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金剛經》修行體悟之八: 對「虛妄」與「真實」心境之對治(趙永祥博士)
by 趙永祥 2020-01-12 21:30:53, 回應(5), 人氣(2818)

《金剛經》修證體悟之八:

研讀並履踐《金剛經》後對「虛妄」與「真實」心境之對治


簡單的講,在研讀與履踐《金剛經》要義後,有以下體悟

心境突破前,我心中是充滿著虛妄和真實的矛盾,

心境突破後,是虛妄與真實的統一。

重點略述如下

在心境突破前,虛妄和真實是對立的。

是虛妄即非真實,是真實即非虛妄。

在心境突破後,瞭解「虛妄」「真實」都是人定的名詞。

虛妄即是真實,因為萬法(虛妄)都是本性(真實)的顯現;

真實即是虛妄,因為自性(真實)能生萬法(虛妄)。

在心境突破前,以「我」為中心,以「希望」為心的形態。

如果我生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歡喜這些,我的心就希望這些都是虛妄;

如果我得意,我滿意,我歡喜這些,我的心就產生貪戀,而希望這些都是真實。

結語

在心境突破後,仍以「我」為中心。

如果我生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歡喜這些,我明白這些都是我清淨不動的本性中顯現出來的因因果果,所以都是真實的,我一切承當。

在佛法的術語中,就叫忍辱

如果我得意、我滿意,我歡喜這些,我明白這一切也都是我清淨不動本性中顯現出來的諸多因因果果,它們是不真實的,虛妄的,我不再貪戀

在佛法的術語中,就叫持戒。

我不再煩心這是虛妄呢?還是真實呢?

我只依照佛在《金剛經》中所說的「如所教住」。

住什麼「所教」呢?

「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應無所住」在佛法術語中就是智慧或般若,

「行於布施」即是修福。


趙博士 合十

2020/01/12


回應(5)

心境突破後,是虛妄與真實的統一

心境突破前,我心中是充滿著虛妄和真實的矛盾,

心境突破後,是虛妄與真實的統一。

重點略述如下

在心境突破前,虛妄和真實是對立的。

是虛妄即非真實,是真實即非虛妄。

在心境突破後,瞭解「虛妄」「真實」都是人定的名詞。

虛妄即是真實,因為萬法(虛妄)都是本性(真實)的顯現;

真實即是虛妄,因為自性(真實)能生萬法(虛妄)。



在世間法經常會遭遇如果我得意、我滿意,我歡喜這些的實際情境出現

筆者實際的人生體悟
我明白這一切也都是我清淨不動本性中顯現出來的諸多因因果果,
它們是不真實的,虛妄的,只是一種起貪著的情境我不會貪戀此一情境

如果我生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歡喜這些,我明白這些都是我清淨不動的本性中顯現出來的因因果果,所以都是真實的,我一切承當。

在佛法的術語中,就叫忍辱


如果我得意、我滿意,我歡喜這些,我明白這一切也都是我清淨不動本性中顯現出來的諸多因因果果,它們是不真實的,虛妄的,我不再貪戀

在佛法的術語中,就叫持戒。



世間一切人事物如夢幻泡影,

只要無所住就不會有煩惱也就不易受到傷害,你真正通達明了之時,沒有東西能傷害你;

如果把這個事情放在心裡,就容易受傷害;
知道全是假的,就不受傷害。
能不受傷害,你就可以成就功德。

真正放下了,說老實話,那個真的、永遠不滅的,

你才會得到,才是真正的自己!
真正修行人,外面境界無論加給你什麼樣的侮辱、傷害與打擊,全是假的,如夢幻泡影,終究會成為過去。



積功累德與明心見性從哪裡成就?
就從不執著、心無所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