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台胞證變18碼:北京對台政策進入「新時代」
by 趙永祥 2018-03-04 23:20:04, 回應(0), 人氣(995)


台胞證變18碼:北京對台政策進入「新時代」
本報記者賴錦宏/聯合報/107.03.04

北京兩會前夕,中共發布惠台卅一條,這是大陸新時代對台政策領域的新作為,迅速且有力地落實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對台工作新論述,對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具重要意義,將會擴大落實北京「以我為主,兩岸融合」的目標。

據悉,除了卅一條惠台措施,台胞證將由八碼變成十八碼,和大陸公民身分證相同,也將在今年兩會後擇時推出。這也是進一步推動台胞「同等待遇」的重要措施。

中共十九大後大陸對台政策進入「新時代」,重點有六:第一、把對台政策放在習近平高舉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四項基本方略的戰略目標;第二、堅持和平統一與一國兩制的路線方針;第三、對民進黨擴大反獨宣示;第四、擴大對「一中」的堅持與對國民黨的側面施壓;第五、擴大對於台灣民眾讓利與民心爭取,以實現習的「一國兩制」;第六、不對蔡政府定調,也未關閉與民進黨對話大門。

和以往「一國兩制」的不同在於,習近平把台灣問題放到「新時代」大陸國家發展策略中的重要環節。主要強化單邊立法與單邊作為,擴大「反獨」與「促統」。

今年「兩會」和未來一段時間,中共除了再次強調尊重台灣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並率先讓台灣人民分享中國大陸發展機遇,擴大經濟文化交流,逐步為台生、台商、台胞在中國大陸的就學、創業、就業、生活與中國大陸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就人事布局來看,新一屆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副組長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汪洋。汪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常委中排名第四,接任即將退休的俞正聲,出任全國政協主席,分管台灣事務,在對台統戰中扮要角。

其他對台小組成員包括中紀委書記趙樂際、中宣部長黃坤明、可能升任副總理的楊潔篪(分管外交和對台)、中央統戰部長尤權,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可能升任分管外事的國務委員並兼任外交部長的王毅、接任國台辦主任的劉結一、商務部長鍾山、國安部長陳文清。再加上一位解放軍將領(主管情報的副總參謀長),秘書長則由王毅兼任。這將是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將是自成立以來,最「知台」、最「知美」的一屆。

習近平、汪洋、尤權,都曾主政過福建或廣東,熟悉對台事務,都是「知台派」。王毅在擔任外長前,做過五年國台辦主任,對台灣事務相當熟悉。而楊潔篪和王毅長期主掌中共外交工作,對中美台三邊關係知之甚詳。汪洋更是目前中共「中美全面經濟戰略對話」負責人,都是「知美派」。

國台辦方面,三月人大會議結束後,首席副主任劉結一將升任中共國台辦主任,在副主任、主任助理層級也將有新一輪調動,朝年輕化、專業化邁進。現任交流局局長黃文濤,極可能被提升為主任助理。

長期以來,中共宣稱,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當中最敏感的一部分,在「知台派」、「知美派」眾多的對台小組成員中,未來將更著重在對美國下手。在處理中美台關係上,將更精準地的做出判斷和決策,手段也更為靈活。


********************************************

名家觀點∕陸對台政策 從招商邁入引智
劉孟俊/經濟日報/107.03.04

大陸國台辦與國家發改委於2018年2月28日發布《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其核心策略是逐步為台灣居民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居民「同等的待遇」。

整體「措施」主要分成兩大部分:一是有關台資企業的「同等待遇」;二是攸關台人在大陸地區享有等同當地居民待遇的便利條件。若摘取其中與產業、人才相關的政策措施,對我影響有幾點值得省思。

首先,就台資企業給予國民待遇部分,最大特色是中國大陸開放台企可透過合資合作、併購重組方式參與「國企混改」。此方面台商或可藉由國企的優勢切入國有經濟體系的龐大內需市場,尤其是政府採購領域。透過參與國企組織,或有得以參與一帶一路的機會。然因台商與大陸國企的量體懸殊,是否能參與其中亦存在本質上的困難。另外,一旦台商混有大陸國企股份,未來要引導其回台投資上市,亦將有其挑戰。

其次,陸方鼓勵台商設置在陸參與中國製造2025政策方面,如設立研發中心、給予高新技術補貼、科研補貼等,或有助鼓勵台企參與大陸新一波轉型升級。此措施對於面臨轉型升級壓力的台商而言,將可藉取獲得奧援。但此鼓勵措施預期也將加速台商的研發技術當地化與技術外溢,我方或應思考如何透過政策設計,鼓勵台商回台鏈結,強化在陸廠商的與台鏈結,避免斷鏈。

另就人才議題方面,陸方此次提出對台開放台灣專業人才市場就業與強化人才就業媒合機制,恐加速台灣專業人才流失於大陸,正是此次「通知」對台的最大挑戰。根據《向台灣居民開放的國家職業資格考試目錄》,報名參加大陸53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和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可取得於大陸就業/創業的機會。同時,為方便媒合台灣人才在大陸應聘工作,推動各類人事人才網站和企業線上招聘做系統升級,支援台灣專業人才使用台胞證註冊登錄,預期也將擴展卡式台胞證申請量。

同時,陸方利用對台開放研究人員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四類科研基金申請恐導致我國人才團隊集體向大陸移轉。加上我國現因少子化,台灣高等院校招生困難,此政策有加速台灣高等院校教師赴大陸任教之效果。更嚴重關鍵在於,陸方恐因此有效掌握我國產業技術與研發團隊的走向。

研判陸方現逕採取對台單方作為,繞過「兩岸服貿」障礙逕行單邊開放,展現經貿促統決心,對台政策已從「讓利惠台」轉為「融合發展」。策略的轉換展現在給予台資企業「國民待遇」部分,有將台商視同民企,而非過去偏向外資企業的管理模式。其次,「台人國民待遇」有強化引入台灣青年與優質人才向大陸移動的內涵,且展現強力主導兩岸發展的自信。

就影響層面而言,此波「惠台政策」對企業行為的立即影響或許不大,關鍵仍在於政策執行層面的落實與否,尤其我國廠商在陸投資自2001年後即年年下滑,真實反映的是中國大陸製造業經營成本的逐年上漲,廠商面臨升級轉型及外移壓力,使得新增投資案件也逐年減少。此等產業動向凸顯出的是中國大陸境內大環境的改變,特殊的政策誘因未必能有其實質效果。也因此中國對台政策已超越傳統「招商」層次,而邁入更深層的「引智」作為,其影響層面也將更為複雜,我方亦需有系統性的策略以為回應。

(作者是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所所長)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5/323976/web/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