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政院要向網友們借智慧
by 趙永祥 2015-01-26 10:55:46, 回應(0), 人氣(1651)


政院要向網友們借智慧

記者李昭安∕台北報導/聯合報
毛內閣規畫「網路研習營」,要為首長「換腦袋、換心態」,擔任講師的網路名人多給正面評價。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昨說,不少講師體認到內閣「想做事卻又充滿無力感」,有講師主動表示,未來隨時可以討論「政策如何在網路社群引起討論」。

孫立群說,感謝講師們與官員分享網路世界的「溝通文化」,未來政府將進一步思考,如何搭起與網路社群的橋梁,向網友們「借智慧」。

政院官員表示,政府將多和網路社群互動,也歡迎網友們走進「體制內」,瞭解政府施政遇到的困難,政府將以更開放、柔軟的身段,向網友學習。

國發會四月底將推出「網路智慧新台灣政策白皮書」,近來毛內閣數度提醒閣員,要把「大數據(Big Data)」、「資料開放(Open Data)」等概念落實在政策中,二月也將建置政策溝通網站,蒐集民間對網路政策的建議。

  
新聞眼∕官員遇大神 網友也可變「友君」
本報記者李昭安/聯合報
一場「網路研習營」,讓官員短暫遠離體制僵化的政府部門,也讓網路社群的意見領袖離開鍵盤前,走入「體制內」,幫官員健檢腦袋。官員遇大神,越看越有趣,原來官員並非都「死腦筋」,網友也可能是「友君(友軍)」非「婉君(網軍)」,雙方終於破除刻板印象。

但有兩個「迷思」若不講清楚,官員恐怕越上課、越胡塗。迷思不釐清,官員與大神終究處於「平行宇宙」。

第一個須打破的迷思是「年齡」。前天研習營結束後,有官員說:「廿八歲的講師讓他非常震撼,雖然年紀很輕,但講話很有信心」。

這段話正透露背後的年齡迷思。事實上,網路世界沒有年齡、階級之分,是以「專業」界定發言份量,且「隔行如隔山」,專業是流動的概念,每個人都可能是其他人的「網路導師」,持開放心態互動,才符合網路世界的溝通邏輯。

第二個迷思是「身分」。過去官員容易一概把網友視為「鄉民、酸民、網軍」,充滿負面意涵。事實上,網友也是公民,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只能說是公民投下不信任票,解讀為網軍反撲,並無助政府理解網路世界。

一天八小時的「網路研習營」課程,只是讓官員「看見」過往不熟悉的網路世界,轉換新視野,別妄想瞬間打通任督二脈、植入網路DNA。看見網路世界身分多重∕意見多元的特色,溝通政策不要只「報喜不報憂」,才能借用網路的「集體智慧」,排除施政阻礙。

換腦袋、換心態、換身分,缺一不可。官員願意走入網路世界,網路世界的意見領袖願意走入政府體制提供建言,是善意溝通的開始;雙方交換「視野」,才能共同思考政府結構出了什麼問題,逐一解決。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1/272763/web/index.html#3L-547085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