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星雲大師看生死(2023/2/12)
by 趙永祥, 2023-02-17 04:53, 人氣(395)



                     星雲大師看生死

 
    人間福報2023.02.12

      






星雲大師出生於戰火瀰漫的年代,一生走過無數次生死邊緣,也曾為多人的生死做過服務。對於生死,大師認為「人生本來就一直在『因緣果報』裡流轉,也在『死亡邊緣』接受考驗。有信心的人,無論生死危亡,一切盡付笑談之中。


實在說,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就等於人晚上睡覺,白天起床,就是這麼簡單。」

大師以自身的經歷,曾在多個場合為大眾闡述生死問題,並對此有獨到見解。本版特別摘要大師的重要論述,與讀者共同見證大師的慈悲與智慧。

文/星雲大師

●生死一如

對於生死的問題,大部分的人都是茫然的,甚至避諱不談。連孔子都說:「未知生,焉知死?」如果知道生是怎麼一回事,自然就知道死的真相了。

人從入母胎、出生、長大、成家、立業、衰老、生病至死亡,這就是生死的現象;可以說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走向死亡之路了。樂觀的人,將死視為一種自然的結果,把它看得淡些,但是這種順其自然的人生態度並不徹底,更不能給人積極向上的作用。有人以為自殺的人是不怕死的,其實那是被苦逼迫到絕路,已經超過死的恐懼,以為死就能解決生的痛苦,而作出愚蠢的行為。這種連生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又怎能說他對死不害怕呢?

佛教對生死的看法,不同於世俗。過去有一個人老年得子,欣喜萬分,一禪師卻在門口痛哭這個家裡多了一個死人。因為事實上,「生死一如」,生的時候就應知道會有死的一天。生死猶如一張紙,只隔一面而已,生了就會死,死了又再生。

佛教以「喬遷之喜」來形容生死,房子舊了必須搬一個新居,衣服破了應該換一件新衣,身壞命終也會賦予另一個新的軀殼。因此,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生死循環,本來就是自然的道理。如宗泐禪師說:「人之生滅,如水一漚,漚生漚滅,復歸於水。」道楷禪師示寂時更說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緣今已足,生不愛天堂,死不怕地獄,撒手橫身三界外,騰騰任運何拘束?」禪者生死,有先祭而滅,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總之,生不貪求,死不畏懼,禪者視生死都是一種解脫。





圖/123RF

●老病死生

人間佛教是提倡歡喜的,因此在面對「生老病死」也要能歡喜。但面對生、老、病、死要如何轉念,才會感到歡喜?

老,雖然有很多的不方便,但由於老成持重,思慮縝密,能夠提供許多良策;因為年老的人,人生經驗豐富,這些都是處世的智慧。

病,就算老年有病在身,也是很自然的事,要學習與病為友、以病為樂。雖然身體生病了,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理要很健康;即使有病,也要像沒有病,做到像佛陀所說的「身苦心不苦」。

說到死,有生必有死,這是必然的法則。佛教對死亡稱為「往生」,讓人感到生命不是死亡就算結束,因為在佛教看來,死亡只是肉體老朽後的淘汰,生命可以依其心念、願力,往生到更善、更美的去處。

信仰淨土宗的信徒,相信往生以後還可以乘願再來,所以「往生」一詞,讓人對生命懷有無限的希望。因此,對於往生,早也好、遲也好,生也好、死也好;因為生了必然要死,死了還會再重生,能夠有此體認,生死也就沒有什麼值得掛礙的了。

雖然,苦是人間的實相,但是認識了苦的真義,我們可以轉苦為樂,可以轉迷為悟,重點是我們要會轉。所以我現在把「生老病死」,改為「老病死生」。因為把「死」擺到最後,意味著生了會老,老了會病,病了會死,死了以後似乎就沒有了,讓人感到毫無希望,人生淒慘,也讓大家都怕死。

反之,「老病死生」的意義就不一樣了,老了會生病,病了會死,死了會生;生了就有希望,就有未來,生了會更好。


我覺得「老病死生」只是順序換一下,但對人生的觀念會有幫助、有貢獻。





圖/Unsplash

●生命在哪裡

生命在哪裡?有時候,我們會看到被斬成兩段的蚯蚓,頭尾各置於一處,切斷後的頭在動,尾也在動,那麼生命究竟在頭部,還是在尾端?經過仔細分析,科學家發現動的不是生命,而是能量,之所以會動,是因為一息尚存,還沒有用完。當有限的能量耗盡時,頭不會動,尾巴也不會動了。因此,生命不在頭部,也不在尾端。

佛教裡「涅槃寂靜」形容得好:不生不死,不生不滅,真正的生命是超越無常,超越無我的。

例如海水波濤洶湧,海面上的泡沫究竟是海水,還是波浪?從覺悟的觀點來看,有風起浪,無風平靜,動亂最終還是歸於寂靜。又好像一杯水,茶杯打壞了不能恢復,但是水依然存在;又好比燃燒的木材,薪薪相傳,流轉不息,所以生命本身不會死。

人類的生命不是出生以後才有,也不是死了就算結束。道元禪師說:「斷念生死者,佛家一大事之因緣也!」如果我們能夠認清這個道理,斷惑證真,覺悟生死同於涅槃的道理,就不會讓生死迷惑我們,而安住於超越生死的藩籬,行於佛道之上,那麼生死對他而言,已經無法產生威脅了。





圖/123RF

●重新認識生命

死亡,你怕嗎?

同樣的,我再問你:回家,你歡喜嗎?

古人說「視死如歸」,死亡就等於回家,回家是應該歡喜呢?還是可怕呢?這是值得我們去省思和辨別了。

在佛教裡,對於「死亡」的看法,認為人是死不了的,人生是圓形的,生死是循環的,所謂「老病死生」,生了要老,老了要病,病了要死,死了又要再生。等於空間有東西南北,你依循著東西南北轉,轉了一圈之後,還是會再轉回來的。就例如,現在我要向東去,從桃園機場搭機前往紐約,飛行十八小時,就可以到達,如果再繼續飛行,也一樣經過十八個小時,一定又是回到桃園;環球旅行,到最後就是回到原點。

人生了要死,死了要生,這是必然的。只是我們人往往愚痴不懂,當一個人出生的時候,全家大小都是給予祝賀:「喔!生了兒、生了女,弄璋、弄瓦了!」其實,生了必定要死,死亡並不是等到要死了的時候才知道,從出生的那一刻就
知道會死亡。

同樣的,死了以後又會再生,既然會再生,人又何必要悲傷呢?所以,對於生死問題的看法,我們要重新估定它在人生裡的價值。

就好像我們的心,有生、住、異、滅。一個念頭生起,還沒能停留,它就變化了、消滅了,緊接著又是另外一個念頭的生起,念念不停。生死也是如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是不停的。又例如,季節有春、夏、秋、冬,冬天來了,還怕春天會很遠嗎?

物質有成、住、壞、空,有了一個空地,就可以建一棟大樓;大樓壞了,有了空地,又可以再重建啊!地球上,多少人起高樓,也有多少高樓倒塌了又再起,不都能看得出生死、生滅就是這樣一個循環嗎?




圖/Pexels




●樂觀面對死亡

人之所以畏懼死亡,就是他不知道死亡以後要到哪裡去;因為沒有目標,所以感到畏懼。假如你知道人死亡了以後,還會再來人間,就不怕了。像我,一再認為我還會再來做和尚,甚至,我也曾經勸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說:「來生,你還是去做主教,我也再來做和尚。」因為我們有這樣的目標,就不覺得死亡有什麼可怕。單國璽樞機主教在癌症末期時,還做了一趟「生命告別之旅」,真正表現了一種樂觀的態度。

此外,我覺得人之害怕死亡,除了不知道自己死了要去哪裡以外,還有一個關鍵,就是把這個身體的器官功能的停止當作是一種死亡,也就是說,有了身體能夠活動叫做生,身體不能活動、呼吸叫做死。這是一般對生死的定義。

但是,從佛教的觀點來看,生命是不死的,他只是以各種不同的形態存在而已。 就像是水,同樣的水,放到冰箱,可以是冰水、冰塊,加了粉,可以變成是布丁、粉圓,蒸發到天空,可以是雲層……水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過。也就是說,雖然外在流轉的形體不同,但是,生命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的,只是因為緣分的關係,到各種空間不同的示現罷了。

所以,我們在生死之前,就等於在移民之前,要先作好準備,了解自己未來的資糧豐富、不豐富。假如說,你在死亡的時候沒有目標,或者也沒有資糧,就好像犯了刑法要充軍,究竟要充到什麼地方、會有什麼樣的遭遇,你都不知道,那當然是會感到很可怕的了。

所以,從佛門來看,我們在六道裡輪迴,假如千千萬萬億億年地追算起來,所有世人、一切眾生,誰沒有做過我們的父母兄弟姊妹呢?誰沒有做過我們的妻子兒女呢?如果這樣一想,其實普天下之人,不管你是哪個種族,不管你是哪個國家,不管你是哪個區域,都是有緣人,都是曾經與我有過關係的。所以,佛教講「因緣」、講「緣起」,大家都生存在「緣起」裡面,緣聚則生,緣滅則散,緣起緣滅;這個「緣」的道理,才是生死的關鍵、生死的中心。

也因此,佛教有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在人間,都叫你要「廣結善緣」。緣結得多了,未來關係就良好;少與人結緣,將來必定到處不便。所以,你信仰宗教、不信仰宗教不是重要,不過,你行善、行惡,你結緣、不結緣,對自己的未來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一句,宇宙間所謂「真理」,都在一個「因緣」裡面,能參悟「因緣」,就能透徹這個宇宙萬有的種種一切。





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往生真義

現代人對於死亡的觀念慢慢在進步,過去人死了叫「逝世」,現在大都稱作「往生」。其實,往生不是死亡的意思,而是生到別處去。

生命就好像時辰鐘一樣,週而復始,死了還會再回來。佛教所說的「往生」一詞,具有很深的意義,主要是告訴我們,生命不是死亡就沒有了,死亡只是肉體老朽後的淘汰;生命可以依業力、願力,往生到更美好的善處去。所以一般修行有悟的人,對於人之生死,看得非常平淡。信仰淨土宗的人更主張,往生以後還會乘願再來,所以「往生」一詞,給予生命改變的空間,讓人對生命懷有無限的希望。

世間上,凡是流動的生命,從此處遷徙到他處,都可以稱作「往生」。如調職換工作,此處的職業告一段落,「往」其他地方就業,維持「生」計;還有移民,此地不適合居住,遷「往」他處居住「生」存。

「往生」是週而復始的開端,不是最後的終點站。就像人走路,後面的一步你不捨棄,怎麼能向前一步?安然往生不是修行淨土宗的人才需要,每個人都須有往生的學習心態;如此,生時能得安然,死時必得大自在。




圖/123RF

●生命的價值與成就

人的生命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一、肉體的生命;

二、大眾的生命;

三、超越的生命;

四、不死的生命。



肉體的生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肉身,人身難得,要好好愛護。大眾的生命,是在群體生活中盡自己的本分。超越的生命,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裡,為別人、為群體、為眾生奉獻所能並且利他。

不死的生命,就是佛教所說的「法身慧命」,生死不住於心,超越了生的苦惱與死的怖懼,了生脫死,不再輪迴於生死之中的永恆的生命。每個人的生命擁有無限潛能,每個人的心,都能決定並且完成他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成就。






圖/資料照片



●人生無量壽

我倡導「人生三百歲」的思想。


但一個人怎麼可能活到三百歲呢?


回想我二十歲從佛教學院畢業之後,便將自己奉獻給社會大眾,一生沒有放過年假,也沒有暑假、寒假,甚至星期假日比別人還要忙碌。從早到晚,沒有休息,除了在殿堂、教室講說弘法、會客談話、錄影外,在走路、下課的空檔,在汽車、火車、飛機上,我都精進地辦公寫稿、看書閱報,每天幾乎分秒必爭。如果以一天能做五個人的工作來計算,到了八十歲,不就是「人生三百歲」嗎?

珍惜時間就是在儲蓄生命,因為生命不能虛度。會運用時間的人,他的時間是心靈的時間,因為他能夠悠遊法界,將生命展現於無限的宇宙之間;不懂得運用時間的人,他的時間受鐘表指針支配,生命的能量渺小有限。

三百歲的人生,在佛法無量無邊的浩瀚中,那也只是一個短暫的理想,我們可以學習阿彌陀佛的無量壽、無量光,將小我的生命融入宇宙大我之中,透過各種服務奉獻,廣結善緣,造福社會,如此個己的精神不朽,也就等同創造了無量壽的生命。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

圖/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