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材或不材》
by 趙永祥 2019-07-03 20:02:28, 回應(1), 人氣(1822)

           《材或不材
                                                          

◎原文                         材或不材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

莊子笑曰:「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

 

◎大意

 

莊子走在山路上,看到一些大樹,枝繁葉茂,可是木匠卻只是站在一旁而不去砍伐它。莊子問說為什麼不砍它,木匠回答:「這些樹材質太差,沒什麼用處!」莊子對弟子們說:「這些樹就是因為沒有用處,才能長得這麼高大啊!」

莊子下山之後,到一個朋友家去,這朋友很高興,就叫用人殺鵝款待莊子。這用人問說:「我們養的鵝一隻會叫、一隻不會叫,請問要殺哪一隻才好呢?」主人說:「殺那隻不會叫的好了。」

第二天,弟子請問莊子說:「昨天那些山中的大樹,因為不能成為材料,所以沒有被砍伐,可是今天看到這隻鵝,卻是因為不會叫而被殺。請問老師到底要怎麼做才對?」

莊子笑笑著說:「如果是我啊,我希望在有用和無用之間取得平衡。但是,有用和無用看來相似,卻又難以區分,在材與不材、有用和無用之間如何拿捏,實在是很困擾!所以唯有順應大道的變化、順其自然而行,才能免於困擾啊!」

 

◎意涵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被鼓勵,長大要做一個有用的人,不只有用,還要做一個成功的人!人為了要盡其才、為了要成功,所以一輩子在塵勞之中奔忙。

我們是不是可以暫時停下匆忙的腳步,把向外攀緣的心收回來,捫心自問:五欲六塵能滿足你嗎?什麼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什麼才是最有價值的?如何在有用與無用之間取得平衡?如何在盡其才當中又不會迷失自己的本性?

這之間的難以抉擇就在於「承擔」或「放下」。看得透、才放得下,放不下、就提起來,好好的承擔;該承擔的時候不要逃避,不需要你逞強的時候就不要勉強。不要預期你會得到掌聲,也不要設定你會有多高的成就,只要如實去面對你的問題,不迎不拒,順其自然而行,這樣不是很自在嗎?

 


◎原文                  材或不材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

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

莊子笑曰:「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

 

◎大意

 

莊子走在山路上,看到一些大樹,枝繁葉茂,可是木匠卻只是站在一旁而不去砍伐它。莊子問說為什麼不砍它,木匠回答:「這些樹材質太差,沒什麼用處!」莊子對弟子們說:「這些樹就是因為沒有用處,才能長得這麼高大啊!」

莊子下山之後,到一個朋友家去,這朋友很高興,就叫用人殺鵝款待莊子。這用人問說:「我們養的鵝一隻會叫、一隻不會叫,請問要殺哪一隻才好呢?」主人說:「殺那隻不會叫的好了。」

第二天,弟子請問莊子說:「昨天那些山中的大樹,因為不能成為材料,所以沒有被砍伐,可是今天看到這隻鵝,卻是因為不會叫而被殺。請問老師到底要怎麼做才對?」

莊子笑笑著說:「如果是我啊,我希望在有用和無用之間取得平衡。但是,有用和無用看來相似,卻又難以區分,在材與不材、有用和無用之間如何拿捏,實在是很困擾!所以唯有順應大道的變化、順其自然而行,才能免於困擾啊!」

 

◎意涵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被鼓勵,長大要做一個有用的人,不只有用,還要做一個成功的人!人為了要盡其才、為了要成功,所以一輩子在塵勞之中奔忙。

我們是不是可以暫時停下匆忙的腳步,把向外攀緣的心收回來,捫心自問:五欲六塵能滿足你嗎?什麼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什麼才是最有價值的?如何在有用與無用之間取得平衡?如何在盡其才當中又不會迷失自己的本性?

這之間的難以抉擇就在於「承擔」或「放下」。看得透、才放得下,放不下、就提起來,好好的承擔;該承擔的時候不要逃避,不需要你逞強的時候就不要勉強。不要預期你會得到掌聲,也不要設定你會有多高的成就,只要如實去面對你的問題,不迎不拒,順其自然而行,這樣不是很自在嗎?


出處︰莊子 




出處: 禪心學苑






回應(1)


有所感:
在追逐世間功名利祿之際,吾人可以暫時停下匆忙的腳步,把向外攀緣的心收回來,捫心自問:

1. 五欲六塵能滿足你嗎?

2. 什麼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3. 什麼才是最有價值的?

4. 如何在有用與無用之間取得平衡?

5. 如何在盡其才當中又不會迷失自己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