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民族文化傳承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研究─以yal lengc (侗錦)為例 ( 作業5)
1樓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67936620520571232582
研究生:劉少君
論文名稱:民族文化傳承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研究─以yal lengc (侗錦)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of the Ethnic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A Case Study of yal lengc (the Brocade of the Dong Ethnic Groups)
指導教授:張駿逸*
指導教授(外文):Chang, Jiunn Yih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民族學系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18
中文關鍵詞:侗錦yal lengc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外文關鍵詞:Brocade of the Dong ethnic groupyal lengcCultural Heritag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傳統與現代的衝突顯得尤為尖銳,如何保護並發展傳統的民族文化,是普遍面臨的議題。
  侗錦產生於侗族的生活中,展現出豐富而精彩的圖案紋樣,強烈地反映了他們對生命、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熱愛和崇敬,同時也滲透著民族文化的樂觀精神、凝聚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侗錦可以說將侗族最真誠的情感表現了出來。
  本研究地域範疇以湖南省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的侗錦傳承區域為主,侗錦傳承區域占全縣面積60%,主要分佈在該縣之西部以及南部百里侗族文化長廊的各鄉鎮。
  作者在通道縣以及周邊的其他侗族地區田調時間前後長達七年,對於通道縣的侗錦進行了具體的收集和整理的工作。立基於這個基礎之上,作者充分瞭解了關於通道縣侗錦藝術的形成背景、產生因素、內外的特徵以及目前的實際情況,同時也深入探討其蘊涵的文化精神、現代價值以及其在工藝美術中的運用。此外,本文也結合織錦文化資源保護的現狀,分析政府與民間所採取的傳承原則與實際方法。
  本研究期許通過對通道侗錦的整理與分析,找出侗錦藝術存在的各種意義與價值,並希望以此引起社會對通道侗錦文化從認識進而重視、從重視進而保護與弘揚。因此本研究透過從政府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入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具體執行層面進行探討,其中主要是探討政府應該如何扮演傳承文化主導者的角色。作者先由戰略層面探討政府對侗錦織造技藝如何保護與傳承、如何制定政策、如何復振,再由戰術層次探討政府如何組織民間所擁有的研習管道、如何強化傳承人與學習生之間的互動狀況、如何開展侗錦的未來等問題。
  本研究最後的重點聚焦於侗錦文創可能性的分析。侗錦展演如何在各項文化體驗活動中展現其潛力,俾便達成藝術生活化的可能性?侗錦文化如何以文化創意產業的型態經營,俾能超越地域性的侷限?當大眾聚焦在文創產品的真實性議題的時候,如何藉之促成族人對於侗錦文化認同的差異性,以及侗錦如何在村寨形成傳承認知的效應?侗錦藝術是否能夠活化通道縣侗錦文創產業的契機,進而提升侗錦文化發展的主體性?
  本研究最終期待透過這樣以學術性的方式,探討侗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與發展現狀,提供侗族在進行適度保護性旅遊與再利用政策的時侯,將這一項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向市場、推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