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位置: 後殖民文化論 > 討論區 > 討論
日治時期臺灣地方病的調查與防治--以肺吸蟲病為中心 ( 報告4)
1樓
日治時期臺灣地方病的調查與防治--以肺吸蟲病為中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14/碩士/人文學門/歷史學類

研究生:郎咏恩

指導教授:吳文星
 
日本明治維新後,受歐美近代化的影響甚深。在疾病的防治上,以預防和治療作為兩大核心。政府當局透過全面的調查來掌握疾病傳染的情形,再由學界投入研究、了解病因,最後由政府制定相關防治政策。官學互動密切,實為一大特色。同時,強調公共衛生的重要性,重視預防勝於治療,因此透過改善衛生,來降低疾病傳染的可能。為了有效落實衛生政策,而展開全面的衛生教育,透過各種方式影響民眾,以建立現代衛生觀念為主要目標。這樣的模式,成為日本醫療衛生近代化的主軸。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亦受到日本近代化的影響。在面對臺灣未知的風土疾病上,臺灣總督府極為倚重醫學研究者,透過各式的調查、實驗與研究,充分了解各疾病的病因、病源與傳染方式,以求快速地掌握病情,展開對策,遏止疫病的擴大傳染。
本論文以肺吸蟲病(Paragonimiasis)作為探討主題,以其作為代表來觀察臺灣地方病調查與防治的過程及其成效,藉以凸顯地方病防治對策上因地制宜之特性。由於肺吸蟲病是日治時期少數因確切掌握感染原因與傳染途徑而有明確防治對策之疾病,因此從肺吸蟲病罹患的消長進行分析,有助於瞭解官方、民間、醫學界在臺灣衛生改善與疾病防治事業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他們的互動關係。
在疾病防治上,總督府極重視基礎醫學的研究,並且與研究者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使雙方能夠針對不同疾病,有效率地展開行動,加以預防、治療及撲滅該疾病。在肺吸蟲病的調查上,研究者很早就指出新竹地區是肺吸蟲病的主要流行區,研究者以新竹為主要研究地點,積極地展開肺吸蟲的發育史及傳染途徑研究。在經過一連串的調查、假設、實驗與研究後,1915年中川幸庵終於解開謎團,找到肺吸蟲的第二中間宿主。由於寄生蟲病防治上,釐清傳染途徑是有效預防的關鍵要素,因此這項發現對於爾後的肺吸蟲防治實有莫大貢獻;此舉大大振奮臺灣研究群,因而展開臺灣肺吸蟲研究熱潮。在更加積極的調查與研究下,很快的肺吸蟲的發育史與感染途徑便被醫學界掌握。肺吸蟲病的預防對策就此被確立:禁止生食淡水蟹,同時禁止飲用生水。
台灣總督府除了用政府強制力來使民眾遵守相關對策外,亦透過各種方式來推廣衛生教育,強化民眾衛生觀念。《臺灣日日新報》積極的報導刊載各項肺吸蟲研究的新成果,使民眾對肺吸蟲病有相當的熟悉,並且能在第一時間掌握預防要點。而流行地中心的新竹,更是透過衛生講話或學校教師推廣,來強化當地民眾衛生概念。透過這些努力,肺吸蟲病的感染率有效地逐年下降,大部分地區的感染率都能控制到1%以下;少部分地區仍舊流行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徹底落實禁食生蟹的預防方法,其中又以住在新竹山地的原住民族感染較為嚴重。可見民眾衛生思想的與時俱進,是疾病能否有效防遏的主要關鍵。
在學術研究上,1920年代以後參與研究肺吸蟲的人數大幅增加。研究者紛紛以自身熟悉的學科背景切入,針對肺吸蟲所引起的各式症狀展開實驗,尋求治療方式;同時不同學科的攜手合作,也使這段時間的研究成果有更豐富的面貌。可以說,日治時期臺灣的肺吸蟲研究不管在基礎研究或應用上,都有其重要性。
此外,由教授指導學生共同完成論文,也是此一時期研究上的一個特色,顯見臺灣醫學界已有能力培育新生代研究者,並且發展出有影響力的學術社群,使相關研究得以蓬勃發展;而這些人才,恰恰成為戰後台灣寄生蟲學病防治上的生力軍。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