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金剛經》修證體悟之三:持頌《金剛經》可將胡思亂想與執著心空掉
by 趙永祥, 2021-06-23 03:19, 人氣(827)



《金剛經》修證體悟之三:

   持頌《金剛經》可你胡思亂想與執著心空掉

一切法不落兩邊,觀無所有、不可得。空也不執著、有也不執著,兩邊不執著。菩薩摩訶薩要能知、能離諸法。一切法皆空、無所有、不可得。

菩薩摩訶薩真正能夠做到般若波羅蜜多的境界,是能夠知道每一種修行的境界、方法與所得到的現象,都能夠了解。了解了以後就不執著它,所以能知、能離一切法,這就是大菩薩的一種知見。

學佛三十多年來,深深發覺《金剛經》的般若思想,深深的影響中國的南宗禪,尤其六祖惠能大師的主要思想,可說都是來自於《金剛經》。譬如惠能大師所立的「三無思想」,

第一個就是無相為體,

第二個是無住為本,

第三個是無念為宗。

何謂無相為體?

「無相」就是諸法的「實相」,實相就是無相,也就是空相。所謂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就理體上來說的,所以《金剛經》說:離一切相名為諸佛。或稱為「如來」、「真如」。

何謂無住為本?

「無住」就是心的本性,也就是說一切心都是無住性的。所以六祖惠能:「無住者乃人之本性,即於諸法上念念不住。」有所住就有繫縛,無住就沒有繫縛,沒有繫縛就能解脫自在,這就如《金剛經》所說:「若心有住,即為非住。」然而,我們的心要住在哪裡?就是無所住。所以《金剛經》:「菩薩若有所住,即不名菩薩。」那我們為什麼要無住呢?因為法無自性,法無自性,故無所住著,一切法只是隨緣而起,故云無住。所以無住者萬有之本也。《維摩經.觀眾生品》:「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何謂
無念為宗

無念為宗是惠能大師禪法最重要的思想

無念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就是「無所住」,念就是「生其心」,惠能大師當初就是聽到這句話而開悟的。而這三無思想可說都是來自於《金剛經》。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金剛經》的重要性。

我們在觀人生、或者觀修行的境界、觀內心的現象、與內心的外在世界、或者是你在禪修之間所現的一切境界現象,等等一切的法,都能如實的知、也能如實的離一切法,這樣也就是真正的在行般若波羅蜜多了。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若是你能夠讀誦《金剛經》,或者是能夠為別人講者,你的功德是無量無邊。

四句偈是:「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四句偈」。

空身:

空身就是空掉你的色身,去掉我相,就有初果須陀洹的果位。

空心:

空心就是把你胡思亂想、執著的心空掉了,就有二果斯陀含的果位。

空性:

空性就是眼、耳、鼻、舌、身都有見性、聞性、嗅性、味性、觸覺性,你都能把它空掉不去相應、不去覺知一切境,能夠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嗅而不覺、味而不知酸甜苦辣、觸而不覺軟硬堅實,也都能不起意念與之相應,就悟到真的空了。

空法:

空法就是把一切法空掉、無執,就有四果阿羅漢的境界。

在世間上要能知、能離,而出世間是你已經修證到空的樣子、無相的樣子,這就能解脫了,一切業力黏不上你了,眼、耳、鼻、舌、身面對外境你都能自在了,對外境已經解脫了。

對內心裡面所起的這些影相、念頭、潛意識裡面這些害怕的心、或者是境界上好的、壞的都有,都能夠很坦然的去面對它的時候,你就有證到空的樣子,寂靜的體性已經現出來了,或現出來以後,你就有出世間的智慧


萬物在虛空中變,我們說因為虛空是空的,所以萬物能變。


那麼思想觀念是在什麼地方變呢?

佛陀說:思想觀念是在你的本性中變。

本性有如虛空,它是空的;

正因為是空的,所以思想觀念能在本性中生起、改變、消滅。





Written by Dr. Chao Yuang Shiang (趙永祥 博士)
Faculty, Dep. of Finance, Nan Hua university
(南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財務管理研究所 專任助理教授)

23- June-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