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貧僧有話要說回響》夫妻相互讚美 家庭和諧【作者: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by 趙永祥 2015-06-28 15:38:25, 回應(0), 人氣(1398)


           《貧僧有話要說回響》夫妻相互讚美 家庭和諧
               【作者: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2015-06-16


【作者:李瑞騰(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即便聲音已轉成了文字,我彷彿聽到星雲大師緩緩說著這天地間第一等要事。

當《貧僧有話要說》說到「青年應有的愛情觀」的時候,談到夫妻,談到感情糾紛、家庭事務的煩惱等,大師說:「做一個出家人都沒有這許多的經驗,但也得要幫助他們解決。」於是我們看到他用許多故事,用日常的話語說一些應行可行之道。那時我就想著,什麼時候大師會專談一回夫妻?

三十六說便是「夫妻相處之道」,再分一、二。大師又說:「對於家庭裡的這許多事情,實在講,我們一個出家人,也沒有經歷過這許多事故,很難幫他們調解。不過是信徒的家庭,也等於是我們團體中的一分子,總要給予一些關心、分析意見。」

大師特別提經歷、經驗,這是有道理的,大師是出家人,是得道高僧,談人間家務事,正好有一定程度的距離可以保持其客觀性,而且太多人相信他,把家裡的糾紛、煩惱丟給他,等於是告訴他一個又一個的「案例」,他以慈悲心、同理心,用理性分析,用智慧開示,盼能化解心結。和他講經說法一樣,告訴我們的是易懂的、可行的,一本難念的經也就不難了。

「家」這個字,《說文解字》說是「居也」,人之所居,在此一門之內,最重要的是「人」,「有夫有婦,然後為家」,陰陽要合德,剛柔要有體,德是內得於「心」,體是各就其「位」。《易經》有「家人」一卦,彖詞如下:「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

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這裡有一個關鍵字「正」,人之所以為人,家之所以為家,天下之所以為天下,傳統儒家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我身為界,往內的自我修為,往外的是及人、立人、達人,是兼善天下,是化行人間。

然而,天下事有正就有變,能守正,也要能應變,家務事也是,星雲大師站在弘揚佛法的立場,鼓勵「三好人家」,提倡「佛化家庭」,期盼夫妻要有「共同的信仰」,自有其積極的、向上的精神,這些都是守正,理想性強;但大師舉了十個例子,主要還是應變之方,其中有七則是現實人間的案例,有一則是他常說的笑話,有一則趣談,另有一則是佛教的典故;主題上,有七則純粹談夫妻相處之道,有三則加進了婆媳的因素。

夫妻有共同的信仰確實很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此說一首一尾都談這個;但一個拜佛,一個不拜佛,那怎麼辦?大師說,那也沒關係,就行佛吧!大師提倡人間佛教,建議人們把家當修行的道場,把讚歎這種修行的法門引入日常生活之中,說夫妻要「相互讚美,相敬如賓」;說「愛是沒有時間的,愛是永恆的」,但是愛需要努力,「以愛才能贏得愛」,多麼簡單明白的一句話,多麼顛撲不破的人生至理。當婆媳因素進來了,關鍵就在丈夫,要有智慧去調節,大師更用年輕住持和老和尚的故事說婆婆要闊達、開通,用包粽子的故事說媳婦要能同情共感。

大師不斷地使用「互相」(或「相互」)一詞,背後其實正是「平等」,必須回到佛教的平等觀,回到大師的平等性格去談,大師在第三十說,引梁啟超「佛教之信仰,乃平等而非差別」,這讓我想到深受佛教平等觀影響的譚嗣同,他追求的不只是男女平等,更要衝抉一切羅網,目的就是平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下。」(中庸)以夫婦始,從基本倫常出發,推廣行遠,其終極目的乃在於天下之清明,眾生皆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