。 
日本人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藝術表現、商品,皆想把事物縮小。 
縮小不只是按原寸縮小而已,而是想比原樣更加出色。

本書1982年於日本問世,一上市即造成日本社會極大轟動,與《菊花與劍》並列為日本文化論傑作。

芭蕉俳句、枯山水、盆栽、茶道、花道、劍道、握壽司、懷石料理、女兒節人偶、能劇、石庭、家徽、浮世繪、火車便當、御飯糰、收納盒、隨身聽等…… 
對讀者來說是耳熟能詳的日本文化風貌。對作者來說,則為日本人「縮小」意識表現出的產物。

剖析「小東西」美學經濟的種種感性邏輯。日本人專注「縮小」意識,專注「縮小」的各種變形,悄然內化成文化的精髓,大大影響著當代日本人甚至世界的日常生活、文化創造與經濟運作。


附件
1. getImage.jpg (28 KB)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