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學位少有用,成功靠努力
by 趙永祥 2016-08-03 06:12:34, 回應(0), 人氣(988)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 郭位專文:

學位少有用,成功靠努力


社會發展離不開教育,理想的教育,可以昇華個人,理清思緒。教育本來就是學習的過程,因為連孔子也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所以,除非大學可以弘道,而非以道弘人,用來妝點門面,甚至譁眾取寵,否則就不成大學。

教育卻不一定跟大學有關。如前章指出,學位泛濫的社會,走火入魔,可能充滿了不少的博土與學土。上海發展快速,居留許可不易得。二○一五年七月一日,為了支持科創建設,上海實施外國人才口岸簽證,以便工作居留。近聞外地人取得此證的先決條件是具備高科技、高學歷。

這也許算是擁有博士學位的好處,但是,按照這個方法,如果毛澤東和蔣介石生在今天,都將不得其門而入。當然像屠呦呦這樣的醫學科學家也會被擋在上海的門外。

由於重視教育的傳統,全球華人看重學位,少有例外,有時候還深信愈多愈好。重視教育值得誇耀,重視學位卻可能走入偏鋒。只求表面功夫,不但成就不了事業,反而虛擲光陰。為什麼呢?

我不能說學歷無用,但是可以確切地說,由於教研不合一的學習過程太多,許多大學授予的課程要不是可以經由自學得到,就是完全沒有學習的價值。浪費在這種課程上的精力,遠不如藉著實踐入世,求得真材學識。依我看,不少組成學位的大學或研究所課程並不值得浪費精力。

20160701-SMG0045-011-2016年大學指考登場-考試開始。(顏麟宇攝).jpg
2016年大學指考,學生考前狀態。(顏麟宇攝)

學位不等於學識

理想大學頒發的學位應該等同學識,但是在目前教育體制下進行的高教,無法做到將學位與學識劃上等號,此所以社會上有無數各行各業的出眾人物,完全不須要藉著學位為他們的表現撐腰。

如此並不存在的理想大學,為高等教育留下很大的改進空間。另一方面,大眾之所以看重學位,只因為那是一個方便的權宜之計,在難辨學識的普羅大眾眼中,學位仍有短暫的用處。

由於社會有求得學位的壓力,所以大學樂於勉強擠出各式學位,甚至創造出不少嘆為觀止的學程、學分以回應需求。這多少跟兩岸大學課業訂得繁瑣、沉重有關。因為很少有人願意自我審視並修訂裁減低效(low utility)的學程,只要得到學位,好像並不在乎課程的內容有些什麼用處。不少人求取學位,只不過盲目跟著別人的步伐,順應潮流,研究所更可能只是個隨波逐流的臨時避風港。

最近有報導指出,大陸培養的博士人數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博士最多的國家。然則中國的科學技術實力、人文社科研究等,是否因此即可居世界前列?博士人數短期內躍居世界之冠,或許只是為華人社會崇尚頭銜之風氣再次提供的一個例證而已。

有學位沒學識者,令人扼腕,卻到處可見。

有些成功人士確實曾經就讀知名中學、大學,所受的培育薰陶或許對後來的事業發展有所助益,也可能即使這些人不曾就讀那些知名的中學、大學,日後仍然會功成名就。

名校的學歷絕對不是邁向成功的特效通行證。這個說法適用於各地、各時代,不論是台灣的「六年級生」、香港的「九○後」,大陸文革後的「七七、七八級生」,或是任何其他地區或年代的人。

說到底,學位只不過提供一種資格證明,初時有可能得到面試的機會,但是並不能確保持有學位者找到稱心職業,獲得高薪,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科技、人社界大有成就的專家,有許多並非出身知名學府。許多人竭力追求而終於獲得的名牌大學學位,其實際效用僅在於作為事業起步時的一塊敲門磚,而不可能終身持續受用(sustain)。

據我數十年的經歷所見,中學成績優異者進了大學後並不一定繼續名列前茅;大學時代的優等生,往往不一定最成功,在職場上也不一定是競爭力最強的從業者;名校畢業的博士也未必是優秀的研究人才或傑出的教師。同理,在大學裡任職,持有名校博士學位者未必是優秀教授或有成就的研究員。

有一位中年政府官員在私人網頁上自我介紹,開宗明義誇耀自己高中、大學時成績優良,曾讀過多所名校,卻沒有提到其他成就。讀到這裡,不禁猜想他可能事業不順。果然,此人潦倒,只能生活在過去,沉湎於回憶當年的學歷!類似的現象不是常存在我們的身邊嗎?所以,並非學位對個人有用處。只有具清晰目標的人,選修經過嚴格審視的學程,才能見著學位的價值。

社會競爭激烈,大家憑真本領獲取酬勞,很難靠學位資格坐享功成。有人終於在認清這點後感到苦惱,那是因為他們生活在學位萬能的幻覺之中,自以為理當享有某些權利。

為了羅致人才,專業招聘人員往往要求了解求職者多方面的潛質。在職場上,在專業領域裡,要取得佼佼業績,依賴名校學位,反而限制一個人發揮才能和創造力,甚至最終害了自己。

20160701-SMG0045-001-2016年大學指考登場。(顏麟宇攝).jpg
依賴名校學位,反而限制一個人發揮才能和創造力,甚至最終害了自己。圖為今年大學指考。(顏麟宇攝)

然則在學位之外,若要事業成功、生活幸福,還需要什麼呢?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成功的企業家和具有遠見卓識的各界人士,不勝枚舉。這些人都具有成功必需的特質:嚴格自律、全心投入,有理想、有動力,有決心和毅力,能夠堅持不懈,終於成就一番事業。

當然,出類拔萃者往往得益於適合的社會環境。不妨看看迄今獲得諾貝爾物理獎與化學獎的八位華人科學家。現代西方國家自由開放的高等教育和研究環境,是他們成功的重要條件。

我也確知,包括一些華裔在內的不少諾貝爾獎得獎者,在學生年代並不名列前茅。至於一九八七年化學獎得主佩德森(Charles Pedersen)、一九八八年醫學獎得主伊利昂(Gertrude Elion)、二○○○年物理獎得主葛爾比、二○○二年化學獎得主田中耕一、至今唯一的華人醫學獎—二○一五年得獎者屠呦呦,甚至都沒有博士學位,卻無損世人對他們科技成就的認可。

香港的實業界翹楚如陳瑞球、田家炳等,與人相見時常謙遜說沒讀過什麼書。我覺得這說法很有意思。這幾位賢達,在各自的事業領域都相當成功,而且對社會貢獻很大,絕非「沒讀過什麼書」的不學無術者所能達到。他們或許未曾在高等院校修讀過學位課程,但絕對不是沒讀過書。究其實情,他們不但讀了書,而且善於將讀書所得運用於實務,其學識才能乃至專業認識,都已達到極高的境界。

與此類似,較年輕的一輩,如大陸的劉永好、阿里巴巴的馬雲,新加坡的黃庭方,

台灣的鄭崇華、郭台銘,美國微軟的蓋茲(Bill Gates)和戴爾的戴爾(Michael Dell)等人,也沒有什麼高級學位,有的甚至沒唸完大學,他們從事管理的卻是精深的高科技,其成就皆有目共睹。

至於再年輕的一輩,如Google 的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及布林(Sergey Brin),Yahoo 的楊致遠和費羅(David Filo)等,也都沒有完成他們的博士學位; Facebook 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及Uber 的創辦人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甚至連大學學位的課程都沒有完成。

縱觀各種領域內許多成功人士的經歷,他們必定能做到「使樂趣成為事業,從事業獲得樂趣」。有報導說,崔琦獲得諾貝爾獎之前,早就視物理實驗為玩遊戲。他覺得「所謂研究工作,實際上就是做一些好玩、有趣、有挑戰性的事,而且還有錢拿。」這是樂趣、事業融合無間的絕佳例證。

因此,當學業告一段落、身處升學就業之時,思考今後路向或確定升學目標之際,最好多多考慮量才適性,也即順應自身的興趣、才具,作取捨選擇。惟其如此,未來數十年的事業生涯方能做到選我所愛、愛我所選,心無旁騖地投入學習和工作,不但可自身受益,又能回饋社會。

大學文憑重要嗎?英國研究指出:畢業10年後見真章。(取自網路)
當學業告一段落、身處升學就業之時,思考今後路向或確定升學目標之際,最好多多考慮量才適性,也即順應自身的興趣、才具,作取捨選擇。(取自網路)

經驗不等於經得起考驗

大學工作中常遇到應徵者強調,他們有教職的經驗。有人強調有教書的經驗,有人解釋有工業經驗,有人說有豐富的研究經驗,也有人比劃有募款經驗。這些經驗有價值嗎?經得起考驗嗎?許多經驗只不過是過眼煙雲,拍拍手讓人帶不走任何的回憶。

舉例來說,很多人都有談戀愛的經驗,可是有多少人了解愛情?很多人都有烹飪的經驗,可是有多少人可以燒出可口的佳餚?很多人都會開車,可是有多少人不曾出過車禍?很多人愛講話,可是有多少人能把道理講清楚?很多人都讀過書,可是有多少人能指出讀書所為何事?很多人的經驗實在經不起考驗。經過考驗的經驗才有道理,才值得珍惜。

這就是為什麼小醫生有時候治大病,而經驗豐富的大醫生反而會把人治壞。

位於成都的都江堰就是一個實例。這項水利工程為李冰父子建成於西元前二五六年,其理論依據非常堅實精確,兩千餘年來灌溉四川平原的千里沃野,至今澤被大眾。這項偉大工程成於古早年代,即使現代工程技術專家仍深為折服。李冰父子未曾修讀過近代物理學,但他們必有所精,經得起考驗。

李冰父子的功業,常人難以企及。然而平凡人做平凡事,即使再微小也同樣可以成為社會進步的助力,而非阻力;必須不忘學以致用的原則,秉此精神求學和做事。致用,也即力求實際效用,有助社會、民生,而致用所依的語言、媒介、學位等因素,倒是相對次要。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

當人們沸沸揚揚討論諾貝爾獎的秋月天,可曾聽說過獲頒一九六四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拒絕領獎的故事?得知獲獎後,沙特表示作家在政治、社會和文學方面的地位,只有靠作品的語言,透過創作本身,得到最好的滿足,沒有任何獎賞可以取代。

拒絕接受諾貝爾同等級的大獎或微小等級獎勵的類似故事,我也目睹過好幾個。二○○六年,俄羅斯聖彼德堡的數學家佩雷爾曼(Grigori Perelman)因為破解了「龐加萊猜想」,而獲頒四年一次的費爾茲獎 (Fields Medal),獎金百萬美元。當年四十歲的他,拒絕了這項榮譽,寧願選擇與母親過著甘之如飴、不為人知的「隱居」生活。

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傑克在愛荷華州大教書。有一次,院長評估他的表現,要求他端正對大學的態度。朋友不以為然,表示如果學術環境不合適,即使給他終身職(美國的 tenure),他未必願意接受。

十多年前,時任教西雅圖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Seattle)的伍教授,暑假講學香港某大學。三個月過去了,學校給他的薪資與補助金和當初的應允有些落差。與其爭論傷感情,伍教授毫不遲疑地將支票退回該大學:「就當作免費服務好了。」爽快!

這種崇高的態度與端正不阿的德行,是師法的楷模。

《時代》雜誌(TIME)介紹蘋果電腦總裁庫克(Tim Cook)的作息:「每天早上三點四十五分起身,花一個小時閱讀、回覆電郵,健身後去星巴克繼續閱讀,或寄送電郵,然後上班。」沒有意外,也無捷徑,成功人士視工作為摯愛,樂在其中,從不懈怠。以古人的話說:「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

蘋果執行長庫克。(美聯社)
蘋果執行長庫克每天早上花一個小時閱讀、回覆電郵。(美聯社)

凡有成就的人,無不長年辛勤努力。天才不努力,神童也會變成庸人。

王安石在〈傷仲永〉中描述神童方仲永。方家世代以耕田為業。仲永五歲時,還不認識書寫工具,卻已能寫詩題字,請他作詩的人絡繹不絕。他父親以此圖利,不讓他繼續學習。成年後的方仲永,江郎才盡,變得和平常農夫一般。王安石為文悲嘆,如方仲永這般天資聰慧者,由於沒有受後天培養,尚且淪為普通人,本來就不聰明的凡人,若不接受磨練,設想結果會如何呢?

幾點體會

當年我選擇研究生院課程時,權衡取捨的尺度是目標專業的教師素質,而未必只是大學的名氣。就日後的經歷來看,我覺得當年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因而有幸受教於幾位良師,獲益甚多。

除了專業研究之外,我還從導師身上學會如何判斷一篇科學論文的優劣,如何挑選研究課題。這些歷練不但對從事專業研究有益,而且對後來為學術期刊擔任主編也大有幫助。

學術期刊編輯的歷練,還讓我另外學到寶貴的一課:優秀的文章應當表達清晰,首重言簡意賅,無須辭藻華麗;文字的功用是將事實敘述清楚,將理念解釋明白。古人說的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我們今天不妨理解並表述為「寫文章是為了說明道理」。心口如一,想說什麼就直說。

思想應重邏輯、講理性、基於事實;與其用花俏詞句寫成濃得化不開的篇什,遠不如以清晰文筆表達實情、闡述道理;不管從事什麼職業,與人溝通或發表議論,應該是信而有徵、要言不煩,也即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表達觀點則應簡明扼要。

初入教職的時候,我遇到一位差勁的系主任。然而,三人行必有我師,多年來他一直是心目中的老師,因為他不理想的處事態度,做過的錯誤決策…… 都是我日後帶領學術單位極力避免的鏡子。這也是我多年來從事教育工作的另一種體會。

眾多成功人士的寶貴經驗,並不寫在學位證書上或登錄於成績冊內。一紙文憑遠遠不夠,甚至不必要,重要的是保持求知精神,做好矢志追求的事。

學問遠較學位重要,而學以致用的學識,則較學問更有服人的價值。社會上有些人懷著一些酸葡萄的心理,誤以為可用蠻力來爭取認可,甚至將其視為當事人應有的權利(entitlement)。這一點不可取。

生活優渥,要想得到認同,唯有憑真本事謀生,避免晃盪人間。讓我引用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所說的經典常識,供參考用:「學會珍惜他人的貢獻,並尊重他人。」我在許多場合跟年輕朋友說,人生沒有免費午餐,千萬不要以為社會虧欠了我們什麼,而應以表現去爭取社會對你的認可。

農夫的贈言

不久前在古城西安應邀餐敘,有一位同桌,講到有個朋友家住鄉下,務農為業,兒子剛從大學畢業,準備去美國留學。農家子弟如此出色,前程似錦,眾人讚嘆稱羨;然而做父親的幾句教子贈言,更令人心生敬佩。

他對兒子說,出國留學,不在乎讀多少書、得什麼學位。那些東西在國內絕對可以得著。到了外國,要實地學習人家做事的方法,看看人家的制度、社會有什麼長處。這些都不是任何學位所可以概括的。

你瞧瞧這農夫的見地要勝過多少博士、博土啊!

學以致用,山崩水斷流。

http://www.storm.mg/lifestyle/146112

《高等教育怎麼辦?》正封。(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高等教育怎麼辦?》正封。(天下文化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