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修行境界的第三階段是因空性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菩提心 ( 【不藥而癒的方法】- 恭頌金剛經)
1樓


修行境界的第三階段本著事物之空性而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提心

第三階段則是本著事物之空性而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提心來待人處事,此時理事圓融,事事無礙,一切開悟後之行止皆屬此範圍

這個階段的成就是靠實相般若達成的,它的特點在於了知事物之妙有,對事物的態度是持及肯定的。古時唯信和尚之名言修行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修行中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修行後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正是這三階段之最佳寫照。

  上述這種見解是蠻唯心的,我一直有如下的疑問:修行為何會有這樣的順序呢?它一定如此嗎?
  釋迦牟尼佛在
《金剛經》用的語法還有其他含義嗎?這些問題一直在我腦中盤旋很久,直到去年初,在一個偶然機會與一友人一席話後,才突然想通,而後對金剛經這種語法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吾友高亮星博士,現任加州橘郡台灣同鄉會會長,專長藥理並任職於藥廠。有次他對我提到:近代科學家對很多所謂奇蹟式的治癒絕症案例進行研究,發現其實是由病人自己腦下腺分泌一種名叫β-Endorphin 的荷爾蒙或分泌酵素所治癒的。
  科學家已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該物質的結構及合成配方而不得,蓋因該物質之複雜實遠非現今科學所能理解,更惶論人工合成,科學家至今只知該物質與治癒絕症有極大關聯,而且知道只有在心理感到非常平靜、非常快樂且非常滿足時腦下腺自然會分泌該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