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線上作業02: 文章閱讀(2選1)
by 趙永祥, 2022-09-15 08:44, 人氣(1237)


文章01

處世錦曩:你所堅持的是原則是偏見

你所堅持的是原則還是偏見?


待人處世的過程中,「堅持原則」本來是正常的,問題是:
你所堅持的究竟真的是原則?還是自己的偏見?

如果對任何事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對的,堅持要用自己的做法。
只管自己,別人的建議和商量,都不願意接受,也不願意為任何人改變,不替別人設身處地著想,到最後可能於人於事都會造成傷害。


你以為這是堅持「原則」,其實不是!

你所堅持的,不過是個人的偏見,這就是「我執」。

堅持原則,是指自己所堅持的,也會為其他人所接受;

不僅現在的人可以接受,未來的人也可以接受,甚至過去也曾經被人接受過,

這才叫做原則。

做人有做人的原則,做事有做事的原則。

做人的原則首先要「保護自己」,可是保護自己並不表示要傷害他人;

考慮自己的同時,也要尊重他人,自己受益,也希望對他人有幫助,

秉持彼此互惠互助的立場,這種原則才是對的。

做事的原則,應該要以大多數人的利益為考量,

如果所堅持的原則是出於自私或為了少數人,或貪圖一時的方便,

這就是偏見,就是執著


但許多人經常分不清到底是「擇善固執」,還是把個人的偏見當成了原則?其實,只要觀察別人對這件事情的觀感,就能判斷出究竟是偏見還是原則。

如果你的想法和做法,讓每個人都覺得受不了、很痛苦,每個人都覺得那是錯的、有問題的,只有你認為是對的,那很可能就是偏見。能夠符合每一個人或是多數人共同的的想法和意願,那才是原則。


原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時間或區域環境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唯一不變的是:一定是為眾人著想,能夠為大家所樂於接受的。

執著偏見的人,就是我執太重。


我執會帶給我們很多煩惱,因為自我意識太強,自我中心太堅固,就會堅持自己的性情或想法,全身如同刺蝟般長滿利刺,「稜角」很多,動則傷人,而無法圓融待人,因無法結善緣,人生就會過得非常辛苦......


所以有人說:

「做人處事要內方而外圓」,

「內方」就是原則,「外圓」就是不傷人及傷他人心。


雖然在心裡有一定的標準,可是當需要變通的時候,也不要執意不變,食古不化。

必須要有一些善巧方便,觀念想法適時地轉一個彎、換個角度,或是多用同理心、柔軟語,這樣才不會讓人覺得你很難相處,事情才容易成就。

時時提醒自己「內方外圓」的原則,也是化除我執的方法之一。

更進一步說,如果我們能夠放下我執,不以自我為中心,任何事情都能看得開、看得淡、放得下,而且能夠包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自然而然就不會有偏見,當然就沒有煩惱

註解:

「我執」之定義:

對於人事物堅不可破的一種個人想法與看法之固執(頑固)態度

後序

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爭;

豁達的人想得開,故不鬥;

得道的人曉天意,故不急;

厚德的人重謙和,故不噪;

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癡;

自信的人肯努力,故不誤;

重義的人交天下,故不孤;

濃情的人淡名利,故不獨;

寧靜的人行深遠,故不折;

知足的人常快樂,故不老。

與大家共勉之 



**********************************************************


文章02: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成功者共通的關鍵特質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201610月號,封面故事:自制力增強計畫

看著有成就者的奮鬥歷程,你的心頭肯定出現過這個困惑:

「一群人在相同的環境、資源下成長,為什麼有的人在各領域都表現得相對傑出、有的人失敗?」科學家也試圖為這個疑問找到解答。


50年學術研究發現,成功者的共通特質是

抗拒誘惑、先苦後樂!

史丹佛大學意志力科學課程教授凱莉.麥高尼格(Kelly McGonigal)在《輕鬆駕馭意志力》中提及,心理學研究為了得知

「能使人生變得正向的因子有哪些」,蒐羅相關資料、扣除受試者的個人特質,整理出二大要素

「一是智慧、二是自制力(自律性)。」


雖然目前沒有研究提出「有效增進人類的智慧」的方法,但值得高興的是,我們從孩童抵抗棉花糖誘惑的研究中,找到了訓練人類自制力的關鍵。

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在史丹佛大學任教時,3個可愛的小女兒先後出生。在女兒們出生前,他一直都做好「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是衝動、不能照顧自己、只圖眼前滿足的生物」的心理準備,但沒想到,他的女兒們表現奇佳,「她們多少都能做到耐心等待自己想要的東西。」

女兒們怎麼會「異於常人」,懂得等待?這個問題啟發了米歇爾的研究,「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會願意等待;什麼樣的情況下,人又會失控?」於是在1960年代,他在史丹佛大學內的賓恩幼稚園策畫實驗,讓幼童試著抵抗點心的誘惑,逐步設計出經典的棉花糖實驗。


「延遲滿足」的行為,與人生成就高低呈「正相關」

據棉花糖實驗的結果,有30%左右的兒童願意「延遲滿足」(delay gratification)。米歇爾進一步分析這群孩子如何等待獎勵出現:有些孩子會故意不看棉花糖、有人哼歌、有人乾脆放空。他認為這些行為的背後,暗含了這群孩子已經逐漸學會各種「自我節制」的策略,藉著讓自己分心、減輕誘惑的魅力。這個研究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學界注意。米歇爾也坦承,一開始沒想過兒童願意等待第二顆棉花糖的行為,和將來的成就相關。直到和女兒幾次的閒聊和觀察,才決定規畫後續長達50年的追蹤測試,以找出延遲滿足和成就的相關性。

米歇爾透過問卷及訪談等調查當時受試者的家長、師長及朋友,發現當初「願意等待」的兒童,長大之後無論是在考試、健康狀況或人際關係的表現,相較於另外一群「不願等待」的孩子們,都來得更好。米歇爾推論,「懂得運用策略來延宕滿足的這群孩子,在未來能夠更清楚自己的目標、也願意為了目標多盡一份努力。」

2009年,米歇爾與華盛頓大學教授莊田佑一,再次組織了一批在認知神經科學耕耘已久的學術團隊,希望透過腦部的核磁照影技術,研究棉花糖實驗受試者的大腦機制是否真的有所不同。結果顯示,那些在學齡前「願意等待」的受試者,其主導控制程序、衝動行為的腦部前額葉皮層活動確實較為活躍;相反地,那些比較不能等待的受試者,腦中屬於比較原始、與快感及成癮有關的皮質下腦區(包括杏仁核和腹側紋狀體)在面對誘人的刺激時,較不容易抵抗。

改變誘惑在腦中的想像,對衝動行為可產生嚇阻力


這些實驗結果震撼了學界。

第一,該研究徹底推翻了「自制力與天生的個性有關、是不可學習」的說法,命運並非由基因決定。我們只要懂得提高前額葉皮層的活動力、抑制皮質下腦區導致的衝動行為,便可以有效提升自制力。

第二,米歇爾重新詮釋了「誘惑」對人類的定義。因為在長期研究中發現,只要「我們可以改變誘惑在心裡呈現的形象,誘惑便不再『誘惑』,」也使得拒絕變得容易,從而找回自制力。

所以,一個人會成功或失敗,箇中差別不在基因、更不會是運氣,而是在於你懂不懂得自我控制、願不願意為了更大的目標而忍耐痛苦、抵抗誘惑,從而真正達到「選你想選的、做你想做的」境界。

「人不能被棉花糖控制,反而是要試著控制棉花糖,」米歇爾提醒,過度忍耐、從不滿足自己的慾望也不對,反而是應該要釐清「我真的想吃嗎?」「我現在可以吃嗎?」等問題,讓自己靜下心來想一想,現在的選擇與決策,究竟是不是深思熟慮後所得到的結果。


結語:人生要走向成功或失敗,決定權其實一直都在你自己。


影片主題: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9pgLqPzLBk&ab_channel=yuchien

(演講者 Joachim de Posada 分享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以及如何用它來預測未來的成功,本片中含小孩們費勁全力克制自己不要吃棉花糖的無價鏡頭)

 


說明

從上述兩篇文章中選擇一則文章進行心得撰寫 

撰寫字數:800-2500

撰寫重點:

至少要有四段,其中需至少有一段是敘述自我本身的生命成長歷程或難忘的親身經歷(幼年時代到目前的成長歷程皆可) 


 
撰寫方式:
文章與影片心得請寫在同一個回傳區內,不要分兩筆上傳

上半部寫文章心得
下半部寫影片心得

文章心得結束時請用下列紅色線影片心得分開
************************************************
回傳時包含兩篇文章心得(文章+影片)在同一筆上傳資料


上傳期限:2022/9/30/21:00 前

線上作業共計1部影片 + 1篇文章(可自由選擇),
超過上傳期限則不受理,該平時成績以零分計




趙博士 合十            

2022/9/15


討論
編號標題回應最後發表
7922
6
7914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