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淺談【明唯識相】
by 趙永祥 2019-06-16 18:54:23, 回應(0), 人氣(781)


              淺談明唯識相

  識雖有八種,但卻可分作三類,世間萬物都是由這三類識所變現出來。此三類即三能變識,也就是第八異熟識、第七思量識和前六了別境識。當變境時,並非任何單獨一識所能變,而是要三類合作才能變現。

   

三能變識

  初能變的阿賴耶識,又名異熟識和一切種識。

    異熟是第八阿賴耶識的別名,具有三義:

1.變異而熟:謂因成為果時,果異於因,從因至果,在時間、空間上皆經歷許多變異,因此,果不似因,因不似果。

2.異類而熟:異類是指因果不同類,因有善惡,果則無記,由因成熟而為果,名為異熟。

3.異時而熟:謂造因在前,得果在後,因果不同時。

  阿賴耶識是宇宙萬有之本,含藏萬有,使之存而不失,所以稱為藏識。有能藏、所藏和我愛執藏三義。

1.能藏:此識能藏一切諸法種子。

2.所藏:第八識所變起的根身器界,以及所現行的前七轉識和一切諸法,皆以第八識為所藏處。

3.我愛執藏:第七末那識常執第八識見分,認為這就是常住不滅的我,深起貪愛,由是我執、我見、我慢等,皆依之而生。

  總之,從自相言,名阿賴耶識;從果相言,名異熟識;

    從因相言,名一切種識。

  第八識是無覆無記性,也就是說第八識的性質,是無有染污,未起煩惱,就因而言,不能斷定其為善惡,就果而言,不能預計其為苦樂。而與其相應的觸、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也都是無覆無記性。

  第八識自異生直到成佛位止,是恒常相續,常住不滅,如同暴流之水,前後不斷,一類相續。所以,生死只是軀殼變換,不是賴耶滅失。須到阿羅漢位,已證我空真如,七識永遠不執第八阿賴耶識為自我,才能捨除阿賴耶之名。 

  第二能變為第七末那識。末那的特質是恒審思量,第八識是恒而不審,第六識是審而不恒,前五識是不恒不審,惟有第七識是亦恒亦審。在性質上,思量、執我均是它的特長。

  末那識與賴耶識就依仗義而言,末那為能依,賴耶為所依。與第七識相應的心所有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大煩惱,及五遍行心所、八大隨煩惱,別境中的慧等十八心所。末那識是屬於有覆無記性,所以唯識家稱之為染污識,或染污意。隨著有情生處而繫屬於該趣,也就是說有情在三界內,隨第八識中的異熟果生在何趣,這末那識也就存在何趣,如生在天道,便繫於天道;生在畜道,便繫屬於畜道。因此這染污的末那識,不但在人類是如此,就是在其他各道中,也都在那裏思量、執我。必須修到阿羅漢位,或入滅盡定,或修到出世道現起的時候才能永斷。

  第三能變的前六種識,都是以了別境界為性相,其性質是通於善、惡、無記三性。與第六識相應的心所有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等五十一心所。並與喜、樂、捨三受相應。

  前五識皆依止於第八阿賴耶識,而隨根境之緣現起,或數識俱現,或一識獨現,如同波濤(前五識)依著海水(第八識),隨風勢(境界)之緣而起。

    前五識是待緣而生,第六識則是恒常現起,只有在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睡眠、悶絕等五位時不起。


Written by Dr. Chao Yuang Shiang (趙永祥 博士)

 Faculty, Dep. of Finance, Nan Hua university

 (南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財務管理研究所 專任助理教授)

 16-Jun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