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位置: 後殖民文化論 > 討論區 > 討論
日治時期朴子地區初等教育研究:以朴子公學校為例 ( 功課1)
1樓

作者:蔡牧耕

論文名:日治時期朴子地區初等教育研究:以朴子公學校為例

年號: 2014

出處: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關鍵字: 日治時期初等教育樸仔腳朴子樸仔腳公學校朴子公學校

摘要: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石,而學校是推行教育工作的重要場域,由其是啟蒙時期的初等教育,對於兒童日後的人格發展影響深遠。臺灣的近代學校教育起源於日治時期,而為了貫徹總督府的殖民政策,因此在教育政策上首重於初等教育的發展,與臺灣人關係最為密切的即是初等教育。然而,因為教育目標的不同,臺灣島內與日本本土的教育制度截然不同,有其特殊性。

臺灣教育制度的發展大致上以臺灣教育令的公布和修正作為區分的標準,在初等普通教育機構方面,由最初的國語傳習所,演變為日人就讀的小學校,臺人就讀的公學校,最後將二者的區別取消,一律改為國民學校。而清代即存在的傳統書房也曾經在日治初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朴子地區由於開發較早,從清朝末年以來就是嘉義沿海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不僅商業發達,文風也很鼎盛。而一所公學校的設立與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人口多寡有著密切的關係,朴子的經濟型態雖然以農業為主,但自清代以來商業貿易興盛,到了日治時期更開始發展手工業,在產業結構完整的條件下,自然有能力在街上設立三所公學校。

朴子公學校是朴子地區的第一所近代學校,在日治時期朴子地區的初等教育發展上有其特別代表性。因此,本文即以「日治時期朴子公學校」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朴子公學校的成立背景與發展沿革,從相關資料來看,朴子公學校經過日治時期的發展,學校規模不斷的擴大,逐漸形成今日朴子國小的輪廓。此外亦探討當時朴子公學校的教師和學生概況,並從學校的教學內容、生活規範、校園活動來分析日本殖民政府是如何藉由公學校教育灌輸其意識型態。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