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1. 歐盟央行QE寬鬆量化政策對於整個歐洲與台灣及中國大陸之金融市場會帶來何種影響? ( 2015.01.25文茜世界財經周報/歐洲央行大規模寬鬆貨幣改變全球市場)
1樓

歐洲央行周四(22日)宣佈將注資1萬億歐元,旨在刺激萎靡不振的歐元區經濟。

消息一宣佈,歐元對美元的匯率應聲下跌,同時中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達到10月以來的最大跌幅。顯然,中國方面非常關注歐洲最新一輪的「量化寬鬆」(簡稱QE)政策給中國經濟以及貨幣所帶來的長遠影響。中國的一些經濟專家,紛紛表態闡述歐洲量化寬鬆可能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利弊。

出口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周五(23日)表示,歐洲央行推出新版QE政策,將有助於提振歐元區的經濟,增加外需,有利於中國的出口,並說這是比較積極和正面的影響。但上海市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明棋表示,由於歐盟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歐元貶值對中國出口及歐元區資本來華會產生不利影響。

在香港的中國政治和經濟學者張煒則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分析說,其實這兩種觀點和可能性都存在。首先,一個國家發行的貨幣量當然會影響貨幣本身的幣值,量化寬鬆政策所導致的歐元貶值,自然會造成人民幣對歐元的升值,進而提高中國對歐元區出口的成本。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可能會對中國對歐洲出口造成不利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如果歐洲的QE執行得較好,提高商家以及消費者信心,從而改善和提振了歐洲經濟,外需增加,自然也會對中國的出口有利。張煒說,光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沒有具體的數字,因此還很難分析。同時,也要看中國出口歐洲的各個廠家所出口的具體產品是否是很容易被替代的與否。同時,還要看歐元區的寬鬆政策所執行的效果如何。因此,可以說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要看哪方面的因素佔主導地位。

人民幣升與貶

同時,張煒說,人民幣升值與貶值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且要看是對哪一種貨幣,雖然中國聲稱是實行一攬子貨幣政策。比如,人民幣對美元是貶值了,但對歐元又是升值了。因為歐元對美元的貶值幅度更大。張煒預計,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趨勢在一年當中還會持續,但貶值幅度不會太大。張煒個人認為,歐元區推出的量化寬鬆政策不會過大的影響人民幣對美元的關係。而從資本市場的影響來看,張偉認為會對中國有利好的消息,因為人們在看到量化寬鬆奏效之前對歐元區信心的下降則會導致投資減少,資本外流。同時歐元貶值整體來講也會對中國從歐洲的進口有利。

化解政策

而面對如何應對歐版QE給中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一些中國專家表示,當前最關鍵的是要保持中國國內金融市場平穩運行,而不是跟隨發達國家搞量化寬鬆。同時對可能出現的國際收支大幅波動,要做好相關預案。也有中國經濟人士呼籲要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加快中國的金融改革,包括完善中國的金融法律體,讓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等。也有人預期,中國央行可能會採取進一步的減息措施。但張煒指出,中國的經濟更大問題是結構性問題,不能簡單地用減息來處理。而減息所促成的資金流動往往被投入到股市和房市方面,對調整中國的經濟結構不會有什麼益處。

 

 

 

歐洲QE後 台灣需慎防匯率干擾

歐洲央行(ECB)不顧德國、芬蘭等國反對,推出總規模超過1兆歐元的歐洲QE。之後從歐股相對強勢、歐元匯率維持低檔、各國債券殖利率紛紛下探可知,歐洲QE的影響實不可小覷。學理上,歐洲QE可透過利率、財富以及匯率管道的外溢效果影響台灣。就利率與財富管道而言,歐元區的經濟成長可望加快並提升進口需求,嘉惠台灣的出口。就匯率管道而言,台灣將因有效匯率相對升值,而傷害到出口價格競爭力。實證上,就正面效果而言,可能只有財富管道還些許有利台灣經濟。不過,歷經美、日、英等國多次的大規模QEs,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早已偏離基本面,歐洲QE推升資產價格的功效著實受人質疑。就利率管道的效果而言,聯準會推出QE1QE2QE3時,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分別為2.9%2.8%1.6%,均遠高於歐洲QE推出前德國、法國約0.5%的水準。易言之,從潛在的刺激空間來看,歐洲QE的利率管道效果肯定不及美版QEs。此外,美國以直接金融融通為主,歐元區則多透過間接金融融通,從債券殖利率降低,到放款利率降低,時間上與幅度上均存有落差,政策效果肯定將打折扣。由此可知,台灣對歐洲QE的財富與利率效果實難以期待。令人遺憾的是,台灣卻不能不防歐洲QE透過匯率管道所傳遞的負面影響。回顧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為避免重陷危機,中國、台灣、韓國等亞洲國家,採行全然或部分釘住美元而低估匯率的操作模式,用以刺激出口進而帶動經濟發展並累積巨額外匯存底。2003年三位德意志銀行的經濟學家M. DooleyD. Folkerts-LandauP. Garber將這種把自身經濟成長、匯率與美國經常帳赤字連繫在一起的經濟發展模式,稱之為「布列敦森林體制2Bretton Woods IIBW2)」。BW2的特徵在於參與國家可透過它們的匯率與美元之間的緊密聯繫,在弱勢美元下,個別貨幣對美元匯率雖不免走強,但幅度不及未參與BW2的國家,導致有效匯率反而常出現走弱的現象。

以新台幣為例,在QE12008/11~2010/6)、QE22010/11~2011/6)美元重貶時期,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分別升值3.53%5.77%,但QE1時期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反向走貶3.8%QE2時期也僅小升0.48%。易言之,就匯率管道而言,美國QEs對台灣經濟的負面衝擊不大。然而,歐元是美元指數最重要的組成份子,當歐元走弱時,美元自然走強。與美元密切聯繫的BW2參與國對美元匯率雖也會因而走弱,惟幅度不及歐元區及其他未參與BW2的國家。令人記憶猶新的是,在歐、日央行擴大寬鬆貨幣政策預期升高下,201471日至201522日歐元、日圓匯率明顯走貶,美元指數強升,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從29.9貶至31.6,幅度達5.6%,但因主要貿易對手國貶幅更大,新台幣名目有效匯率反而升值2.66%。也就是說,美國與歐元區貨幣政策鬆緊不一時,所造成的匯率波動,容易讓台灣在全球貨幣戰爭中居於劣勢。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利差交易形式的國際熱錢湧向利率較高的亞洲市場,新台幣對美元匯率一度從122日收盤的31.51劇升至128日盤中的31.17,意味著歐洲QE宣布後,新台幣匯率還出現名目有效匯率與美元匯率皆升值的怪異現象。綜上所述,歐洲QE可透過利率、財富與匯率管道影響台灣。台灣在前兩項管道應受惠不大,但卻容易經由第三項管道遭受損傷。再從瑞士、丹麥、新加坡等國央行在歐洲QE後,積極地採行寬鬆貨幣政策可知,有愈來愈多的國家加入這場貨幣戰爭。未來的外匯市場預料將呈現劇烈波動,主管機關必須盡可能穩定匯率預期,避免各國貨幣政策的變化影響台灣經濟基本面的順暢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