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何謂「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by 趙永祥, 2024-04-03 05:36, 人氣(92)



    何謂「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佛教裡有一個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講到「恩」,今天我們接受別人的恩惠,好像是應該的,感恩的念頭都生不起來,這怎麼得了!別人贈送、供養我們東西,許多人連「謝謝」這一聲都沒有,表面的敷衍都沒有,然後才想到這個社會怎麼不遭難!這是忘恩負義。忘恩負義之人,不會有好果報。

這裡面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頗引人深思,這使我們知道佛的教化有深刻的人間性。

《心地觀經》裡說:

四重恩是:

一、父母恩

二、眾生恩

三、國家恩(國土恩)

四、三寶恩(上師恩)


三途(三塗)就是三惡道

三塗是指—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難苦)。

何謂三苦?乃三界中一切眾生所受之苦也。

一、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單指人間言)

二、壞苦(壞是壞滅,苦乃迫惱之謂)

三、行苦(行是遷流不息生死無常之意)


一、四重恩

四重恩是:上師恩、國土恩、父母恩、眾生恩:

1
、父母恩:

一個人來到世間為人,首先是父母之恩。十月懷胎,生養哺育,才能長大成人。養子方知父母慈。到了一定的時候,自會領悟其中的含義。報父母恩,有了這種意念才有和睦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孝順的兒孫。
作為一個社會的人來說,衣食住行無不來自眾生之恩,每個人的勞動都是為了對眾生的報答。報眾生恩,有了這種意念才有人與人的平等關係,互相尊重,互相照顧,建設文明的社會。

2
、國家恩(國王恩)

報國土恩。我們賴以生存的國土是無私的,山川,水土,糧食,礦藏,傳統都是國土對人們的奉獻。使國土莊嚴是我們報恩的職責,也是我們為後輩應盡的義務。

3
、上師恩(三寶恩)

對佛教來說,佛、法、僧三寶使人們取得智慧,證得菩提,獲得解脫,是人們的上師。三寶之恩自不能忘!
佛法僧三寶是佛教徒認為最重要的,但經典裡卻把父母、眾生、國王放在三寶之前,可知一個人如果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眾生的護持之恩、國家的安定之恩,那麼這個人說他竟能報答三寶之恩就很難真實了。

4
、眾生恩:

雲何念眾生恩?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

《勸發菩提心文》說:

“我與一切眾生,無始以來互為眷屬、父母、六親、乃至師友。而彼眾生常為我身作大饒益,或順我志,令我歡喜;或逆我志,令發道意;又能示現一切極苦相貌,令我驚覺,不生貪著,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故眾生恩德亦複無量,不可言說。”

尤其是“上報”這兩字應該記住,修行者若把自己擺在眾生之上,只能“下化”,不能“上報”,就扭曲佛的教化,因為若無眾生護持,不要說修菩提大道,我們連活著都十分艱難呀!真是令人動容的見地! 

吾人需時常提醒自己:

面對眾生,要牢牢記住“上報”兩個字。

一個人明白了做任何事無不是為了報恩,那就真正地、自覺地認識到了自身的價值、位置及生活的目的。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

「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包括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勞動,我必須以同樣份量來報償我領受了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我強烈的嚮往著儉樸的生活,並且常為感覺自己佔有了同胞們過多的勞動而難以忍受。」

要謹記上報四重恩:

三寶恩(上師恩)、國家()恩、父母恩、眾生恩。


文章出處

https://www.edupro.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