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徐霞客遊記》及其紀遊詩研究 ( 作業3)
1樓
作者:劉芬蘭
論文名:《徐霞客遊記》及其紀遊詩研究
出處: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65731513820741353888
年號:2012
指導教授:陳信元
關鍵字:徐霞客遊記 紀遊詩 遊隱 壯遊  自我實現 
摘要:徐霞客遊蹤貫穿一生,在風雨飄搖的晚明,窮其一生,以一介布衣,一己之力,於1607至1640年完成三十餘年遠遊、壯遊的夢想。其晚年,攜一僧、一僕,萬里遐征的西南壯遊,最為精彩。他的旅遊方式以現今的角度來看,為自助旅行的先驅。他的遊記內容廣博、用詞典麗,以日記體例、記載詳實、風土民情為風格,為晚明遊記小品中的大品。
遊記文學的發展,魏晉南北朝開啟遊記文學的先河,唐朝為成熟期的詩人遊記,宋朝達高峰期為哲人遊記,晚明復興期為才人遊記。徐霞客身處晚明旅遊風潮,在晚明旅遊家中獨樹一幟,遊記書寫風格,除受公安與竟陵派「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思潮外,其山水紀實、科學紀遊開啟了學人遊記的先河。徐霞客上承酈道元與柳宗元,下啟科學考察遊記的新紀元,《徐霞客遊記》被視為古代遊記的集大成。他擴展了自中國遊記奠基者柳宗元〈永州八記〉以來的書寫模式,不僅將遊記散文藝術中寫景、敘事、抒情、議論溶於一爐,更加入科學紀實的精神,讓遊記能經世致用也能經世濟民,提升了遊記的實用價值。
從謝靈運的出守或唐宋詩人的貶謫,皆為被動遷移,主動出遊的徐霞客留下的三十八首詩作,多次以「梅花」、「鶴」、「崆峒」的意象承載其詩歌重心。從中不難看出徐霞客的人生觀、對仙界的嚮往、對身處明末政治腐敗而有的「隱逸」之心。徐霞客詩作承續了謝靈運山水紀遊詩描繪景物的自然審美觀;也呼應了南北朝山水詩興起之前的玄言遊仙詩,追求問仙求道的傳統,崆峒、仙鶴的世界就是徐霞客嚮往自由自在,隱世精神,心靈地景的世界。徐霞客心靈的寄託、精神的原鄉、桃花源所在,最後的依歸。
徐霞客的壯遊創造了與其他文人不同的人生路徑,將旅遊提升到生命的最高目標與價值,那就是自我實現。其壯遊與留下的《徐霞客遊記》就是試圖追求更多知識、藝術美感、個人成長與實踐生命意義的生命歷程。他的壯遊使其身心靈得以抽離原有困阨、窒悶的生存空間,環境的轉換、心境的轉變,尋幽踏奇,跳脫原有的生活模式與空間,接觸新的人事物,這種「遊隱」實為隱逸人生,與「山隱」、「漁隱」無異,創造出古代文人隱逸的另一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