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I)
by 趙永祥 2019-03-11 10:37:14, 回應(0), 人氣(819)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I)



「養生之道,莫先於食」


飲食養生首先指的是應用食物的營養來防治疾病,促進健康長壽的。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所謂食補,就是通過調整飲食來補養臟腑功能,促進身體健康和疾病的康復。同時食補能起到藥物所無法起到的作用。在我國,利用調整飲食作為一種養生健身手段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處於奴隸社會時期的周代就已經認識到了飲食養生的重要性。在周代的宮廷里已配有專門從事皇家飲食的「食醫」,即專門進行飲食調養的醫生。魏晉南北朝時期,已有了《食經》,是一部系統論述食物養生功能的經典。


唐代名醫孫思邈對飲食養生作了重大貢獻,他尤其擅長治療老年病,著有《憊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其中有很大篇幅是論述飲食養生的。他認為,老年人疾病的治療,首先要注重飲食。因為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而藥性烈,猶若御兵,藥勢有所偏助,令人髒氣不平,易受外患,所以若能用食平疴,適性遣疾,最易收養生之效益。由於孫思邈大力提倡飲食養生,所以,唐朝時期的飲食養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至宋代王懷隱《太平聖惠方》的問世,飲食養生已初步形成一門專一的學科。


飲食是人類維持生命的基本條件,而要使人活得健康愉快、充滿活力和智慧,則不僅僅滿足於吃飽肚子,還必須考慮飲食的合理調配,保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攝入平衡且充足,並且能被人體充分吸收利用。營養平衡,首先必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可忍飢挨餓,也不宜暴飲暴食,不可偏嗜某種食物,也不可偏廢某種食物。還要注意飲食的衛生,不吃不潔、有毒食物。並應根據自身的身體況禁忌某些食物,這樣才有利於防止疾病的發生,達到飲食養生長壽的目的。飲食養生是通過吃來進行的。應用日常食品,根據不同的經濟條件、不同的生理病理需要進行調理養生,不但能充飢,更能補充營養,有益健康,祛病延年,是一種樂於被人們接受的重要養生手段。


清代著名醫家王孟英說:
「頤氣無玄妙,節其飲食而已。」就是說養生長壽奧妙在於調整飲食,充分強調了飲食養生的重要性。



來源:中華道教
文章來源於網絡,由中華道友會弘道編輯部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道教微信公眾平台,微信號:daoyuancn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joANxn.html

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