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社群ePortfolio登入
《楞嚴經》對禪修之助益
by 趙永祥 2020-10-27 06:58:21, 回應(0), 人氣(703)


 
 

                           《楞嚴經》對禪修之助益

 

        《楞嚴經》以阿難遭難為開端,阿難“一向多聞,未全道力”,“多聞未得無漏”,不知二種根本,用攀緣心,“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説食。終不能飽”。佛在經中也多次指出阿難雖然多聞第一,卻未能修證菩提。“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

 

  佛與阿難以此告誡眾生,若不親身修證,多聞佛法無益;真正的解脱,不能從聞聽教法中獲得,只能從實踐中證得。可見,《楞嚴經》的編寫是以修行為重的。

  “禪”的原始意義是靜慮、冥想、思維修,強調排除思想、慾望的干擾,進入寧靜而集中的精神狀態,為觀照真理提供“定”的條件。中國禪宗的禪法則偏向“慧”,旨在明心見性和頓悟成佛。《楞嚴經》中,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者。二者:無始菩提涅盤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眾生用攀緣心,不識無始菩提涅盤元清淨體,即真性,故而墮入生死輪轉。而後阿難懇求:“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阿難請求世尊教導禪修方法,目的就是明心見性,破除妄心,入無生法忍,令真心顯現出來。這一禪修的目的合乎禪宗見性成佛的理論;修行之前需發初心二義,也合乎禪宗開悟後起修的順序。太虛言:“若以《楞嚴經》全部脈絡義理觀察,明理、修行、證果,仍以屬禪宗為確切。”

  因此,無怪乎清末之前《楞嚴經》註疏以禪宗最多。長慶、延壽、德清等著名禪師先後註解此經。禪師多以《楞嚴經》為禪修的準則,如惟則禪師説:“《楞嚴》一經,禪者多取以為準的。”智旭説參禪:“雖不能通三藏眾典,《楞嚴》一部,不可不精熟也。”

  在禪修時間上,《楞嚴經》主張“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禪修是在頓悟與漸修間來回。

頓悟合乎禪宗中慧能一系的學説,漸修則在形式上更接近神秀一系。

  《楞嚴經》中佛七次徵心、十方顯見等段落,引導眾生開悟的方法一如禪宗機鋒;而在禪修過程中,為了明心見性的最終目的,《楞嚴經》十分強調修持方法的個體化。禪修的過程中,修行者的身心體驗與境界變化都具有獨特性,不可分享,不可描述。眾生機緣不同,《楞嚴經》中二十五聖各舉一種方法,用功的着眼點涵蓋了六塵、六根、六識和七大,暗示着無量眾生有無量修行方法。禪宗不拘泥於禪悟形式,強調語言功能的有限性,於明心見性的根本目的之下發展出豐富多彩的祖師禪法。二者雖分屬如來禪和祖師禪,禪法精神相應。

  《楞嚴經》的禪修體系除了與禪宗有大量的契合點之外,經中《大勢至唸佛圓通章》被譽為念佛禪的最妙開示。民國初年淨土宗祖師印光説:“諸大乘經帶説淨土者,多難勝數。而《大勢至唸佛圓通章》,實為念佛最妙開示,眾生果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以念,豈有不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近證圓通,遠成佛道乎哉!”他甚至將這一章列在淨土四經之後,成為淨土第五經。這也使得《楞嚴經》成為禪淨結合的經典。

  而《楞嚴經》原出密部,楞嚴道場與楞嚴咒具有濃厚的密宗色彩。《楞嚴經》所舉的修行位次,天台門人認為與天台宗理論多有對應。如三奢摩他對應三止,五十重陰境對應十境三障四魔等。楞嚴咒是佛經中最重要的咒文;而對修行過程中的五十重陰境,禪修者在每一重中可能遭遇的危機和錯見,《楞嚴經》都有相應的解釋和指引,這在佛經中極為罕見,大大增加了經書在禪修中的實用性。

  總的來説,《楞嚴經》中的禪修體系大多與禪宗相合,同時還包含有淨土宗、密宗、天台宗、律宗等宗派的修持法門。有學者説《楞嚴經》為晚出的經典,因此在內容上兼容幷蓄;認為《楞嚴經》系偽作的學者,則推斷此經是中國本土人以禪宗思想體系為基礎,添加各宗派內容撰寫。不論如何,《楞嚴經》中的禪修體系在佛經中可謂空前完整、豐富、細緻。