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金剛經》修證體悟之12 執著從何而生?
by 趙永祥, 2023-02-05 04:58, 人氣(461)



           《金剛經》修證體悟之12 執著從何而生?  


執著從何而生?

執著是因不了解事實真相,以為可以得到,這才執著。

若是搞清楚「緣起性空」,曉得原來什麼都得不到,不但身外之物一樣都得不到,連自己的身體都得不到,那還有什麼好去執著?

自然就肯放下,就容易放下。

真正放下了,說老實話,那個真的、永遠不滅的,你才會得到,那叫真正的自己!

真正修行人,外面境界無論加給你什麼樣的侮辱、傷害,全是假的。

他傷害我的名譽,名譽是假的;

他傷害我的身體,身體四大皆空,也是假的。

換句話說,八識五十一心所、十一個色法都不是真的,如夢幻泡影,想想看他能傷害你什麼?

什麼都傷害不到!

你真正通達明了之時,沒有東西能傷害你;

如果你把這個事情放在心裡,你就受了傷害;

你知道全是假的,你就不受傷害。

不受傷害,就成就功德。

積功累德從哪裡成就?就從這些地方成就。

傷害的力量愈大,成就你的功德也愈大,感激都來不及了,怎麼會怨恨別人?

所以對傷害我們的人,覺悟的人是感恩,決定沒有報復。

每遇一次傷害,自己境界一定提升一層,你說怎麼不感謝?

因緣一直在改變,一切都是暫時的現象,當好的狀況出現時,要知道它會漸漸失去,所以不需要太興奮。從另一方面來說,好的現象可以使它變得更好,壞的現象也可能使它好轉,即使再壞的狀況發生,最後也不過是一無所有,但是一切本來就是空的,所以並不要緊。


當我們以無常的觀念為著力點,就會看到萬物的自性都是空的,並沒有任何真實不變的東西,因此佛教說「五蘊皆空」。
既然五蘊皆空,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所生,而因緣所生的東西又是沒有自性的,如此一來,還有什麼苦可言呢?

佛陀未成道前,感受到世間無常、八苦、種姓階級制度、貧富不均等苦的逼迫,令他感到困惑,於是出家修行要找生命真相。

在《金剛經》與《華嚴經淨行品》經典中,佛陀日常的六度生活,最後找到「緣起法」,讓眾生離苦得樂

個人親身例子與慧昭法師分享:

自己曾在2009年7月在一次全國教師生命教育研習營


「與星雲大師接心」課程中

我當場請教星雲大師,


「請問大師,在娑婆世界中,人生如何才能獲得解脫?」


星雲大師回答:

「到底是誰綁了你?無人綁您,你為什麼要解脫?只要您願意放下,不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您就解脫了」


人生應如何解脫?

當天我如醍醐灌頂,當下了知答案就在自己



明白了「緣起性空」的智慧,我們就能夠接受苦而遠離苦,而離苦本身就是樂。
這種快樂並不是吃飽喝足、接受感官刺激或麻醉後所感覺到的快樂,而是讓我們放下一切負擔,並且從這些刺激中得到解脫的快樂,我們稱之為「寂滅樂」。

寂滅樂是滅苦以後真正的快樂,在這種情形下,並沒有相對的苦與樂,而是超越了苦與樂以後的境界。
這是智慧與精神層面的快樂,也是一種清澈的快樂。

簡單的講,在研讀《金剛經》後,有關

心境突破前,我心中是充滿著虛妄和真實的矛盾,

心境突破後,是虛妄與真實的統一。


「應無所住」在佛法術語中就是智慧或般若,

「行於布施」即是修福。

研讀《金剛經》後對「追逐世間功名」與「追求財富」心境自然就會視之如浮雲

研讀《金剛經》自會放下世間讓身心產生負擔的境緣





趙博士 合十

2023/02/05  

抒于 學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