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無量壽經講記(法會聖眾品第一) (01)
by 趙永祥 2020-05-03 09:45:21, 回應(0), 人氣(593)


無量壽經講記(法會聖眾品第一)續文(01)

『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這是講經的處所,以及當時的聽眾人數。即是處、眾,二種成就。

 

「比丘」是梵語,是佛出家弟子的通稱。跟佛出家的,稱為「比丘僧」。「僧」不是一個人,僧是團體。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住,遵守六和敬,這樣的團體才能稱為「僧團」,簡稱為僧。一個人也稱僧。譬如軍隊,軍隊不只一個人,很多人聚集才是軍隊,可是一個人,我們也稱他為軍人。類似這樣的稱呼。三個人以下不能稱僧團。四個人以上,遵守六和敬,同一羯磨,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會議表決。佛教是民主的,大小事情都要表決,少數服從多數,這才稱之為僧團。

 

比丘含三義。

第一、「乞士」。「乞」是指生活方式,他們外出乞討、乞食。乞食是討飯,是中國人最瞧不起的。佛跟弟子們每天都要外出乞食,其實這不是普通的討飯人,他們有學問、有道德。

 

「士」在中國,是古代社會裡地位最高的,有學問、有道德,為大眾敬仰的人。從前中國社會也分四等:士、農、工、商,稱為「四民」。讀書人是社會大眾最尊敬的,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可以說是知識分子的社會,尊重知識德行。

 

胡秋原先生在臺灣,他的著作不少,他對於歷史的看法跟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看中國古代是帝王專制的制度,他不以為然。他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知識分子的統治,主宰政治。這個看法很正確。即使是帝王,對於知識分子亦非常尊重。重的刑罰決定不能加之於知識分子。

 

乞士就是很有道德,很有學問的乞食者。所以,社會上對於佛及佛的弟子非常恭敬,絡繹不絕的來供養。他們生活所需只是「四事供養」,對於大家給他的施捨,他只要求四樁事情。第一是飲食,就是每天供養他一餐飯。他們一天就吃一餐,日中一食。

 

「日中一食」行嗎?

佛在世的時候,生在那個時代行。因為身心清淨,內裡煩惱少,外面沒有誘惑。煩惱少、妄想少,他需要補充的營養就少了。營養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想上,所以你妄想愈少,營養的消耗當然就少了,因此一餐足夠了。現代人妄想比從前多,外面誘惑的力量也比從前大,所以三餐補充還不夠,還要吃宵夜,吃點心。一天平均,我看不會少過五、六頓。為什麼?他的消耗量太大了,沒有這麼多的補充是不夠的。乞士日中一食就夠了。

 

第二、「破惡」。「惡」是惡見、惡行。他沒有錯誤的思想、見解,也不會有錯誤的行為。絕對遵從老師的教誡,真的是老師的好學生。

 

第三、「怖魔」。「魔」是魔王。魔王恐怖!魔王怎麼恐怖?這個人跟釋迦牟尼佛修學,將來超越三界。魔王看到他超越三界,他統治之下的人民又少了一個,他很煩惱。只要我們不出六道輪迴,都在魔王統治之下。魔王不希望見到他的人民減少,他很不願意他的人民到外國去留學,將來修行證果,就要超越三界,因此魔王很恐怖。比丘含有這三個意義。  

 

佛弟子有大乘、有小乘。小乘跟大乘是從心量上分的。小乘是保守派,思想是保守的;大乘是自由派,思想是開放的。因此,佛對於這一些不同根性的眾生,就用不同的方法來教導。後人又細分: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統稱為「五乘佛法」。

 

只有菩薩是大乘,緣覺、聲聞是小乘。人、天,沒出三界,勉強得一點人天福報。出三界才算是小成就,不再搞生死輪迴。但是小乘保守、執著,所以他不能見性。因為清淨心裡一法不立,你若立一法,怎麼能見到清淨心?所以聲聞、緣覺修到最高,還是用阿賴耶識,不能轉識成智。他的煩惱障斷了,所知障不能斷,就是那個堅持他不肯放下,不肯捨掉。大乘人容易捨,就在他思想開放、自由,他都能捨掉,所以能明心見性。

 

經文用「大比丘」,就是屬於大乘一類的學生。他示現的是出家相,但他是大乘根性,不是小乘根性。「萬二千人俱」,人數有一萬二千人。

 

通常經典上,我們常見的「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這部經所記載的,比平常講經聽眾的人數高出十倍,與《法華經》相同。《法華經》也是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講的,地點相同,聽眾的人數相同,表法第一是憍陳如尊者也相同。《法華經》上第一個人是他,本經第一個人也是他。

 

人的根性確實不一樣,因此聽佛法得的利益就不相同。利根的人,覺得佛句句話是為我說的,句句話是教訓我的;我要反省,我要依教奉行。這個人真正得利益了。根性差一點的人聽佛開示,感覺佛講那個人,與自己不相干。佛苦口婆心的教訓,他一句都沒聽進去,他以為都是講別人,跟他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